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版次:第1版
本書前言
2008年5月12日,一場突如其來的巨大災難震痛了整箇中國。這一天下午,南方都市報是以自己獨有的方式感知了災難:14:35分,災難發生7分鐘後,第一個報料熱線電話響起,一名老家在重慶的讀者反映,家鄉發生了地震。隨後半小時內,如潮水一般的電話席捲了整個熱線,報料者來自廣東、北京、上海、陝西、廣西、雲南、四川、河北等全國各地,反映的情況如出一轍:我們這裡發生了地震。一位編輯因此驚呼:“難道全中國都地震了嗎?”從某層意義上而言,這位編輯的話並沒有說錯。汶川大地震之後的短短几個小時內,整箇中國以空前未有的速度和力度動員起來,接下來的一周,“我們都是汶川人”成為舉國上下最響亮的口號。這場自32年前唐山大地震後中國最慘重的自然災難,也造就了中國歷史上的若干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場景:第一次政府如此公開透明地披露災情信息;第一次媒體如此全方位無孔不入地報導災難;第一次國民如此積極而熱烈地組織起來自發參與救災,成為政府力量之外極有助益的補充,體現出公民意識的空前增強;第一次為普通人的去世設立國家哀悼日,並降半旗;第一次所有人的心都為一個個的生命而緊緊連在一起。在這樣的一場大災難面前,媒體的作用凸顯出來。從第一時間起,全國的媒體均派出了自己的採訪隊伍,數千名記者雲集災區,將災情的每一個細節都淋漓盡致地加以還原和展現。對於立志成為全國主流大報的南方都市報而言,責無旁貸要為這場災難留下歷史紀錄。我們派出了一支強大的採訪團隊,在地震僅僅幾個小時後便有記者到達現場,並在翌日早晨便首家推出號外《震撼中國》,又是南方都市報第一個在5月14日用黑白報頭向遇難者表示哀悼,宣布暫停娛樂報導和消費雜誌,將當天的所有零售報款均捐獻給災區。在地震發生後的兩星期,南方都市報每天都推出32個版的地震新聞專疊,既記錄了災情的慘烈和失去親人的傷痛,也記錄了在苦難面前,生命的堅韌和人性的光輝。而在5月19日,大地震發生的第7日,也是中國人傳統的祭悼親人的“頭七”,報社更是推出了64個版的大型特刊《汶川地震7日祭》。以時間為軸線,記錄了這場大地震及其後七天的救援全過程,全方位地展現了從震區到全國,從受難者到援助者,從國家領導到普通民眾,舉國上下傾力救災的全景畫面。5月18日晚近7時,我們的特刊接近截版付印時,突然傳來中央政府將19—21日設立為國家哀悼日,並在19日舉國哀悼3分鐘的訊息,我們頓時感覺到,南方都市報再一次跟我們這個國家、我們這個時代的脈搏緊緊跳動到了一起。32年前,年輕的解放軍報記者錢剛赴唐山採訪,深深被那場巨大的災難和災難後人們的堅強與勇氣所震撼。他傾10年之力,採訪了儘可能多的地震親歷者,蒐集整理了各種檔案資料,終於在10年後寫出《唐山大地震》一書,為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留下了權威而感人至深的記錄。然而在今天,我們編撰同樣類型的一本書,卻只需要短短的十數天時間,這不得不感慨於時代的巨大變化。通訊技術的飛躍使得第一線的圖像可以在瞬間傳遍全國,而媒體的發達使得災情能被最充分地發掘與呈現。特別是網際網路時代的出現,使得所有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發布者和傳播者,在此次地震報導中,一些最有震撼力的故事不是由媒體調查而出,而是通過網友的發布才得以為外界所知,而一些信息經過網路的反覆傳播與互動,更是成為全國上下關注的焦點。時代的巨大進步不僅表現在物質與技術上,還表現在那些更無形與更柔軟的地方。跟30年前相比,甚至跟幾年前相比,政府對災情的公開和各種信息的透明度都達到了空前的程度,即使在海外許多平時並不友善的媒體那裡也得到了大量讚揚。而對生命的關愛與對個體的尊重則從未被提到這樣的高度,當9位政治局常委一起向死難者低頭默哀時,當舉國上下都在為自己素不相識的生命揪心流淚,並傾其心力時,我們真的感覺到,這場空前大災難也在許多地方刷新了整個國家和民族,刷新了我們的內心,為中國未來的進步奠定了新的起點。以上這些就是這本書得以與讀者見面的緣由,除此之外,還要感謝南方都市報那些奔波在災區第一線的記者們,是他們冒著餘震不斷、滑坡土石流遍布、堰塞湖隨時潰決的巨大危險,深入到最危險的地方;是他們克服生平未見的慘景帶來的巨大驚悚與創痛,為讀者留下最真實最貼近的災難真相。也要感謝全國數以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天大地嘶吼
第二天生死之間
第三天士兵突擊
第四天搶奪生命
第五天舉國傾力
第六天懸湖驚魂
第七天重建希望
編輯推薦
《汶川大地震實錄(全景式呈現5·12汶川大地震)》內容豐富,圖文並茂,情深意切,多側面、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了從黨中央到各級基層組織、從軍隊到地方,全國各行業、各系統、各階層、各團體"抗震救災"的壯舉以及災區人民堅強面對災難、頑強自救互救的感人事跡。可以說全國出版人攜手同心,將大愛融入書香,聯手共同繪製了一幅汶川抗震感天動地的全景圖。
5·12汶川大地震以來,全國的出版人與全國人民一樣不斷地被震撼、被感動、被激勵,除了積極捐款捐物外,堅守崗位,立足本職,充分發揮行業優勢,為災區人民、為全國人民奉獻更多的精神食糧恐怕是對“抗震救災”工作最有力的支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