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鴻賓故居

沈鴻賓故居

沈鴻賓故居,位於湖北省鹹寧市鹹安區浮山辦事處太乙村石烏山下,是湖北省重要的涉台文物。

沈鴻賓故居建築面積約1404平方米,是一進三重的群宅,為典型的晚清建築風格,合院布局,以中央廳堂、天井為中軸,左右對稱。中軸進深三進,左右廂房進深八間。青色小布瓦頂,門樓呈飛檐翹尾狀,共有房間63間,天井9個,為較典型的鄂東南民居,是研究湖北鄉土建築的重要文物。

2013年3月5日,沈鴻賓故居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沈鴻賓故居
  • 地理位置:湖北省鹹寧市鹹安區浮山辦事處太乙村石烏山下
  • 所處時代:清
  • 保護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7-1225-3-523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建築面積:1404 m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文物遺存,文物價值,歷史文化,文物保護,旅遊信息,

歷史沿革

沈鴻賓故居建於清同治七年至十二年(1868~1873年),由沈鴻賓本人主持興建。
2013年9月,國家文物局批覆了沈鴻賓故居保護工程項目,鹹安區文體新局聘請專業單位為沈鴻賓故居做文物保護規劃和修繕方案。
2018年,沈鴻賓故居進行維修。
2022年,鹹安區人民政府完成對沈鴻賓故居的修繕工作。

建築格局

沈鴻賓故居由沈鴻賓本人主持興建,建築面積約1404平方米。沈鴻賓故居是一進三重的群宅,為典型的晚清建築風格,合院布局,以中央廳堂、天井為中軸,左右對稱。中軸進深三進,左右廂房進深八間。青色小布瓦頂,門樓呈飛檐翹尾狀,共有房間63間,天井9個。
沈鴻賓故居高大前方是池塘,山腳下是一片田地,站在院子裡,視野開闊。大門很高,門的高低是身份的體現,高門可以騎著馬打傘進來,顯示地位高低。走進大門,穿過天井,又是一重大門,門額上有一塊刻著龍形圖案的大理石石匾。沈鴻賓故居堂屋高大,做工考究,梁枋、窗格雕花,“回”字形石板天井的兩側廂房,木窗雕花線條清晰,工藝精緻;屋外青磚到檐,石門、石窗兩側還有防火牆,有不少石雕遭到了破壞,但古宅整體保護完好。

文物遺存

沈鴻賓故居有將軍第、皇恩旌裱御賜匾額。大門旁邊放著一塊大理石鑿刻的大匾,上有“皇恩旌裱”四個大字,是同治帝親筆題寫。沈鴻賓故居整修後,這塊大匾將回到最初的位置,即第二重大門前檐。

文物價值

沈鴻賓故居是湖北省重要的涉台文物。沈鴻賓故居梁枋、窗格雕花精細,藝術價值較高。故居建築體量較大,規格較高,做工精良,為較典型的鄂東南民居,是研究湖北鄉土建築的重要文物。

歷史文化

  • 相關人物
沈鴻賓生於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為清軍千總加都司。清鹹豐四年(1854年),沈鴻賓隨湘軍將領塔齊布入火器營,鎮壓太平軍,屢立戰功;清同治三年(1864年),攻克金陵,因此一役,沈鴻賓被提升為提督備用;後因戰功升任台灣海營提督。四年後,因緝私不力,沈鴻賓被降為三級提督;清光緒年間,沈鴻賓被再度委以重任,統領台灣馬步營,全軍駐紮台灣府。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積勞成疾,病死台灣,時年47歲。死後追贈一品封典,授振威將軍加勃勇巴圖魯

文物保護

2013年3月5日,沈鴻賓故居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8年,鹹安區人民政府對沈鴻賓故居和外圍實施白蟻綜合治理防治工程。

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沈鴻賓故居位於湖北省鹹寧市鹹安區浮山辦事處太乙村石烏山下。
沈鴻賓故居
  • 交通指引
鹹寧市內乘坐13路公車,至太乙洞站下車步行前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