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勞鎮沖坑村,位於思勞鎮坑片中心地區,全程水泥路,交通比較方便。沖坑村下轄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4條自然村,總人口497戶共1906人。村委現有耕地面積932畝,林地面積7230畝,主要農作物有水稻、柑桔。據統計,轄區內有五保戶14人,低保戶19人。2012年村級集體經濟純收入5萬元,收入主要依靠魚塘出租;村民人均純收入8121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沖坑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下轄地區:第一
- 人口:1906人(2014年)
歷史沿革
相傳陳霸先墓在原高要縣城西南二十里的思辦都沖坑村苟逕山,明代置東安縣時劃出高要縣,今屬雲浮市雲城區思勞鎮沖坑村。《肇慶市志》(1996年版)也有記載:“陳霸先衣冠冢位於雲浮縣思勞鎮沖坑村,面積110平方米,前穴嵌碑,後穴有墓亭。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張其善續修《東安縣誌》時提出兩個推論。一說是,此墓主是陳霸先本人,因為他曾任郡太守,結交郡中豪傑起兵討伐侯景,後來得以受梁敬帝之禪位而稱帝,東粵(即今廣東)是根本地,故歸骨於此。“但是,《陳書》上的記載是陳霸先於永定三年(559年)六月病逝,葬萬安陵(今南京江寧)。
二說是,墓主是陳霸先的哥哥陳道譚的,因為他在陳霸先稱帝前已經去世,就被追封為始興郡王,陳道譚的兒子陳蒨、陳頊都繼承過皇位,因被追尊為帝,以致後世誤認其葬地為高祖墓。但陳道譚是否來過這裡,並無史料記載。
第三種說法是,這個墓是陳霸先的一女三子墓。在《陳書·高祖章皇后傳》上有這么一段記載:“高祖(即陳霸先)自廣州南征交趾,命後與衡陽王昌(即陳霸先子)隨世祖(即陳蒨)由海道歸於長城(即老家長興縣)。”“可見陳霸先曾與家屬(包括妻、子、侄等)在高要生活,因奉命遠征,才交代其侄陳蒨護送陳霸先的妻子兒女回老家。”陳益民如是說。據史載,陳霸先稱帝後,追謚兒子陳克為孝懷太子,其後又追封皇子陳立為豫章王,陳權為長沙王,長女為永世公主。“但是陳霸先一女三子的事跡歷史上沒有記載,可能是在高要病死或戰死。據了解,在離墓地不遠的沖坑村有陳霸先故居的遺址,山上所葬的可能是陳霸先早夭的子女。所以,可以推測,陳霸先稱帝後,下詔修葺墓陵。如今墓地留有非常寬大的碑座石龜,年代久遠乃至訛傳為陳高祖墓。”。
第四種說法是認為是陳霸先祖父的墓。但據考察,這只是思勞沖坑村的民間傳說。陳霸先的祖父陳猛,任過安成太守。據乾隆《績溪縣誌》記載,說是葬在安徽省績溪縣上莊鎮余川村的上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