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泰區古稱武安,位於閩南金三角腹地-廈門、漳州、泉州三地交界處,建縣於南唐保大十三年(即後周顯德二年,955年),被譽為閩南寶地、千年古縣。江都村位於長泰縣東北部(北緯24度45分、東經117度54分),古稱岡兜;是一處青山水秀、歷史悠久的佳鏡。 自然環境 江都村境內多山,峰 相間、溪流蜿蜒、樹木蒼茂;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四季如春,有廣袤肥沃的土地,有藏量豐富的花崗岩、九龍璧等礦產資源。戴雲山余脈延伸,形成許多谷盆,其中江都就位於林墩谷盆中。江都村背靠廈漳沿海平原上的最高峰-吳田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都村
- 所屬地區:中國福建省漳州市
- 地理位置:漳州市長泰區林墩工業區
- 下轄地區:26個生產隊
- 政府駐地:福建省漳州市長泰區林墩工業區江都村
- 電話區號:0596
- 郵政區碼:363904
- 著名景點:龍潭坑
自然環境,歷史沿革,經濟活動,基礎建設,地圖信息,
自然環境
江都村境內多山,峰 相間、溪流蜿蜒、樹木蒼茂;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四季如春,有廣袤肥沃的土地,有藏量豐富的花崗岩、九龍璧等礦產資源。戴雲山余脈延伸,形成許多谷盆,其中江都就位於林墩谷盆中。江都村背靠廈漳沿海平原上的最高峰-吳田山。群山逶迤,一山一景,總給人予新奇的感受。有的山體高聳,崔嵬峻秀,顯示磅薄之氣;有的林海蒼蘢,果樹飄香,給人舒心之美;有的古樹蔽日,藤蔓網路,帶來幽雅之情。峽谷中常見懸崖峭壁、奇岩壘迭。山坡上時有岩石錯列,各成勝景。
在江都的村頭、溪畔、古寨、路旁,不時可見名樹古木,有古榕、古樟、古楓、古龍眼樹等,有的樹莖碩大,樹冠如蓋;有的老態龍鐘,形體奇特;皆各自成景,頗具特色。在江都村的龍潭坑有一處瀑布群奇觀。溪水從高山流淌而下,在懸崖峭壁間形成數公里長的多級瀑布。龍潭坑峭壁高聳,峽谷怪石壘迭,飛流而下,頗具特色。瀑布四周林木蒼鬱,常年氣候涼爽。龍潭坑峽長1.7公里,坡降達400多米,溪窄如巷,峽險似廊。江新水庫位於龍潭坑峽谷之上、吳田山中,可謂“高峽出平湖”。湖面500多畝,海拔740多米,堪稱“閩南天池”。湖面較窄而長,似“豬槽盆”,碧瀅瀅池水在陽光照射下熠熠閃光,倒映著蒼翠青山,猶如環山盆地鑲著一串明珠。龍潭溪中游段長3公里,峽谷深坡降大,有3處險峽、18組瀑潭、30多道峭壁,當地人稱這段險峽為龍潭坑。峽谷深幽,流水飛瀉,形態各異,潭潭景色迷人。瀑潭梯級分布,成群成串。
歷史沿革
江都村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漳州地區開發與建制較早的村落。早在夏商(公元前2070—前1046年),屬揚州之域。西周時期(公元前1046—前771年),屬七閩之地。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前256年),納入越地,屬越國。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正式歸屬中央版圖,中央政權治達,屬閩中都。漢朝(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屬閩越國、治縣、侯官縣。三國時期(220—280年),屬東吳建安郡東安縣。晉朝(581—618年),屬南安縣。唐朝(618—907年),屬南安縣大同場(今廈門市)武德鄉,南安縣武德場、武勝場、武安場。五代十國時期(907—960年),先後閩、殷、南唐、吳越各國所據;五代梁開平三年(909年),屬閩王國泉州南安縣武安場。南唐保大十三年(即後周顯二年、955年),設清源郡(今泉州)長泰縣,江都村屬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長泰縣歸宋,江都村屬長泰縣康樂鄉善化里。太平興國五年(980年),隨長泰縣由泉州割屬漳州。歷經宋、元、明、清,江都村一直隸屬長泰縣,屬善化里(民間也稱為高安)。
據清《武安連錯族譜》記載,江都村的小社名就有26個:崎岸、牛皮石、上庶、大寮、軍糧埔、竹林邊、洪兜、東溪、昌後、庵後、溪洲、埔仔、崎頭、田中央、上倉、楓坂、車底、窟壩、葛壠、山仔邊、三峰、跳頭寨、芸塘洋、新墟、鄭厝後、坂里。
清末,由於人口大量減少,一些里社合併或廢棄,但里甲的總體區劃基本不變。民國初期,區劃沿襲清制。民國22年(1933年起),實施保甲制度,江都屬第四區,後改稱第三區、第二區;民國29年(1940年),設立甘棠鄉(後改稱林墩鄉),江都屬之。民國34年(1945年),江都設圩倉、溪坑兩保。
新中國成立後,1949年沿襲舊制,仍設圩倉、溪坑兩村;1951年廢除保甲制度,圩倉、溪坑復並為江都鄉,屬第四區。1955年,第四區改稱枋洋(楓洋)區。1958年2月,撤區並鄉,江都併入林墩鄉。1958年9月,實行人民公社化,林墩鄉屬衛星公社,後改稱為枋洋公社,設江都大隊。1984年10月,政社分開,枋洋公社改為枋洋鄉,各大隊改為行政村,各生產隊改為村民小組,設立江都村。1992年3月,枋洋鄉改枋洋鎮,實行鎮管村體制。2008年元月,長泰縣林墩工業區正式掛牌運作,在江都村屬之。
經濟活動
古代至民國時期,江都村民多以農耕為主,只建有家庭式小作坊,諸如磚瓦廠、米粉坊、榨油坊、面線坊……等。
二十世紀80年代前,江都村以農耕經濟為主。在改革開放初期,江都村注重山區資源綜合開發,發動村民全山造林種果,同時興辦水電、花崗岩開採及石板材加工,各業興旺。
江都村背靠吳田山麓,蘊藏著豐富的花崗岩資源。江都村在20世紀90年代初,就開始有人承包開採加工花崗岩石材,隨後逐步形成以本地民資、民力、民智的石材開採加工業。在黨和政府相關方針政策引導下,石材開採加工業逐漸發展壯大,經濟得到快速發展與提升。江都村所處的林墩工業區已成為長泰縣最主要的民營工業集中區,也是漳州市最大的石材開採加工出口基地。開採加工的產品花崗岩品種多,其中“林墩紅”“長泰芝麻黑”、“九龍壁”等品種儲量大、品質超群。主打產品654#石材被廣泛用於鋪設廣場、公園、街道、停車場等場所,美觀實用,符合現代建築人與自然相結合的審美情趣,是工程建設、室內外裝飾的首選建材。同時還加工石雕、影雕、碑石、墓石等工藝口。北京東方廣場建築群、上海世紀大道、廈門國際會展中心地面程等,均採用了654#等石材產品。截止2006年,全村已發展石材開採加工企業近200家,工人達幾千人,產品遠銷日韓、東南亞及歐美等國家和地區。
在石材開採加工業的帶動下,以運輸、餐飲、商貿、維修、服務等為主的第三產業逐漸發展壯大。江都全村已有私營企業數百家,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成為經濟快速發展的熱土,人民安居樂業。
基礎建設
江都村處於林墩谷地南面,東南西北四面環山,交通閉塞。新中國成立前,村中只有一條石塊鋪成的大路(從江都寨東門外的祖祠邊通向江都圩)。與外界通道有幾條,都是崎嶇的村間小道或山路;有向東經白盤嶺通灌口的道路;有北面經溪尾圩、池仔頭、柿園柿嶺沿下井,過後壁林到林墩的道路;有從柿園柿嶺越大路口洋、喬美世坑、格仔頭、美宮,翻越“五斗格”通往同安的道路;有經溫陀洋、寨牆內、頂坂、牛山後沿溪邊到林墩的道路;還有通向溪口、雙口宅、吳田、山重的通道。民國十九年(1930年)修建江都第一橋——下門洋橋,設圩於下門洋對岸,又稱江都橋。橋樑為鋼筋水泥結構,兩孔一墩,橋墩柱形體。江都圩橋完工後,方便了跳寨、軍地、枋墩、溪尾盧等村落的人們到江都圩趕集。
由於交通不發達,物資嚴重影響。那時流傳一句話:“拿扁擔量路”,江都的煙、茶等土特產,只能靠肩挑往外銷,挑擔人順便帶一些生活必需品、農耕用品、海產品回家。地挑擔人由於勞累過度或遇酷暑嚴寒,暴病而死的事時有發生;如遇土匪搶劫、狂風暴雨、山洪阻攔等更是九死一生。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積極發動廣大民眾,加大公路、橋樑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尤其是二十世紀的90年代,大家認識到“要致富、先修路”,掀起修路、造橋熱潮,江都的交通狀況逐步好轉。
1958年,修通到林墩的公路,不久向同安縣的公路也開通。1973年,美林公路開通了,貫穿江都村道隨之拓寬改直。1990年9月至1992年7月,全村村民投工修第一條水泥路,路面寬8米,全長3公里,投資61.6萬元。1994年12月,村里投入16多萬元,村民投工,貫通村供銷店至江都國小,庵空至竹林邊,兩段水泥路。1995年10月至1996年11月,相繼鋪設庵空至東溪、溫陀洋至鄭厝後,主路到車裡三段水泥路,總計投資11萬元。1996年,拓寬車裡2公里,耗資10.9萬元。1998年10月鋪設鄭厝後水泥路,投入3萬餘元。2000年11月從主幹道至山仔邊,鋪設水泥路,全長300米投入4.8萬元。江都村內道路四通八達。江都村對外交通,現有省道郊柏線、同梘線與324國道及瀋海高速公路(福廈線)連線,航空經由廈門高崎國際機場可抵國內外。2009年12月,開工興建的“福廣高速”將設定林墩出口,江都未來的交通將更加便捷。
地圖信息
地址:漳州市長泰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