北京大學紅樓,前身為北京大學第一院,位於北京市東城區五四大街29號,是一座具有革命傳統的近代建築,占地面積1萬平方米。
北京大學紅樓始建於1916年,落成於1918年,建築通體紅磚砌築,紅瓦鋪頂,磚木結構,平面呈工字形。北京大學紅樓遺存有校長室、校長辦公室、第二閱覽室等。北京大學紅樓是中國近代史上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和民主科學進步思想的重要場所,具有重要歷史價值。
1961年3月4日,北京大學紅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北京大學紅樓
- 地理位置:北京市東城區五四大街29號
- 占地面積:1萬平方米
- 開放時間:09:00—16:00
- 保護級別: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編號:Ⅰ—8
- 分類號:Ⅰ—8
- 所處年代:民初
歷史沿革,建築特點,文物遺存,研究價值,保護措施,歷史文化,旅遊信息,
歷史沿革
1916年,北京大學紅樓始建。
1917年始,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學,聘陳獨秀為文科學長。
1918年初,李大釗在北京大學紅樓創建了馬克思主義研究小組;下半年,北京大學紅樓建成並投入使用,在二層設校長室,蔡元培時任北京大學校長。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學學生從紅樓出發到天安門舉行了五四運動。
1919年—1920年,毛澤東在北京大學紅樓第二閱覽室工作。
1920年3月,在李大釗的指導下,鄧中夏、高君宇等19人在北京大學紅樓秘密成立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又稱“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10月,在北京大學紅樓一層東南角的李大釗辦公室,李大釗、張申府、張國燾三人秘密成立北京共產黨小組。
日軍占領北平時期,此地設有日軍中國駐屯軍憲兵隊司令部、日本憲兵隊本部、特設北京憲兵隊總部、日本憲兵隊置留所等軍、憲、特務機構。1939年,國畫大師李苦禪就在北大紅樓—日本憲兵隊本部關押並慘遭折磨。
2014年,依託北大紅樓建立的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和北京魯迅博物館合併為北京魯迅博物館。
建築特點
北京大學紅樓建築通體紅磚砌築,紅瓦鋪頂,磚木結構,平面呈工字形,東西寬100米,正樓南北進深14米,東西兩翼樓南北進深各34.34米,占地面積約1萬平方米。
文物遺存
- 綜述
北京大學紅樓遺存有校長室、校長辦公室、第二閱覽室、文科學長室、日刊處等,陳列千餘件。
- 校長室
校長室,位於北京大學紅樓二層右手朝南第一間房,房間內有辦公桌椅,還有一張圓木桌,上面擺放著一盤青菜、一碗湯,還有一碗米飯,這是校長蔡元培家人送來的一餐。
- 校長辦公室
校長辦公室,位於北京大學紅樓二層東靠北的第一個房間,門外掛著“校長辦公室”的牌子,用途是校長秘書室,而秘書主要是辦理校長函件往來事務;室內有老式辦公桌上,擺放著綠色玻璃罩的檯燈,門旁衣架上掛著一件深色大衣和一頂帽子。
- 第二閱覽室
第二閱覽室,位於北京大學紅樓一層,1918年毛澤東在第二閱覽室工作,每天負責登記新到的報刊和前來閱覽者的名字,領取八塊錢的薪金;閱覽室恢復了陳列,報架上擺放著《國民公報》《惟一日報》《順天時報》《華文日報》,還有天津的《大公報》、上海的《神州日報》等。
- 文科學長室
文科學長室,陳獨秀的辦公室,掛牌“文科學長室”,辦公桌擺在屋子中間。
- 日刊處
日刊處,位於北京大學紅樓二層,是《北京大學日刊》的編輯處,蔡元培聘請徐寶璜擔任《北京大學日刊》主任,經理一切事務;日刊處除主任外,設事務員、書記各一名;事務員負責招登廣告、傳送稿件、管理印刷、發賣日刊、購買紙張等,書記負責辦理繕寫校對等事宜。
- 圖書館主任室
圖書館主任室,位於北京大學紅樓一層的東南角,是新潮雜誌社和李大釗曾工作過的圖書館主任室。
研究價值
北京大學紅樓匯集了許多學者和新派人物來此授課,還集中了新潮社、國民雜誌社、新文學研究會、哲學研究會等許多革新團體,《新潮》《國民》《每周評論》等進步刊物就設在地下室的紅樓印刷廠印製出版,是中國近代史上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魯迅、胡適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和民主科學進步思想的重要場所,是新文化運動的重要營壘,也是五四運動的策源地和中國共產黨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更是重溫五四精神、傳承紅色基因,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鮮活教材,具有重要的歷史、政治和文化價值。
保護措施
1961年3月4日,北京大學紅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2年4月,依託北大紅樓建立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正式向社會開放,對外開放的參觀區分北京大學紅樓一層和院內平房展廳兩部分,復原了李大釗辦公室、毛澤東工作過的第二閱覽室以及學生教室等。
2016年9月,北京大學紅樓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2019年9月4日,北京大學紅樓二層完成舊址復原和陳列布展工作,並正式對公眾開放,復原了原校長辦公室、文科教員休息室、日刊處等場景。
歷史文化
《新青年》
1917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的《青年雜誌》遷至北京大學紅樓,更名為《新青年》。李大釗、魯迅、胡適等人參加《新青年》的編輯工作,在北京大學紅樓迅速形成了一個以《新青年》為核心的革新堡壘,推動新文化運動發展。
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北京大學紅樓位於北京市東城區五四大街29號。
北京大學紅樓
- 開放時間
北京大學紅樓開放時間為周二至周日(逢周一閉館)09:00—16:00, 每周二至周日15:30止票。
- 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