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照仁。長期從事林業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研究工作。針對中國不同時期林業發展的特點,提出的大力節約木材、林業發展趨勢、學習北歐經驗、價格改革、抓好國土1%的速生豐產林、堅持經營好現有林等有價值的觀點,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視,為林業部門領導的重要決策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沈照仁
- 別名:在晨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29年5月17日
- 出生地:浙江省寧波市
生平簡介,林業貢獻,簡歷,主要論著,
生平簡介
沈照仁,筆名柴禾。自幼生活在外祖母家。在家鄉器貞中學就讀。1943 年去上海,因父親沈棟卿無力支持他繼續讀書,因此他開始自食其力,到一家小百貨店當學徒。1945年日本投降,沈照仁到青年會和同業公會夜校學習英語,1947年開始學習俄語,結識了地下黨員,閱讀了許多革命和進步書籍,如:《西行漫記》、《李有才板話》、《論聯合政府》、《新民主主義論》等。洛甫的《革命人生觀》一書對他啟發很大,從此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沈照仁1949年參加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並投入保衛上海的活動。
上海解放後,考入北京外國語學校(現北京外國語大學)。1950 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2年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學業。沈照仁1952年4月調到湛江華南墾殖局總局做翻譯工作。1953年華南墾殖總局總政治部任命沈照仁為總局翻譯室副主任;1954年1月他被調到林業部調查設計局森林綜合調查隊、航測大隊任專家工作室副主任、主任。1956年,他被派往蘇聯哈薩克森林調查設計局任中國實習生組的翻譯及黨小組長,在此期間他邊做翻譯工作邊學習各種知識,以較高的質量完成了任務。
1958年,沈照仁調到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情報研究所工作,其間,他默默地接受了黨組織對自己的考查。沒有動搖信念,他說:“只要能讓我工作,別無所求”。
1970年他隨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廣西“五七”幹校木材研究所下放到江西。在許多人無所事事的時候,他仍不忘學習和研究。1978年,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恢復,他又回到情報所。1983年他被任命為所長,1985年被評為研究員。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沈照仁對事業執著追求,對名利淡然處之。他在工作中從不敷衍塞責,敢於提出自己的觀點。他掌握了俄語、英語、德語、西班牙語、日語等,熟悉世界各國的林業情況及其發展動態,為專業人員及主要領導,提供了很有價值的報告和資料。沈照仁還任中國林學會第五屆理事,第一屆情報委員會主任,中國科技情報學會第二屆理事。
林業貢獻
情報調研是中國計畫經濟體制下形成的非常獨特的研究工作,其突出任務是為領導服務,當好耳目和參謀。沈照仁在1978-1997年的20年間,一直是《國外林業動態》、《決策參考》、《世界林業動態》的主要撰稿人。1989年離休到1995年止,仍為林業部《林業工作研究》、《世界林業研究》供稿,已發表文章不下30篇。
他的成功主要在於:
變死資料為活情報至今人們還在引用的中國森林覆蓋率和人均面積分別居世界第120和121位這組數字,原出於沈照仁編寫林業現代化應當研究的幾個問題(由江西木材工業研究所情報室1976年12月提供給1977年3月召開的全國林業會議做參考資料)。該文是沈照仁利用聯合國糧農組織1965年出版的資料,計算出中國森林狀況在世界所居的位次。1996年4月《林業工作研究》發表的從數字分析看我國的林業形勢,沈照仁調動了大量數據闡明中國林業面臨著嚴峻形勢,即中國森林生產力繼續下降,將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對木材的需求。富有針對性《世界林業動態》1997年6月報導《1996年台灣省賀伯颱風災情與山地林業》,突出說明山地開發利用不當,過多種植檳榔、茶葉、蘋果等經濟林木,加重了自然災害。就是針對大陸造林偏重經濟林木的嚴重傾向而言,提出台灣教訓值得借鑑。1990年6月《林業工作研究》上的《聯邦德國淨耗外材2000萬立方米,但做到貿易基本平衡》一文,是分析了德國木材及其產品進出口的大量數據所得出的結論。他為國內木材進口中出現的官僚主義作風敲響了警鐘。及時報告國外對中國林業的反映 對於國內森林生產力低的原因,有不同解釋。已故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吳中倫認為,杉木連種,“林地肥力下降,出現一代不如一代的現象”(《杉木》,1989),一些後起的著名林學家仍認為,“連作導致十分嚴重的地力衰退”(1996)。可是英國的造林學家埃文斯(Evans J.)對此持不同看法。杉木是中國南方的一個最主要造林樹種,搞清楚杉木林衰退的原因,顯然對提高恢復中國森林生產力能起到積極作用。沈照仁《人工造林與持續經營》(《世界林業研究》,1994)與《英林學家就人工林連作導致地力衰退問題與我專家商榷》(《世界林業動態》,1997)兩篇文章,都旨在引起國內專家重視,認真分析研究地力衰退的真實原因。
技術成就 1959年6月,林業部召開全國林業廳局長會議,中心議題之一是“如何解決缺材地區的用材問題”。1960年初,林業部要求中國林業科學院獻計獻策,以緩解國民經濟建設中木材不足問題。
沈照仁剛從北大荒回到情報室,了解到世界各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處於恢復發展時期,木材需求量增長非常迅速。一些國家的森林採伐量已經超過生長量。國際上普遍重視木材節約利用、合理利用和綜合利用。當時的蘇聯和東歐國家也是通過節約代用等,削減了木材消費。沈照仁將調研資料匯總上報,為1962年國務院節約木材決策發揮了作用。
1962年6-7月沈照仁所在的情報室為中央召開南方省(自治區)和北方林業工作會議編寫部分主要檔案,實事求是地探討不同國家林業發展的經驗教訓。其中《斯堪的納維亞三國的林業》,非常形象地介紹了北歐林業成就:年年採伐利用森林總蓄積量的1/35,連續了幾十年,森林面積未見減少,林木總蓄積量、生長量還提高了20%。會後,譚震林副總理指示充實內容,把檔案編寫成書。《國外林業和森林工業發展趨勢》於1963年2月出版,被指定為林業幹部必讀材料。沈照仁是該書的主要作者之一。
1979年12月29日,林業部部長雍文濤布置林業部經濟體制改革工作。中國林業科學院情報研究所在3~4個月裡提供了十幾項調研資料。沈照仁認為,中國森林經營落後,欠帳多,其關鍵問題是木材價格體制不合理。他在《匈牙利1956年以來的木材價格改革》一文中明確指出舊木材價格體制的缺點及價格改革的要點,強調改革的核心是提高木材價格構成中立木價,也即育林費部分。
1980年1月29日林業部林業經濟改革小組以《林業簡報》形式,出專刊介紹全文,並在《有關林業經濟結構的幾個問題》一文中,肯定了“價格結構不合理”是問題之一,認為“過去制訂的木材價格,很少考慮造林育林成本,木材價格不能體現它的價值”。
1980年沈照仁在《國外林業動態》以增刊形式,發表調研報告《已開發國家近幾十年來林價與木材價格變化》,用美國、瑞典、芬蘭、日本等諸多國家在30~50年裡林價與木材價格比變化,說明提高林價收入、立木價收入是集約經營森林的經濟保證,已開發國家木材價格構成中林價、育林費一般均占50%~60%以上。
簡歷
1929年5月17日 出生於浙江省寧波市。
1949-1952年 在北京外國語學校(現北京外國語大學)學習。
1952-1954年 在廣東省湛江市華南墾殖總局翻譯室任翻譯、副主任。
1954-1956年 林業部調查設計局綜合調查隊、航測大隊專家工作室翻譯、副主任、主任。
1956-1957年 赴蘇聯哈薩克調查設計局,任中國實習生組翻譯。
1957-1958年 林業部造林設計局翻譯室負責人、翻譯。
1958-1959年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情報研究室工作。
1959-1969年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情報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1970-1978年 隨中國林業科學院木材研究所下放江西,在江西木材研究所勞動,並在情報資料室搞情報工作。
1978-1989年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情報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副所長、所長、副研究員、研究員。
1989年9月 離休。
主要論著
1 沈照仁.談談森林赤字.農業經濟叢刊,1983,(1):61~62.
2 沈照仁.世界約30個國家、地區的森林資源是增長的.世界林業研究,1989,(2):1~8.
3 沈照仁.走哪條路,能加速恢復發展我國的森林資源.世界林業研究,1989,(3):9~16.
4 沈照仁.從世界角度看我國的造林事業.林業問題,1989,(2):97~111.
5 沈照仁.奧地利經營國有林的成功經驗.世界林業研究,1990,(1):16~24.
6 沈照仁.興林為什麼必須依靠科技.世界林業研究,1990,(3):5~11.
7 沈照仁.經濟健全的林業是實現資源繁榮發展的基礎.世界林業研究,1991,(1):22~28.
8 沈照仁.應對以“外延擴大再生產”為主的林業發展道路展開討論.世界林業研究,1991,(2):20~26.
9 沈照仁.森林永續利用的原則不能動搖.世界林業研究,1991,(4):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