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河

沁水河

沁水河,發源於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水道鎮西直格莊大頂及玉林店鎮黑牛石、牛心石、大尖崮等。自水道鎮北部流經玉林店、大窯、寧海,於東系山村東,北流入黃海。全長25.8公里,寬150米,流域面積178平方公里。

沁水河上游幹流產砂金,下遊河道產建築砂。河口是牟平區的水產養殖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在城區段河道內打井向城區供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沁水河
  • 別稱:金水河,清水河
  • 所屬水系:北黃海入海河流
  • 地理位置:牟平區
  • 流經地區:牟平區
  • 發源地:牟平區水道鎮西直格莊大頂
  • 河長:25.8公里
  • 河流面積:178平方公里
  • 入海口:牟平區東系山村東
幹流概況,主要支流,水文特徵,自然資源,治理開發,河道治理,塘壩工程,河道工程,供水工程,流域概況,生態保護,

幹流概況

沁水河
沁水河水系圖沁水河水系圖
沁水河,一名金水河,《明史·地理志》“寧海州”下云:“東有金水河,一名沁水河”,當地人也稱之為清水河。
沁水河幹流發源於牟平區水道鎮大頂,北流,西納玉皇廟、蝠石頂、巋山等諸山之水,蜿蜒向北流去,於大宅村東與東支流匯合,沿寧海鎮大窯鎮之交界線至東系山村東入海。全長25.8公里(一說36.8公里),寬150米。
沁水河發源地之一五爪山沁水河發源地之一五爪山
沁水河城區上遊河段沁水河城區上遊河段
沁水河牟平城區段沁水河牟平城區段

主要支流

沁水河較大支流只有一條,位於正源之東,發源於牟平區玉林店鎮燈台崮,納蒼山、龍王廟、五爪山等諸山之水,向西北流,於大宅村東與主流匯合。

水文特徵

沁水河,屬常年河,流域面積178平方公里。年徑流量3866萬立方米,汛期徑流量最大為4450萬立方米。水質情況,1990年代時,沁水河中上游平均污染指數均小於0.40,屬“清潔級”。

自然資源

沁水河口以西海域12.1萬畝,系泥砂底質,局部有礁石,其中有6萬畝水質肥,餌料豐富,宜養殖海帶、貽貝、扇貝、刺參、對蝦、石花菜等,已開發利用。沁水河口以東5.8萬畝,系砂底質,局部棲少許刺參。可養殖海帶、貽貝,但試養未成功。受造紙廠污水之害,大多數生物已絕種。
沁水河等河床和河沿岸均有沙金礦床展布,雖古今采淘者不絕,但蘊藏仍多。沁水河上游的桑杭埠等處,農民利用農閒時間,以舊式木簸箕淘沙土取金沙。
沁水河砂場,有東系山、隋家疃、西呂格莊,東李家疃、西李家疃,尹宋周、沙家莊、照格莊、高格莊、曲格莊、十六裡頭、埠後村、茶棚、前楊家莊等村。

治理開發

河道治理

沁水河下游流經平泊地帶,入海口處河道狹窄,堤矮殘缺,汛期常泛濫成災。明洪武二十八年修沁水河堤500米;永樂十四年增修1250米,堤寬5米。弘治十七年,洪水毀堤230米,知州李津主持修復。195l年冬,縣政府組織西岸25個村莊的民工整修加固河堤,將1534米長的河堤加高0.7米,厚0.3米。投工11.14萬個,挖運土15.4萬立方米,用石料0.44萬立方米。l953年汛期後,又再次整修加固西堤。1975年,大窯公社革委組織33個大隊和公社機關企事業幹部6000餘人,畜力車140餘輛,於東岸煙威公路以北處,修築高6米的新堤1900米,加高舊堤750米,同時裁彎取直,於險工處壘石護堤。同年冬,玉林店公社革委組織全社1.5萬名民工,於沁水河中游(公社駐地以南上口以北河段)裁彎取直河道約2公里。投工35萬個,並造田1500畝。

塘壩工程

築緩水壩。1951年,縣政府組織民工在沁水河上游瓦山一帶修建緩水壩l50座,次年5月,縣政府又組織一、四、五、六、九區民工在棗園夼一帶築緩水壩76座。l953年7月,在崑嵛山西麓沁水河上游的九龍夼、藏家莊夼、梯子口西夼和李家莊夼一帶,築緩水壩155座。共用石工2300個,瓦工580個,石料4700立方米。
修谷坊。1952年冬,縣政府組織民工在崑嵛山西麓修築谷坊,以減輕沁水河泥沙淤塞。此後,修谷坊在全縣鋪開,至1964年,共修築5023座。1982年,風雲林場修谷坊370座。
系山東湖。位於寧海鎮東系山村東,沁水河東岸,l980年動工,次年9月竣工。南北長145米.東西寬100米,深5.5米.水面21.8畝,灌溉面積3000畝。

河道工程

沁水河攔河閘,位於城區政府大街東端的沁水河下游。攔河閘1992年4月開工,1996年底竣工,完成灌注樁、閘底板、消力池、上下游鋪蓋、下游海漫、防沖槽、防沖梁、兩岸翼牆、橋墩砌築、預製閘門安裝、鋼閘門機架橋安裝等工程。完成砼3340方,砌石6750方,挖土2.4萬方,填土2.84萬方,投資614.05萬元。公園橋1999年3月動工,9月竣工。完成拱肋、拱波、排架預製吊裝、漿砌側牆、現澆橋面砼、欄桿安裝及防汛照明安裝等工程。完成漿砌790方,預製現澆砼780方,挖填土方8000方,投資223.45萬元。
沁水河沁水莊段護牆。1989年,由寧海鎮政府組織施工,護襯沁水河沁水莊段470米堤岸側牆。完成砌石5300方,混凝土60方,挖沙土100方,總投資80萬元。
沁水河攔河閘下遊河道拓寬。1999年11月至2000年4月,寧海、大窯二鎮政府組織機械拓寬沁水河攔河閘下遊河道560米,挖土方14.5萬方,總投資130.5萬元。
1999年5月,區河道管理所對沁水河翻板閘工程175米長的止水橡膠壩進行更換,投資2.36萬元。

供水工程

1979年,經水利部門勘察,照格莊村南沁水河轉彎處水源,水質符合生活用水標準。自來水1979年在城東南沁水河上游勘察水源,水質符合生活用水的標準。水井距城1.5公里。產水井3眼,鑽於河的中心,其中管井5眼,直徑約500毫米。1981年12月開始供水。次年有2眼乾涸,至今未用。下半年又建1眼小型大口井。井口直徑4米,深6.5米。用虹吸原理,經虹吸管把井水吸入水池。再用揚水機送到高位蓄水池。泵房備有揚水機械。電機135千瓦2台,55千瓦1台。

流域概況

沁水河上游位於玉林店鎮,面積127.03平方公里。地勢為中間低,東西高。東有仙人腳、窗欞山、冷夼山、單耳山、筆架山、蒼山、燈台崮、牛心石等山嶺,西有巋山、鷹嘴石,中有仰望鼻子、五爪山,最高點蒼山海拔685米,名勝九龍池在蒼山西北山谷中。沁水河縱貫鎮境,兩岸有少量沖積平原。礦藏有金、硫、花崗石、長石等。農產品有小麥、玉米、甘薯、花生、蘋果等。石溝葡萄較著名。
沁水河西為寧海鎮,原為寧海州治所在,故名,今為區人民政府駐地。位於區境北部,東與大窯鎮以沁水河為界,北濱黃海,與養馬島隔海相望。總面積71.71平方公里。地勢南高北低,大部為平原,小部分為丘陵。境內有巋山、孤在頂、峧山、金龍山、端午山、牟山等山丘,最高點巋山海拔455.4米。東邊有沁水河,西邊有魚鳥河,中部有小魚鳥河。農產品有小麥、玉米、甘薯、花生、蘋果、魚、蝦、蟹、刺參等。
沁水河東為大窯鎮,位於城區東,東與姜格莊、龍泉鎮接壤,西與寧海鎮以沁水河為界隔河相望,南與玉林店鎮毗鄰,北瀕黃海,面積93.85平方公里。境內有盧山、天齊夼、黑西崖等山丘,最高點盧山海拔422.6米。河流有沁水河、三八河、張家河、石頭河等。2000年,森林覆蓋率為42%。礦藏有花崗石、石英砂等。農產品有小麥、玉米、甘薯、花生、蘋果、櫻桃、魚、蝦、蟹、食鹽等。西里山村大櫻桃、李家莊村富士蘋果、高家山村大棗較為著名。
沁水河入海口處東岸,有煙臺國際現代農業科技園,總體規劃是建成農牧漁業高新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基地。科技園與多所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建立合作關係。科技園規劃總投資52500萬元。至2000年已建成大棚20個、專家樓20幢、防護大堤、沁水河大橋、園內路基等。種植的草莓、蔬菜、苗木等,初獲經濟效益。1997年始建,隸屬山東順正集團公司。2000年,該園由煙臺市科委批准立項,被省科技廳和財政廳聯合列入省2000年科技發展規劃。
端午山革命烈士陵園端午山革命烈士陵園
沁水河西岸,端午山革命烈士陵園,位於牟平城區東部。端午山古名牟台,即州志所列十景之一的“牟台秋望”,為漢東牟侯劉興居別墅所在地,山頂有東牟侯祠。明代改建為雙鳳祠。後因端午節於此開設山會,牟台之名演變為端午山。1946年,縣政府於此建造革命烈士陵園。山頂有烈士祠、抗日烈士紀念塔、紀念亭等建築及烈士陵墓等。園區內碧樹成蔭,山南、山東皆有石階路直達山頂。
沁水公園橋,位於政府大街東端,煙威公路沁水河橋上游436米處。1993年3月,在沁水河攔河閘的基礎上修建,同年9月竣工。總投資223.45萬元。長196.49米,總寬5.9米,淨寬5.2米。

生態保護

牟平沁水河口濕地公園,位於牟平區東部,以養馬島附近海域及沁水河河道為主體,總面積為967.94公頃,濕地率為84.44%。濕地內擁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植物種類160種,動物種類414種。
沁水河
沁水河風景區,地處牟平城中河—沁水河下游至入海口,連綿梯級水體由四座橡膠壩和一座自動翻板閘攔蓄形成,是濱水景觀綠化帶、文化休閒帶的重要組成部分,近7億的投資構成風景區獨特的景觀。風景區南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崑嵛山相連,北與省級旅遊度假區養馬島相望,三處景觀風格迥異,組成特有的旅遊風景線。2016年1月經國家林業局批准,煙臺市牟平沁水河口濕地公園被列入國家濕地公園試點。
沁水河景區景區總流域面積235平方公里,其中,景觀面積5.8平方公里,綠化面積2.3平方公里,水體面積2.2平方公里。景區內建有城市客廳、浪漫樺林、碧海浮綠、曲藝天地、運動花園等多處景觀,集濕地生態保護、都市休閒娛樂、文化體驗、旅遊觀光於一體,把水文化與藝術設計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處極具特色的景區空間。沁水河國家水利風景區的成功申報,為開發牟平區旅遊資源,打造“藍色牟平、幸福牟平”濱水宜居生態城市品牌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