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西晉墓葬

沙河西晉墓葬

沙河西晉墓葬位於北京市昌平區沙河鎮,是一處包含晉墓葬3 座、元代墓葬4座、明清墓葬103座的墓葬群。

2010年1月2日至13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與昌平區文化委員會為配合昌平區沙河鎮規劃北區工程建設,對沙河鎮規劃北區內考古勘探發現的古代墓葬進行了第一階段的考古發掘,發掘西晉時代墓葬3 座、元代墓葬4 座、明清墓葬103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沙河西晉墓葬
  • 所屬年代:西晉
墓地概況,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發掘意義,

墓地概況

沙河鎮北距昌平衛星城13 公里,南距德勝門19 公里。這次發掘的3 座西晉墓葬位於昌平區沙河鎮鞏華城之鎮遼門以東0.8 公里處的原東一村範圍內(圖一)。發掘區地勢平坦,北距北沙河約800米,南距南沙河約320 米,地理位置為東經11617 26.87 、北緯40 7 43.28 ,海拔高度48 米。這3 座墓葬編號分別為M40、M41、M42,東西排列,墓道皆南向,雖遭到較嚴重的盜掘與破壞,但墓葬結構較為完整,出土隨葬器物陶器、銅器、銅錢等。

墓葬形制

1.M40
該墓位於T1510 探方的西部,東鄰M41,開口於③層下,打破生土層,為帶墓道的長方形單室墓,坐北朝南,方向350 ,墓口距地表深1 米。南北總長6.5 米,東西寬1 ~ 2.6 米,墓底距墓口深1.44 米。由墓道、墓門、墓室3 部分組成。
圖一 昌平區沙河鎮西晉墓葬發掘位置示意圖
沙河西晉墓葬
昌平區沙河鎮西晉墓葬發掘位置示意圖
墓道平面呈長方形,為斜坡狀,南北長2.24米,東西寬1.14 米,內填花土,土質較松,坡長2.12 米,深1.44 米。
墓門位於墓室的南側與其相連,因被破壞,兩側未留下痕跡,無法找到其具體位置。
墓室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4.26 米,東西寬2.6 米。墓室四壁現存磚較少,墓底為殘磚錯縫平鋪,一部分鋪磚為整磚。用磚規格為:長0.30 米、寬0.15 米、厚0.05 米。
經清理未發現棺木、骨架及隨葬器物。
2.M41
該墓葬位於T1510 探方的中部,東鄰M42,開口於③層下,打破生土層,為帶雙墓道的多室墓,坐北朝南,方向355 ,墓口距地表深1 米,南北總長6.56 ~ 7.30 米,東西寬6.76 米,墓底距墓口深1.40 米。由墓道、墓門、墓室、左室、耳室5 部分組成(圖二)。
圖二 M41平、剖面圖
沙河西晉墓葬
M41平、剖面圖
1.銅鏡 2.陶雞 3.陶狗 4.陶灶
圖三 M41、M42出土器物
1.陶狗(M41:3) 2.陶雞(M41:2) 3、4.銅鏡(M41:1、M42:5)
墓道為東西並列。東墓道平面呈長方形,斜坡狀,南北長2.76 米,東西寬0.88 ~ 1.12 米,深1.24 米,坡度較大。內填花土,土質較松。根據清理來分析,為當時修建墓葬時運磚方便所修。東墓道之北呈“刀”形,與北側室、南側室相連,底部未鋪磚,且較後者底部高出約0.20 米。
沙河西晉墓葬
M41、M42出土器物
西墓道平面呈長方形,斜坡狀,南北長3.12 米,東西寬0.74 ~ 1.12 米,深0.66 ~ 1.36 米,斜坡長1.06 米,坡度較小,內填紅褐色花土。
墓門位於墓室的南側,因被破壞,兩側未留下痕跡,無法找到其具體位置。
西墓道之北為甬道,底部未鋪磚,兩側1 平1 豎砌,砌磚殘高0.62 ~ 0.80 米。
主室位於甬道的北部,平面呈近正方形,南北長2.60 ~ 2.76 米,東西寬2.80 米,墓室四壁內磚砌法為2 平1 豎,相互錯縫所砌,用磚規格為:長0.23 米、寬0.16 米、高0.05 米,殘磚大小不均;墓室內有鋪地磚,鋪法為平鋪。出土器物位於墓室的東北部,發現有散亂的人骨。內填花土。
圖四 M41、M42出土器物
沙河西晉墓葬
M41、M42出土器物
1.紅陶罐(M42:4) 2.陶灶(M41:4) 3.銅熨斗(M42:1)
北側室位於墓室的東部,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2.96 米,南北寬1.72 米,破壞嚴重。四壁殘高0.60 ~ 0.76 米,青磚所砌,砌法為2 平1 豎,用磚規格與主室相同。內設鋪地磚,平鋪一層,未發現隨葬器物。
南側室位於墓室的東南角,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2.20 米,南北寬0.52 ~ 0.92 米,殘高0.76米,四壁為平磚錯縫所砌而成,底部有鋪地磚平鋪一層,用磚規格與主室相同,未發現隨葬器物。
3.M42
該墓位於T1610 探方的西部,西鄰M41。開口於③層下,打破生土層,為帶墓道的長方形單室墓,坐北朝南,方向350 ,墓口距地表深1 米,南北總長6.32 米,東西寬0.80 ~ 2.44 米,墓底距墓口深1.42 米。由墓道、甬道、墓室3 部分組成。
墓道平面呈長方形,斜坡狀,南北長2.40 米,東西寬0.80 ~ 1.30 米,坡長1.48 米,深1.40 米,內填花土,土質較松,包含有青灰磚殘塊。
甬道位於墓室的南側與其相連,東西寬0.74米,南北進深0.84 米,兩側為1 平1 豎砌法,現殘存高度東壁0.60 米,西壁0.50 米。封門位於甬道南部,前後兩層,為“人”字形封門磚,斜磚丁砌,殘存共四層,殘高0.66 米。
墓室位於墓門的北部,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2.30 米,東西寬1.48 米,四壁均採用2 平1 豎錯縫所砌,殘高0.60 米。在墓室西部清理出人骨1具,保存較差,僅殘留小部分。出土器物主要位於墓室內西北角及東南角。墓室青磚錯縫平鋪,部分為殘磚,整磚規格為:長0.30 米、寬0.16 米、高0.05 米。

出土器物

在這三座墓葬中,M40 沒有出土器物,M41、M42 出土器物主要有陶器4 件、銅器8 件、銅錢44枚。另提取M40、M41 墓磚2 塊,現介紹如下。
1. 陶器4 件。其中M41 出土3 件,器型有雞、狗、灶。M42 僅出土 1 件紅陶罐。陶雞 1 件。標本M41:2,泥質灰陶,手制,挺胸臥狀,形體瘦長,尖喙,冠、眼系手捏而成,圓柱形頸,扁圓腹,扁尾上翹,尾尖下垂,無足。長13.3、高8.6 厘米(圖三,2)。
陶狗 1 件。標本M41:3, 泥質灰陶,手制,形體瘦長,四肢站立,昂首,挺胸,聳耳,嘴張開,兩眼圓睜,尾巴上卷,四爪系手指捏制。通高10.1、通長10.8 厘米(圖三,1;照片1)。
照片1.陶狗(M41:3)
沙河西晉墓葬
陶狗(M41:3)
陶灶 1 件。標本M41:4, 灶體略殘,泥質灰陶,手、模兼制,灶體平面呈梯形,前寬後窄,無底內空,灶面略下凹,中有圓形釜腔,灶後壁有一圓形煙洞,正面中部有半圓形火門,火門上有一段導煙牆。通高 9.8、長19.2、寬14.4 ~ 17.4、壁厚0.6 ~ 1.2 厘米(圖四,2;照片2)。
照片2.陶灶(M41:4)
紅陶罐 1 件。標本M42:4, 殘,夾雲母紅陶,輪制。直口,平沿,短頸,豐肩,鼓腹,腹下弧收,平底略上凹。腹下殘留修坯旋痕。平沿飾凹弦紋一周。口徑10、底徑19.2、高20.4 厘米(圖四,1)。
2. 銅器 8 件。其中M41 出土銅鏡 1 面;M42出土銅鏡 2 面,銅熨斗 1 把,銅簪 4 件。
“位至三公”銘鏡 2 面。 標本M41:1,圓形,青銅質,半圓鈕,穿孔,圓形鈕座。正面拋光較好。背面鑄 “位至三公”四字銘文,陽文篆、隸體。其中“位至”左側有兩條、右側有一條寬豎線,“三公”左側有一條、右側有兩條寬豎線。豎線外並飾有雙鳳紋、兩周弦紋及一周短斜線紋。正面直徑8.8、鈕徑1.7、鈕高0.6、緣寬1、緣厚0.15、肉厚0.1 厘米,重70 克(圖三,3)。標本M42:5,圓形,殘,青銅質,半圓鈕,穿孔,鈕平頂,圓形鈕座。背面鑄 “位至三公”四字,陽文篆、隸體。其中“位至”及“三公”銘文兩側分別有兩條寬豎線。豎線外並飾有雙夔紋、兩周弦紋及一周短斜線紋。正面直徑7.9、鈕徑2.1、鈕高0.3、緣寬0.9、緣厚0.2、肉厚0.15 厘米,重82 克(圖三,4;照片3)。
沙河西晉墓葬
陶灶(M41:4)
博局鏡 1 面。 標本M42:2,圓形,殘,帶綠銹斑,青銅質,球形鏡鈕,穿孔,鈕座圓形。正面拋光較好。背面飾紋飾11 層,分內外兩區。內區主紋區由鳥雀及銘文帶組成。內區由“T”、“L”、“V”及單、雙方格分成四區八部,雙方格外至弦紋內飾鳥雀8 只,每兩隻隔“V”形相對。“T”形紋兩側各有一枚帶圓座乳釘,殘剩7 枚,其中一枚只剩圓座,乳釘脫落。單、雙方格內鑄銘文為“十二地支”,殘剩“子、醜、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字,陽文篆、隸體;字與字間都有一枚帶座小乳釘相隔,殘剩9 枚。弦紋外至短斜線紋內鑄一周“張氏佳鏡器大好上有朱(雀)下玄同出徐州青□□□王”22字,陽文篆、隸體,右旋讀。兩處銘文字型均鑄為反面字,個別減筆。外區主紋區飾三角及雙線波折紋。正面直徑17.63、鈕徑2.6、鈕高1.1、緣寬0.5、緣厚0.4、肉厚0.3 厘米,重412 克(照片4)。
銅熨斗 1 把。標本M42:1,完整,青銅質,帶綠銹斑,敞口,方唇,寬平沿,深弧腹,平底,長條形柄與沿、上腹鑄為一體,柄橫截面為梯形。口徑14、底徑9.8、高3.6、柄長20、厚1.2 厘米,重718 克(圖四,3;照片5)。
銅簪 4 件。標本M42:6-1,簪體銹殘,形狀為雙股“U”形圓錐狀。殘長9.2、寬0.5 厘米;標本M42:6-2,簪體銹殘,形狀為雙股“U”形圓錐狀。殘長4.5、寬0.7 厘米;標本M42:6-3,簪體銹殘,簪體形狀為圓錐狀細長體。殘長5.6 厘米;標本M42:6-4,簪體銹殘,簪體形狀為“V”字形,尾殘斷。殘長7.9 厘米。
3. 銅錢 M40、 M41 未出土銅錢。僅M42 出土銅錢 44 枚,大部保存較好。 “五銖”38 枚,其中“剪郭五銖”10 枚,“貨泉”4 枚,“大泉五十”2 枚。
“五銖”28 枚。標本M42:3-1,范鑄,青銅質,青綠色,圓形,方穿,穿為廣穿、方正,製作精緻,錢體微厚。正、背面有圓郭,正面鑄錢文“五銖”二字,篆書,陽文,右左橫讀,光背素麵無紋。“五銖”二字字型瘦長。“五”字交筆不甚彎曲呈等腰三角形式,“朱”旁橫筆方折,“金”頭呈三角形,四點較短,排列整齊。錢徑2.6 厘米,穿寬1 厘米,郭寬0.1 厘米,重2.64 克(照片6);標本M42:3-2,范鑄,青銅質,青綠色,圓形,方穿,製作規整,錢體輕薄。正、背面有圓郭,正面鑄錢文“五銖”二字,篆書,陽文,右左橫讀,光背素麵無紋。“五銖”二字字型寬肥、圓柔,“五”字交筆彎曲,上下橫與兩豎平齊,“朱” 旁橫筆方折,“金”頭呈三角形,四點較長,排列整齊。錢徑2.6 厘米,穿寬0.9 厘米,郭寬0.1 厘米,重2.2 克(照片6)。
沙河西晉墓葬
銅錢
“剪郭五銖” 10 枚。標本M42:3-3,范鑄,青銅質,青綠色,圓形,方穿,穿為廣穿、方正,剪郭,錢體輕薄,略腐蝕,正面鑄錢文“五銖”二字,篆書,陽文,右左橫讀,光背素麵無紋。“五”字交筆彎曲,上下橫與兩豎平齊,“朱” 旁橫筆方折,“金”頭呈三角形,四點較長,排列整齊。錢徑2.4 厘米,穿寬1 厘米,重1.62 克(照片6);
標本M42:3-4,范鑄,青銅質,青綠色,圓形,方穿,穿為廣穿、方正,剪郭,錢體輕薄,略腐蝕,正面鑄錢文“五銖”二字,篆書,陽文,右左橫讀,光背素麵無紋。“五” 字交筆彎曲,上下橫與兩豎平齊,“朱” 旁模糊不甚清晰。錢徑2.4 厘米,穿寬0.9 厘米,重1.51 克(照片6)。
“貨泉”4 枚。標本M42:3-5,范鑄,青銅質,青綠色,圓形,方穿,穿為狹穿,正、背面有圓郭,正面鑄錢文“貨泉”二字,篆書,陽文,右左橫讀,文字線條纖細秀麗,光背素麵無紋。“泉”字豎筆中斷,錢徑1.3 厘米,穿寬0.7 厘米,郭寬0.1 厘米,重2.05 克(照片6)。標本M42:3-6,范鑄,青銅質,青綠色,圓形,方穿,穿為狹穿,正、背面有圓郭,正面鑄錢文“貨泉”二字,篆書,陽文,右左橫讀,文字線條纖細秀麗,光背素麵無紋。“泉”字豎筆中斷,錢徑1.3 厘米,穿寬0.7 厘米,郭寬0.1 厘米,重2.71 克(照片6)。標本M42:3-7,范鑄,青銅質,青綠色,圓形,方穿,穿為狹穿,正、背面有圓郭,正面鑄錢文“貨泉”二字,篆書,陽文,右左橫讀,文字線條纖細秀麗,光背素麵無紋。 “泉”字豎筆未斷,錢徑1.1 厘米,穿寬0.7 厘米,郭寬0.1 厘米,重1.72 克(照片6)。標本M42:3-8,范鑄,青銅質,青綠色,圓形,方穿,穿為狹穿,正、背面有圓郭,正面鑄錢文“貨泉”二字,篆書,陽文,右左橫讀,文字線條纖細秀麗,光背素麵無紋。“泉”字豎筆中斷,錢徑0.9 厘米,穿寬0.7 厘米,郭寬0.05 厘米,重0.84 克(照片6)。
沙河西晉墓葬
墓葬品
大泉五十”2 枚。標本M42:3-9,范鑄,青銅質,青綠色,圓形,方穿,穿為狹穿,正、背面有圓郭,郭深、肉厚,正面鑄錢文“大泉五十”四字,篆書,陽文,上下右左對讀,光背素麵無紋。“大泉”二字字型肥闊,“五十”二字字型瘦長。“大”字呈“燕翅”形,“泉”字豎筆中斷,錢徑2.7 厘米,穿寬0.8 厘米,重5.03 克(照片6);標本M42:3- 10,范鑄,青銅質,青綠色,圓形,方穿,穿為狹穿,正、背面有圓郭,肉肥厚,正面鑄錢文“大泉五十”四字,篆書,陽文,上下右左對讀,光背素麵無紋。“大泉”二字字型肥闊,“五十”二字字型瘦長。“大”字呈“燕翅”形,“泉” 字豎筆中斷,錢徑2.7 厘米,穿寬0.9 厘米,重4.52 克(照片6)。
4. 繩紋磚2 塊。標本M40:1,泥質灰陶,殘斷,平面呈長方形,正面飾繩紋十六道。長31、寬15.5、厚5 厘米;標本M41:5,泥質灰陶,平面呈長方形,正面飾密集繩紋。長31.5、寬15.5、厚5.5 厘米。
沙河西晉墓葬
墓葬品
沙河西晉墓葬
墓葬品

發掘意義

此次發掘的三座墓葬的墓道皆南向,東西排列整齊,相互之間僅間隔約0.20 〜 0.30 米,應為家族墓葬。出土器物數量雖少,但種類豐富,其以銅器為大宗。M42 出土的銅熨斗完好,而3 面銅鏡亦較為完整,特別是M42:2 博局鏡,不僅體形較大,而且鏡面的銘文為反鑄,實屬中國古代銅鏡中較罕見者。
M41 出土的“位至三公”銘鏡與順義大營村西晉墓M5:3 銅鏡的紋飾、大小一致,而M42 出土的紅陶罐亦與大營村M4:2 紅陶罐相似。有鑒於此,判斷這三座墓的時代為西晉時期。北京地區發現西晉時期墓葬較少,從公開發表的資料看,僅發現十餘座。因此,此次在昌平區沙河鎮發現的三座墓葬為研究北京地區西晉考古提供了重要的資料。墓葬所在的昌平區此前未曾發現西晉時期墓葬,此次發現亦填補了昌平地區西晉時期考古的空白。
昌平區沙河鎮位於燕山山脈山前平原區,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鎮,因溫榆河上游支流南沙河、北沙河在此交匯而得名。明成祖遷都北京後隨即在沙河建行宮,正統元年(1436 年)行宮被水沖毀。嘉靖十七年(1538 年)重修並築城圍之,御賜名“鞏華城”,是明代皇帝謁陵和北征駐蹕之地。隆慶六年(1572 年)穆宗調軍士疏通鞏華城外安濟橋到通州渡口的溫榆河水道,並在鞏華城北門內建“奠靖倉”,於城外東南處修復元代時期的臨水泊岸,供運送御用物資。清代一直派兵戍守,稱“鞏華城營”。康熙十六年(1677 年)行宮設為“擀氈局”。此次在鞏華城東門外發掘的西晉墓葬對於研究沙河鎮歷史時期的社會經濟生活提供了重要的資料,有利於對明清時期的京畿重鎮鞏華城遺址的保護與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