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沂蒙文化
- 又稱:沂蒙山區
- 地點:山東省
- 方向:工、農、商、旅、交通
沂蒙地區簡介,經濟發展簡介,沂蒙地區的歷史,沂蒙人生活狀況,沂蒙文化簡介,歷史文化,沂蒙精神,
沂蒙地區簡介
經濟發展簡介
八百里蒙山沂水,曾是“四塞之崮、舟車不通、外貨不入、土貨不出”之地。而今,這裡令人難以置信地崛起了稱。目前臨沂已形成了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創建了兩家國家級技術中心,成為我國最大的複合肥生產基地和陶瓷生產基地之一。臨沂由四塞之崮、舟車不通到自強不息的臨沂人“買天下、賣天下”,不能不說是沂蒙精神創造的又一奇蹟。在臨沂,以消耗資源為主的粗放式增長正在被科學增長、和諧增長的新現象所代替,依靠第二、第三產業和經濟成長的“雙動力”拉動,臨沂經濟正在進入一個“長周期”增長的階段,年增長率將達10%以上,預計可持續15年以上。
沂蒙地區的歷史
1927年,沂蒙山區第一個黨支部——中共沂水支部建立。30年代初,中共地方黨組織領導發動了沂水、蒼山、龍鬚崮等幾次較大的武裝暴動,進行了革命武裝鬥爭的嘗試。1938年,黨中央先後派遣徐向前、羅榮桓率八路軍115師深入山東,開闢了沂蒙山革命根據地。從此時到全國解放的12年間,沂蒙山區作為八路軍115師司令部、中共中央山東分局、新四軍軍部、華東軍區等黨政軍機關的所在地,成為華東地區革命鬥爭的指揮樞紐和全國著名的革命根據地,被譽為“華東延安”。在這片英雄的土地上,留下了劉少奇、徐向前、羅榮桓、陳毅、粟裕等老一輩革命家和領導人戰鬥、工作的大量革命遺蹟。1945年抗戰勝利後,山東抗日武裝幾乎全部開赴東北,搶占東北戰略要地,奠定解放戰爭的第一塊基石。解放戰爭中的孟良崮戰役,更是馳名中外,一舉粉碎國民黨軍隊的重點進攻。從沂蒙山發起的淮海戰役,敲響了國民黨統治的喪鐘。從渡江戰役直至全國解放,沂蒙山一直是強有力的戰略後方基地。
沂蒙人生活狀況
近年來,臨沂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成為臨沂民生狀況改善最好、民眾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臨沂將60%以上的財力用在民生上,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全力向民生傾斜的決心。經濟結構不斷最佳化,大力推進優質農產品基地建設、實施工業發展振興規劃、發展現代服務業,紮實抓好節能減排和自主創新,發展質量和效益有了新的提高
沂蒙文化簡介
沂蒙文化包括沂蒙歷史文化,飲食文化,以及沂蒙精神。
歷史文化
臨沂市古稱琅琊郡、沂州府,其歷史可上溯至2500 多年前,為山東省歷史文化名城。臨沂有厚重的歷史文化、豐富的文化資源。聞名中外的《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竹簡就出土在這裡,擁有精美的漢畫像石刻的沂南北寨漢墓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臨沂還是一代名相諸葛亮、書聖王羲之、書法家顏真卿、算聖劉洪,以及曾子、匡衡、王祥等的故鄉。市內著名文化旅遊景點有:王羲之故居,諸葛亮文化旅遊區,荀子墓,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北寨漢畫像石墓等。依託燦爛歷史文化,臨沂已成功舉辦了書聖文化節諸葛亮文化旅遊節等大型文化活動。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臨沂市是著名的革命根據地,山東解放區的首府。這裡曾是中共中央華東局等黨政軍機關駐地,劉少奇、徐向前、羅榮桓、陳毅、粟裕、羅炳輝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裡戰鬥、生活過,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遺蹟。
2沂蒙精神戰爭年代,沂蒙人民為抗擊外來侵略和中國革命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三萬沂蒙的優秀兒女獻身疆場。沂蒙是一塊紅色的熱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培育下,沂蒙人民與山東黨政軍一起,共同創造了“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沂蒙精神。臨沂精神與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都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具體表現,體現了崇高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念和道德要求。
3.沂蒙紅色旅遊景區
華東革命烈士陵園位於臨沂市城區金雀山腳下,沂河西岸。1949年4月,山東省人民政府為紀念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犧牲的華東地區革命烈士而建。是華東地區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園。
山東省戰工會遺址紀念館位於沂南縣青駝鎮的青駝寺。1940年7月至8月26日,山東省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聯合大會在此召開。會議選舉產生了黎玉等二十三人為委員的山東省戰時工作推進委員會(山東省最高抗日民主政權,山東省人民政府的前身)。
《沂蒙山小調》誕生地——白石屋村白石屋位於沂蒙山區的費縣馬頭崖鄉,分上白石屋、下白石屋兩個自然村。抗日戰爭時期,這一帶曾是山東黨政軍領導機關和後勤機關經常活動、駐紮的地方。當年,就在下白石屋村,抗大一分校文工團團員李林、阮若珊藉助當地的花鼓調創作了初期的《沂蒙山小調》,後在流傳中經過多次加工修改,成為蜚聲海內外的沂蒙民歌,“沂蒙山區好風光”也逐步滲入到人們的心靈中,成為沂蒙大地的主題形象。為紀念小調的誕生,當地政府在村前建了一座紀念亭、立了一座紀念碑,亭前的一塊天然巨石上刻著小調的原作者之一阮若珊女士於1999年8月17日親筆題寫的一行字——“深深懷念沂蒙山好地方”,寄託了作者對白石屋、對沂蒙山的一腔深情。
新四軍軍部舊址位於臨沂市河東區九曲鎮前河灣村。1945年10月,陳毅、粟裕指揮新四軍北進,將軍部設在此處長達一年之久,並在這裡指揮了著名的宿北戰役、魯南戰役、召開了華野前委會議。會上,陳毅作了《一面打仗,一面建設》的重要報告。1947年2月,我軍撤出後,敵機對其進行了轟炸,房屋大部被毀。現僅存8間,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陳毅、粟裕、張雲逸等老一輩革命家用過的桌椅、書櫥、馬槽等文物保護完好。
中共山東分局舊址中共山東分局舊址位於沂水縣王莊鄉政府駐地中心,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有當年山東分局辦公樓一座,房屋24間,1938-1939年中共山東分局在此辦公,期間八路軍山東縱隊在此成立,於1939年1月1日創刊《大眾日報》,羅榮恆、徐向前等元帥在此領導指揮山東抗戰。
八路軍115師師部舊址該舊址座落於莒南縣大店鎮第二中學後院內,原為大店莊氏家族的“舊堂”所在地,為四合院結構。1945年-1946年曾作為山東省戰工會、山東軍區和八路軍115師司令部等黨政軍機關辦公場所。羅榮恆、黎玉、朱瑞等領導人都曾在此工作和生活過。1945年8月13日,山東省政府在此成立。1995年被闢為山東省政府舊址展覽館,被省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國務院列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沂蒙“紅嫂”沂蒙山區至今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故事,在解放戰爭中,一位在孟良崮戰役中受傷的戰士因失血過多,昏迷在野外,被一位挖野菜的年輕大嫂發現,大嫂在野外沒有水,進村弄水,太遠,也怕敵人發現的情況下,用自己的奶汁去救活傷員。戰士覺得她是自己的母親,是高尚無私而偉大的母親在自己的身邊。
在戰爭時期,沂蒙山區的婦女中湧現出一大批支前模範,“紅嫂”僅是其中的一個。“紅嫂”和這些模範婦女的出現是沂蒙山區人民的光榮和驕傲。著名作家劉知俠以此為原型,寫出小說《紅嫂》,在全國引起轟動,並被改編成芭蕾舞劇《沂蒙頌》,在舞台上演出。
沂蒙六姐妹支前模範——沂蒙六姐妹,是革命戰爭年代在沂蒙老區湧現出的一個女英雄群體,她們居住在蒙陰縣野店鎮煙莊村,分別是:張玉梅、伊廷珍、楊桂英、伊淑英、姬貞蘭、公方蓮(已病故)。
在1947年的萊蕪戰役中、淮海戰役中,特別是孟良崮戰役期間,沂蒙六姐妹不分晝夜,在村幹部和民兵都上了前線的情況下,主動挑起村里擁軍支前重擔,為戰役的勝利做出了突出貢獻。
沂蒙精神
1愛黨愛軍
愛黨愛軍是沂蒙精神的靈魂,展示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場堅定、方向明確、追求執著的崇高政治信仰。自古以來,沂蒙人民一貫崇尚進步。在黨的領導下,沂蒙人民的願望開始變成現實。經過戰爭的考驗,沂蒙人民從親身經歷中看到了黨的英明偉大,形成了堅定的愛黨愛軍的政治覺悟。並將這種發自內心的愛轉化為實際行動,積極參軍參戰,赴湯蹈火,在所不惜。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沂蒙人民這種堅定正確的政治信仰更突出地表現為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偉大旗幟,自覺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愛黨愛軍成了一代又一代沂蒙人民堅定不移的思想規範和自覺行動,是沂蒙人民政治本色的根本體現。在革命戰爭年代,黨的中心任務就是推翻舊政權、奪取革命戰爭的勝利。沂蒙人民以昂揚奮進的精神狀態積極參軍參戰,支援前線,不怕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全區460萬人中有20多萬人參軍參戰,120多萬人參加支前,當時的兵源人次與當地人口之比為8:1,即一個老百姓要養活8名士兵!沂蒙人民面對這些困難沒有屈服,說實話,辦實事,用昂揚奮進的精神一如既往地參軍擁前,表現了砸爛舊世界、創造新世界的豪邁志氣,構成了沂蒙精神的閃光點和耀目風采。僅解放戰爭時期,臨沂全區460萬人口中就有120萬人支前參戰,有31000多名沂蒙兒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湧現出了用乳汁救活八路軍傷員的“沂蒙紅嫂”,冒著生命危險掩護和撫養革命後代的“沂蒙母親”、不顧生死搶救解放軍戰士的“沂蒙六姐妹”等。
八百里沂蒙紅旗卷,漫星閃紅耀。
2開拓奮進
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進步、改革創新、敢為人先的先進思想意識,是沂蒙精神的永恆主題。不安於現狀,不墨守成規,敢於走前人沒走過的路,這是沂蒙人的重要特點和秉性。正是這種秉性,使沂蒙兒女在翻身求解放、求自由中不停地求索,勇於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敢於冒極大的風險支持革命、參與革命。也正是這種秉性,使沂蒙人民在改革開放中敢於革故鼎新,敢為人先,勇於走在時代潮流的前頭。臨沂的不斷發展是沂蒙人民開拓奮進的結果。
在艱苦的革命戰爭年代,沂蒙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面對著日本侵略者的掃蕩和國民黨反動派的圍攻,不屈不撓,頑強拼搏,用31000多人的生命和鮮血,創立了沂蒙山根據地,寫下了光輝的革命業績;為了新中國的誕生,沂蒙人用小車推著革命前進,用小車推出了勝利,推出了新中國,形成了革命戰爭年代“立場堅定、愛黨愛軍、無私奉獻”的沂蒙精神的基調。新中國成立後,沂蒙人民回響黨的號召,面對落後的面貌、脆弱的經濟、惡劣的生態環境,沂蒙人民勇於向惡劣的自然條件和貧窮落後宣戰,頑強拼搏地整山治水、修築梯田,湧現出了被毛澤東批示為“愚公移山,改造中國,厲家寨是一個好例”的莒南縣厲家寨,“兩個肩膀一雙手,龍頂山上寫春秋”的平邑縣九間棚村等一大批自力更生、頑強拼搏改變貧窮面貌的先進典型,展現了沂蒙人民戰天鬥地的精神風貌。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沂蒙人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不動搖,方向明確,目標遠大,沂蒙精神融進了尊重科學、改革創新的新內涵,從而使沂蒙精神升華到了一個新境界,達到了一個新水平,煥發了新光彩一一即堅定不移地走改革開放的道路,一心一意搞經濟建設的堅定信心和信念;從生產力欠發達的實情出發,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搶抓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開拓創新精神。在新沂蒙精神的指引和鼓舞下,沂蒙人民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道路上邁出了新步伐。
3艱苦創業
艱苦創業是沂蒙人民的特殊品格,它體現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麼困難條件下,都能自力更生、堅韌不拔、艱苦奮鬥的精神風貌。貧困的地理、自然條件和長期的文化積澱,造就了沂蒙人民含辛茹苦、吃苦耐勞、不屈不撓的精神品格。戰場上,沂蒙人民特別能戰鬥。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沂蒙人民將艱苦創業寓於改革開放之中,求真務實,埋頭苦幹,創造出許多令人稱讚的奇蹟,樹立了良好的形象,以至人們把誠實能幹作為沂蒙人的代名詞。沂蒙山區自然條件較差,在歷史上曾是“四塞之崮,舟車不通;土貨不出,外貨不入”。特別是受封建剝削和外來勢力的壓迫,再加上革命戰爭年代為革命事業而獻出了幾乎全部的人力、財力和物力,經濟基礎因而極端薄弱,發展經濟遇到了特殊的困難。正是這種艱難困苦磨礪了沂蒙人民,鍛鍊了沂蒙人民,培育了沂蒙精神。沂蒙人民在困難面前不悲觀失望,不坐等國家援助,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治山治水,改造自然。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就湧現出了厲家寨、高家柳溝、王家坊前等一批先進集體,使臨沂成為當時的農業先進地區;進入八十年代,又湧現出了寧家溝、九間棚等一批頑強創業的先進集體;九十年代劉家團林村、郭圪墩村等一大批小康村脫穎而出,成為共同富裕路上的領頭雁。這一切都表明,艱苦創業是沂蒙精神的基調,也是沂蒙精神與時俱進的基石。沒有沂蒙人民的艱苦創業,就沒有沂蒙精神的創新發展。
4無私奉獻
概括了沂蒙人民顧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犧牲、勇於奉獻的價值取向,這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沂蒙人民堅守道義,耿直忠貞,一旦認清了前進的道路,就義無返顧地走下去。戰爭年代,沂蒙人民為了建立新中國,不怕犧牲,留下了彪炳千秋的英雄事跡。和平建設時期和改革開放新時期,沂蒙人民在任何情況下,尤其是在關鍵時刻,總是以黨和國家利益為重,挺身而出,滿腔熱情地主動承擔義務和責任,寧願犧牲小家,也要顧全大家,總是把困難留給自己,把方便讓給別人,充分體現了老區人民正確的價值觀念和崇高的思想境界。僅解放戰爭時期,臨沂全區460萬人口中就有120萬人支前參戰,有31000多名沂蒙兒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湧現出了用乳汁救活八路軍傷員的“沂蒙紅嫂”,冒著生命危險掩護和撫養革命後代的“沂蒙母親”、不顧生死搶救解放軍戰士的“沂蒙六姐妹”等;三年困難時期,沂蒙人民節衣縮食,吃糠咽菜向國家交糧3.6億公斤,油820萬公斤,並接收了由政府統一組織來的6萬餘名災民;他們以自覺奉獻為榮,以長期奉獻為貴,以竭力奉獻為樂。正是這一切,孕育了沂蒙精神,孕育了沂蒙精神不息的生命力,也推動著沂蒙精神與時俱進。
沂蒙精神是對歷史的總結,也是對未來的展望,更是老一代想讓走向未來的一代人傳遞的精神火把,是一個民族永生的精神財富。現在沂蒙精神已經成為臨沂市的城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