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源調查與控制 按一定的程式、方法和規範,運用技術、經濟、法律以及其他的管理手段和規範,對污染源進行調查與控制的工作。包括污染源調查和控制兩個方面。
污染源調查是根據控制污染、改善環境質量的要求,對某一地區(如一個城市或一個流域)造成污染的原因進行調查,建立各類污染源檔案,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選定評價標準,估量並比較各污染源對環境的危害程度及其潛在危險,確定該地區的重點控...
污染源是造成環境污染的污染物發生源,通常指向環境排放有害物質或對環境產生有害影響的場所,設備和裝置。污染源控制是指在污染源調查的基礎上,運用技術的、經濟的、法律的以及其它管理手段和措施,對污染源進行監督,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
污染源主要包括工業污染源、農業污染源、交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四種類型,我國控制重點為工業污染源。污染源調查、評價是為了查明區域環境中各種來源有害有毒物質種類、性質、特徵、排放量及其時空分布規律,並確定主要污染源和污染因子。在...
1.工業污染源。普查對象為產生廢水污染物、廢氣污染物及固體廢物的所有工業行業產業活動單位。對可能伴生天然放射性核素的8類重點行業15個類別礦產採選、冶煉和加工產業活動單位進行放射性污染源調查。對國家級、省級開發區中的工業園區(...
污染源調查就是要了解、掌握上述情況及其它有關問題。通過污染源調查,可以找出一個工廠或一個地區的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資源、能源及水資源的利用現狀。為企業技術改造、污染治理、綜合利用、加強管理指出方向;為區域污染綜合防治指出...
1.工業污染源。普查對象為產生廢水污染物、廢氣污染物及固體廢物的所有工業行業產業活動單位。對可能伴生天然放射性核素的8類重點行業15個類別礦產採選、冶煉和加工產業活動單位進行放射性污染源調查。對國家級、省級開發區中的工業園區(...
9.3.3 綜合防治大氣污染,不斷改善城市空氣品質 9.3.4 切實加強農業源污染防治,統籌城鄉環境保護 9.3.5 強化放射性污染源和危險廢物監管,確保環境安全 9.3.6 深化總量控制制度,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 9.3.7 繼續抓好重點地區和...
2.農業源。主要普查第一產業中的農業、畜牧業和漁業。農業源普查範圍主要是結合優勢農產品區劃,針對穀物種植業、油料和豆類作物種植業、棉麻等種植業、蔬菜及花卉種植業、茶果類及中藥材種植業的主要產區開展肥料、農藥和農膜污染調查。畜...
農業源普查範圍主要是結合優勢農產品區劃,針對穀物種植業、油料和豆類作物種植業、棉麻等種植業、蔬菜及花卉種植業、茶果類及中藥材種植業的主要產區開展肥料、農藥和農膜污染調查。畜牧業和漁業源普查範圍是人工養殖的規模化畜禽養殖場、...
同時,缺乏環境中POPs污染水平的數據還嚴重影響了對人類和生態系統的背景暴露評價。因此,根據目前所面臨的環境監管和監測技術問題,急需對POPs的調查技術規範和控制技術政策開展科學攻關。作為一個農業大國,我國在20世紀60—80年代曾經大量...
1、工業污染源。普查對象為產生廢水污染物、廢氣污染物及固體廢物的所有工業行業產業活動單位。對可能伴生天然放射性核素的8類重點行業15個類別礦產採選、冶煉和加工產業活動單位進行放射性污染源調查。對各級開發區中的工業園區(產業園區)...
3.6.1地表水污染調查96 3.6.2沉積物採樣點的布設及樣品採集技術97 3.6.3大氣污染調查採樣點的布設及樣品採集技術97 3.6.4污染場地樣品分析方法98 3.6.5場地第三階段調查101 3.7數據處理與質量控制102 3.7.1分析結果的表示...
瞞報、拒報、遲報,不得偽造、篡改調查資料。對於在工作中發現的上述問題,一經查實將予以全市通報。此次污染源調查動態更新調查工作得到的調查對象資料不與其完成“十一五”總量削減計畫掛鈎,不作為對普查對象實施處罰和收費的依據。
運用行政、法律、經濟、教育和科學技術等手段對污染的形成及控制污染過程進行管理。包括對污染物及污染源進行調查、評價和預測,制訂污染控制和防治規劃,監督檢查污染物的排放,確定污染控制的技術路線和政策、環境科學技術發展方向等,使社會...
因此,污染源評價是環境影響評價和污染綜合防治的重要一環,是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釋義 污染源評價是以判別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為目的的評價。污染源評價以污染源調查為基礎,是制定區域污染控制規劃和污染源治理規劃的依據。污染源評價...
農業源普查範圍主要是結合優勢農產品區劃,針對穀物種植業、油料和豆類作物種植業、棉麻等種植業、蔬菜及花卉種植業、茶果類及中藥材種植業的主要產區開展肥料、農藥和農膜污染調查。畜牧業和漁業源普查範圍是人工飼養的規模化畜禽養殖場、...
新污 染源的排放標準稱新源 實施標準 (NSPS),依據最佳可得示範技術 (BADT)。BADT對 常規污染物的控制比 BCT又進一步 ,在可能的情況下可包括禁止排放任何污染物 的規定。中國水污染源排放標準體系概述 中國的環境標準是與環境保護...
環境調查是利用科學的方法,有目的、有系統地收集能夠反映與組織有關的環境在時間上的變化和空間上的分布狀況的信息,為研究環境變化規律,預測未來環境變化趨勢,進行組織活動的決策提供依據。圍繞環境調查,其上游是環境檢測,下游是環境評估,...
天然污染源指自然界自行向環境排放有害物質或造成有害影響的場所,如正在活動的火山。人為污染源是指人類社會活動所形成的污染源。後者是環境保護研究和控制的主要對象。污染分類 按排放污染的種類,可分為有機污染源 、無機污染源、熱...
3.3.5第二階段調查報告的編制 3.4場地環境補充調查 3.4.1補充調查內容 3.4.2調查方法 3.4.3結論及報告編制 3.5質量控制與質量保證 3.5.1現場樣品質量控制 3.5.2野外樣品副本、設備清洗空白樣品、野外空白樣本 第4章污染...
通過全球性海水、沉積物、生物的受污狀況調查,為評價和控制海洋污染提供科學依據。海洋污染調查--當今世界嚴峻的環境問題 中國海洋污染調查 開始於1972年,截止1983年,調查遍及黃海、渤海、東海和南海各海域,總面積達38萬平方公里,累計測...
是通過對自然環境特徵、土壤及其特性、土地利用狀況、水土侵蝕類型、土壤環境背景值資料、當地植物種類等方面的調查與分析,評價土壤中的污染物及污染因子,對土壤環境現狀做出一個準確的評估,從而採取有效措施控制土壤污染。調查內容 ① 自然...
《全國規模化畜禽養殖業污染情況調查及防治對策》是2002年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基本信息 作 者:楊朝飛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自然生態保護司 編 出 版 社: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日期:2002-09 ISBN:780163379版 次:1 包 裝:...
9.3.3 綜合防治大氣污染,不斷改善城市空氣品質 9.3.4 切實加強農業源污染防治,統籌城鄉環境保護 9.3.5 強化放射性污染源和危險廢物監管,確保環境安全 9.3.6 深化總量控制制度,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 9.3.7 繼續抓好重點地區和...
《四川省第1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成果彙編》為四川省污染源調查成果彙編集。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加強環境監督管理,提高科學決策水平,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四川省各級人民政府從2006年10月起至2009年10月止,用三年時間組織開展了四川省...
同時,還介紹了數據的整彙編方法、統計分析、處理以及調查和分析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方法。書中以規範多泥沙河流水污染調查的方式和方法為目的,使調查結果更能滿足環境管理工作的需要,有助於多泥沙河流水環境保護目標、水資源保護規劃和水...
4、污染源調查與評價 污染源向環境中排放污染物是造成環境污染的根本原因。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方式、途徑及污染源的類型和位置,直接關係到它的危害對象、範圍和程度。因此,污染源調查與評價是環境影響評價的基礎工作。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