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神廟及鹽池禁牆

池神廟及鹽池禁牆

池神廟及鹽池禁牆,位於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解放南路南端,始建於唐代(618年—907年)。

池神廟建在運城鹽池北岸臥雲崗一個30度的斜坡上,坐北朝南,占地面積21600平方米。池神廟現僅存三大殿、奏衍樓、西廂房和偏院。鹽池禁牆用來防護鹽池,環鹽池而建,現存殘長30千米。鹽池禁牆始建年代早、規模大,與池神廟同時保存下來,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

2013年5月3日,池神廟及鹽池禁牆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池神廟及鹽池禁牆
  • 地理位置: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解放南路南端
  • 所處時代:明至清
  • 占地面積:21600 m(池神廟) 
  • 保護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7-0870-3-168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主要建築,三大殿,戲台,偏院,鹽池禁牆,歷史文化,河東鹽池總圖,傳說軼事,文物遺存,文物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

歷史沿革

唐代(618年—907年),修建池神廟,在鹽池周圍一百二十里修築禁牆(亦稱禁垣),歷代均有補修。
宋崇寧四年(1105年),耀州觀察使王仲千採用新法,在鹽池周圍築護池長堤,使鹽產再獲豐收,報到朝廷,宋徽宗遂詔封解州、安邑兩池之神,東為“資寶公”,西為“惠康公”。大觀二年(1108年),又晉爵為王,在兩地分別建祠奉祀。
金末,建築皆毀於火。
元憲宗三年(1253年),李德輝奉旨在“靈慶祠”舊址上重建“弘濟”神祠。大德三年(1299年),元成宗加封二神為“永澤資寶王”與“廣濟惠康王”,仁宗時擴建成“弘濟祠”。
明洪武初年(1368年),再擴建池神廟,正神號為“鹽池之神”。天順八年(1464年),建海光樓。成化十年(1474年),御史王臣築鹽池禁牆。正德十二年(1517年),鹽池禁牆加厚重修。嘉靖十二年(1533年),再次將池神廟進行了大規模的增補。嘉靖十四年(1535年),維修三大殿。萬曆十九年(1591年),又增建關王廟和日神廟。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增建雨神廟與土地祠。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海光樓被毀。

建築格局

池神廟建在運城鹽池北岸臥雲崗一個30度的斜坡上,坐北朝南,南北長250米,東西寬85米,占地面積21600平方米。池神廟現僅存三大殿(靈慶公神祠、太陽神祠、風洞神祠)、戲台、西廂房和偏院。三大殿為明代遺構,戲台、西廂房和偏院都是清代建築。
鹽池禁牆用來防護鹽池,環鹽池而建,現存殘長30千米,多為清代所築。

主要建築

三大殿

三大殿位於池神廟最北端,呈一字形東西排列,中殿為鹽池之神殿(靈慶公神祠),東殿為條山之神殿(太陽神祠),西殿為風洞之神殿(風洞神祠)。殿前月台相連,並設石欄桿和踏跺石階供上下,三座大殿形制、規模和結構幾乎完全相同,皆為面寬進深三間,四周迴廊,重檐九脊十獸歇山頂建築;下檐三踩單昂斗栱,上檐五踩雙昂斗栱,耍頭均作麻葉形;三殿柱頭皆有明式卷殺,柱頭與轉角鋪作製成鴛鴦交首拱,殿內梁架製作規整,設有藻井。殿頂筒板布瓦覆蓋,黃、綠、藍三彩琉璃瓦剪邊。

戲台

戲台名為奏衍樓,歷史上又稱“路台”“月樓”“霓裳”,是連三戲台,位於三大殿南面,坐南朝北,面寬七間,中台三間,兩側各二間。進深四椽,單檐卷棚頂。台基中部設拱券供穿行。奏衍樓前有兩副楹聯。外邊的一副是“要看早些來好文章惟爭入首;須觀完了去大忠孝皆在後頭”。裡邊的一副是“奸雄百計得便宜難免當場唾罵;忠貞一時受困苦須知後世稱揚”。
池神廟及鹽池禁牆
奏衍樓

偏院

偏院位於西大殿之西側,坐西朝東,現存南房、西房、北房,皆單檐硬山頂,為清代遺構,原為道士居所。

鹽池禁牆

鹽池禁牆環鹽池而建,現存殘長30千米,牆基寬3~5米,殘高2~4米不等,夯層厚8~10厘米。東部牆體保存較完整;西牆北半部分大多保留;南牆西段大部被毀,東段殘損嚴重但遺蹟仍存;北部牆體多處塌毀;原牆上開有的東禁門、中禁門和西禁門均已毀。

歷史文化

河東鹽池總圖

河東鹽池總圖》是清代張保華繪製的彩繪扇面作品,以水墨淡彩兼工筆寫意,描繪了清順治年間(1644年—1661年),河東鹽池全景及其生產工藝。整幅作品幅闊51厘米,弦高32厘米。扇面的正上部題“河東鹽池總圖”,中部是河東鹽池全圖,記錄了“墾畦澆曬”工藝。
池神廟及鹽池禁牆
河東鹽池總圖

傳說軼事

唐大曆十二年(777年),中條山一帶,陰雨連綿,連月不開。雨澇成災,淹沒鹽田,原鹽生產損失慘重。天放晴之後,被淹的鹽畦中出現了“紅鹽自生”現象。當時一個名叫崔陲的鹽官,把這種情況當作自古從來沒有過的現象,立即報告給戶部韓滉,韓滉認為鹽湖出了紅鹽是一種“祥瑞之兆”,隨即報告給唐代宗李豫。代宗皇帝不相信有這種事,派諫議大夫蔣鎮前往運城鹽湖實地察看。蔣鎮回去復命,言自生紅鹽屬實。皇帝龍顏大悅,特下詔書,賜運城鹽湖為“寶應靈慶”池,欽定在鹽湖建廟,賜封池神為“靈慶公”。同年冬十月按皇帝指示,在鹽池北畔臥雲崗上建池神廟。
據鹽湖老鹽工說,由於滷水和淡水結合,鹽在結晶過程中就帶有顏色,以紅色居多。所謂“紅鹽自生”就是雨水浸入鹽畦滷水中,影響結晶所致。
唐大曆十二年(777年),連降暴雨,當地官民奮力抗洪救災,鹽業才得以正常生產。戶部侍郎韓滉以為神力之功,求帝嘉賞。同年十月,唐代宗詔敕鹽池神為“寶應靈慶公”,在鹽池北岸的臥雲岡建“靈慶祠”加以供奉,其地理位置是由李淳風和袁天罡選定,俗稱“金龜戲水”,池神廟由此誕生。

文物遺存

池神廟有唐至清碑刻四十多通。
池神廟及鹽池禁牆
碑刻

文物價值

池神廟三大殿並行一字排列的布局,為現存不多的的建築實例。鹽池禁牆始建年代早、規模大,與池神廟同時保存下來,屬不可多得的實例,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

保護措施

2013年5月3日,池神廟及鹽池禁牆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9年8月11日,山西省文物局公布鹽池禁牆的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
鹽池禁牆的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
保護範圍
禁牆牆基兩側各自向外延伸50米。
建設控制地帶
以保護範圍為界,兩側各自向外延伸100米。

旅遊信息

池神廟及鹽池禁牆位於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解放南路南端。
池神廟
運城市內乘坐3路(或104路)公交到池神廟站下車,步行140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