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昌文

沈昌文

沈昌文,男,漢族,1931年9月26日生於上海,畢業於上海私立民治新聞專科學校,曾任知名文化雜誌《讀書》主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沈昌文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上海
  • 出生日期:1931年9月26日
  • 職業:出版
  • 畢業院校:上海私立民治新聞專科學校
  • 代表作品:《閣樓人語》、《八十溯往》
  • 性別:男
人物經歷,主要作品,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小時,在上海租界工部局所辦的學校受中國小教育。
沈昌文
1949至1951年初,在上海私立民治新聞專科學校採訪系肄業。
1951年3月,考入人民出版社北京)工作。
1945年3月至1951年3月,基本上是工讀生涯。上學的同時,曾在金店、糧店習藝。
1951年3月至1985年12月,在人民出版社任校對員,秘書,編輯,主任,副總編輯。
1986年1月至1995年12月,任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總經理兼《讀書》雜誌主編。
1996年1月,退休。

主要作品

沈昌文著有《閣樓人語》、《八十溯往》,譯作有《控訴法西斯》、《列寧對全世界婦女的遺教》、《阿多拉茨基選集》(部分)、《馬克思恩格斯為無產階級政黨而鬥爭的歷史》(部分)、《蘇維埃俄國與資本主義世界》(部分)、《馬克思主義還是伯恩斯坦主義》(部分)、《出版物的成本核算》等。
沈昌文沈昌文
《知道》
書中主角沈昌文先生,著名出版人,1931年9月生於上海,前《讀書》雜誌主編,擁有50年出版經歷的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該書講述了這位和藹可親的老人的處世之道,從頭到尾都透露出積極的生活態度。沈先生的一生都在遵循“常識”,這一為人準則時時在敦促沈先生書寫不平凡的人生路程。書名中的“知道”,不是尋常意義的知道某事的知道,而是知“道”。這個“道”就是沈先生處事的原則,交友的準則,生活的規則。傾聽沈先生的人生經歷,會暫時忘卻世界,回到過去,回到心底深處的淨土。
《閣樓人語》
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沈昌文先生的自述,題為“出於無能”。有講究,道出了作為編輯家的一種辦刊態度。王閣樓私慾蒙在本書序言中說出了這樣一層意思,《讀書》之所以為《讀書》,主要是該刊編家突出了“三無”,即:無能、無為、無我。我覺得這不僅是一種辦刊態度,且是一種人生境界,道家風範。沈昌文先生的自述,其實就是體現了《讀書》辦刊歷程中的“三無”精神,通篇自述,論人及事,幾乎寫到了與《讀書》相關的所有人,包括了陳翰伯陳原史枚丁聰等《讀書》元老,也寫了《讀書》的主要撰稿人,如呂叔湘金克木黃裳張中行馮亦代辛豐年趙一凡等,還寫了《讀書》編輯部的幾位編輯,沈先生譽為“閣樓上的瘋男女”,讓人感到吃驚的是,三位女編輯,一位是工人(油漆工),一位是“工農兵大學生”,而一直在少數優秀讀書人當中享有美名的才女趙麗雅(揚之水),入《讀書》編輯室之前,身份竟是卡車司機。沈昌文先生只是在“自述”最後一節才點到自己,且寫的也是低調和“無能”,這也是“無我”精神的體現吧。

人物評價

沈昌文長期執掌知名文化雜誌《讀書》。在他的貢獻下,《讀書》形成了既不乏對學術文化界的前沿思考,又堅持大眾化的輕鬆活潑的獨特風格。也正是由於這個風格,《讀書》籠絡了一批時下中國文化界最忠實的讀者。1996年4月,沈昌文離開《讀書》,雜誌風格也有了較大轉變,許多讀者認為“《讀書》變了”,雜誌的影響力有所減弱。 2003年沈昌文將主持雜誌期間所寫的“編後語”匯集成《閣樓人語》一書。沒有了《讀書》,沈昌文的見識、眼光和幽默仍然為出版界所關注。
沈昌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