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豐縣黃河故道大沙河國家濕地公園

江蘇豐縣黃河故道大沙河國家濕地公園

江蘇豐縣黃河故道大沙河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江蘇省豐縣大沙河鎮境內,總面積381公頃。

劃分為生態保育、恢復重建、宣教展示、合理利用和管理服務五大功能區。

濕地公園濕地類型多樣,生物種類繁多,文化資源豐富,囊括黃河故道文化、漢文化及農耕文化等,規劃建設水上森林、蘆葦盪、荷花盪、故黃河濕地宣教館,恢復西陳古村落,逐步恢復河流濕地原貌,全力塑造“十里黃河堤、百里大沙河、千頃荷花盪、萬畝梨樹園”的主體形象,打造融濕地保護開發、觀光教育為一體的生態濕地公園。

2019年12月25日,通過國家林業和草原局2019年試點國家濕地公園驗收,正式成為“國家濕地公園”。2023年12月,徐州市豐縣大沙河濕地公園景區被確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蘇豐縣黃河故道大沙河國家濕地公園
  • 森林公園級別:國家級
  • 地理位置:江蘇省豐縣大沙河鎮二壩村 
  • 面積:381 公頃
  • 氣候帶: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 
  • 管理單位豐縣大沙河風景區管理處 
  • 批准時間:2019年12月25日 
  • 批准文號:林濕發〔2019〕119號 
  • 開放時間:全年:周一至周日 00:00-24:00
  • 景區級別:4A級
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特點,資源情況,功能分區,綜述,濕地生態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宣教展示區,合理利用區,管理服務區,開發建設,品牌建設,管理機構,基礎建設,歷史人文,所獲榮譽,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江蘇豐縣黃河故道大沙河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江蘇省豐縣大沙河鎮二壩村,是黃河進入江蘇境內的起點,也是百里大沙河的源頭。東起254省道,北接安徽碭山,西至豐碭邊界,南至故黃河,全長8.1公里,總面積381公頃。
大沙河國家濕地公園

地形地貌

濕地公園屬黃泛沖積平原,地勢高亢、平坦,西南略高於東北。境內河流原為自然河流,東西走向,大沙河是1851年黃河從安徽省的蟠龍集決口沖積而成。
江蘇豐縣黃河故道大沙河國家濕地公園
江蘇豐縣黃河故道大沙河國家濕地公園
建國後進行了全面治理,以洪水走廊大沙河為界,東有鄭集南北支流,流向自西向東;西有復新河水系,流向自南向北,廢黃河經過治理,引入長江水,形成了大沙河帶狀水庫。

氣候特點

濕地公園地處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在15.3℃左右,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9.9℃左右;最熱月(6月)平均氣溫38.3℃左右。年降水量653.3mm左右,無霜期187天左右。

資源情況

大沙河是1851年黃河從安徽省的蟠龍集決口沖積而成。濕地現有維管植物223種、各類動物182種,其中鳥類76種,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2種,為紅隼和普通鵟。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極危等級(CR)1種,為青頭潛鴨,近危等級(NT)1種,為羅紋鴨。
江蘇豐縣黃河故道大沙河國家濕地公園
江蘇豐縣黃河故道大沙河國家濕地公園
濕地內蘆葦叢生、蒲草豐茂、荷葉連天,周邊國槐蔥鬱、楊柳依依,是白鷺、灰鷺、野鴨、鰱魚、草魚等野生動物繁衍生息的天堂。

功能分區

綜述

黃河故道大沙河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內具有濕地生態系統完整性和濕地類型多樣性的特徵,包括了河道和多種生境類型。
根據規劃對象的屬性、特徵及存在環境進行合理區劃、建設,並遵循相關原則,把江蘇豐縣黃河故道大沙河國家濕地公園區劃為五個功能分區:生態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宣教展示區、合理利用區,以及管理服務區,實行分區建設、管理與運營。

濕地生態保育區

生態保育區位於大沙河源頭,及闞樓閘下游至254省道,面積為156.9公頃,占比41.2%。
江蘇豐縣黃河故道大沙河國家濕地公園
江蘇豐縣黃河故道大沙河國家濕地公園
包括開敞河面及大面積河漫灘濕地,具有較高程度的原生態性,水質常年可維持在III類。
河漫灘淺水區挺水植被覆蓋率達51.3%,尤以大片分布的野生荷花最具特色,沉水植被覆蓋率約25.7%,是燕鴨類等濕地鳥類的良好棲息地。
保育區將嚴格控制遊客進入,重點保護水禽棲息地,維持濕地水質淨化功能的發揮。

恢復重建區

重點開展濕地修復、河道疏浚,恢復與重建河岸帶植被,培育和展示各種生態型的濕地植物,為鳥類、魚類、兩棲類等濕地動物提供棲息地。
濕地公園恢復重建區為闞樓閘上游中泓拓寬段,面積為139.2公頃,占比36.5%, 主要開展兩岸退塘還濕工程,重新恢復河漫灘濕地,連線大沙河源頭及闞樓閘下游的生態保育區,以完善濕地生態系統結構完整性,進一步發揮濕地公園水量調蓄及水質淨化的前置庫功能。

宣教展示區

濕地公園宣教展示區面積為43.1公頃,占比11.4%,以二壩黃河大堤遺址為核心,在大堤遺址全面保護的基礎上,建設黃河故道大沙河濕地文化宣教館、濕地科普園等科普宣教點。
江蘇豐縣黃河故道大沙河國家濕地公園
江蘇豐縣黃河故道大沙河國家濕地公園
同時,完善園區步游道、木棧道、觀景平台等基礎設施建設,主要開展濕地科普宣教以及黃河故道文化的保護與展示。室內及室外宣教設施的建立,以及宣教活動的開展,將成為黃河故道大沙河國家濕地公園宣教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合理利用區

充分利用現有的基礎設施條件,依託濕地景觀資源,深入挖掘濕地文化內涵,開展濕地生態旅遊等遊客參與性旅遊項目,讓遊客親身體驗濕地與人類社會的依存關係,寓教於游。
合理利用區面積為28.3公頃,占比7.4%,基於濕地公園豐富的濕地資源,以及梨園、藕塘改造、河岸帶濕地修復,開展濕地休閒、水上梨園觀光及等生態旅遊活動。

管理服務區

濕地公園管理服務區位於二壩村西側,面積為13.5公頃,占比3.5%。管理服務區設定標誌性入口景觀、集散廣場、生態停車場等基本服務設施。
江蘇豐縣黃河故道大沙河國家濕地公園
江蘇豐縣黃河故道大沙河國家濕地公園
由濕地公園遊客服務中心提供濕地公園的旅遊信息、遊客諮詢、處理遊客投訴、濕地公園宣傳材料發放等。
同時,開展對濕地公園的日常管理及長效維護,保障濕地公園的可持續健康運營。

開發建設

品牌建設

2014年12月16日,國家林業局發布《國家林業局關於同意北京房山長溝泉水等140處濕地開展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工作的通知》(林濕發〔2014〕205號)檔案,批准建設江蘇豐縣黃河故道大沙河國家濕地公園(試點)。
2015年,獲得江蘇省“最佳生態旅遊目的地”稱號。
2019年12月2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於2019年試點國家濕地公園驗收情況的通知》(林濕發〔2019〕119號)檔案,江蘇豐縣黃河故道大沙河國家濕地公園(試點)通過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試點驗收,正式成為國家濕地公園。

管理機構

2014年徐州市編制委員會同意大沙河風景區管理處增掛豐縣黃河故道大沙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委員會牌子,作為濕地建設、管理和保護主體。
江蘇豐縣黃河故道大沙河國家濕地公園
江蘇豐縣黃河故道大沙河國家濕地公園
大沙河風景區管理處為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隸屬於豐縣人民政府管理。
濕地公園正科級專門管理機構--豐縣黃河故道大沙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中心,配置10個編制。
目前,濕地現有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及工作人員45人。每年縣財政給予190萬運行經費,2017年獲得林業專項資金300萬元,濕地建設資金納入豐縣城市投資發展公司統籌運作。

基礎建設

項目計畫總投資6億元,按照保持濕地生態系統結構完整性的原則,濕地共分生態保育、恢復重建、宣教展示、合理利用和管理服務五大功能分區。通過合理利用當地資源,進行濕地景觀修復,恢復河流沼澤濕地原貌,新建水上森林、水上梨園、二壩碼頭、故黃河文化展覽館,恢復明清蘇北古村落、保護明大堤等,全力塑造“十里黃河堤、百里大沙河、千頃荷花盪、萬畝梨樹園”的主體形象。
大沙河濕地不斷加強保護管理設施建設,逐步提高濕地保護管理工作能力和水平。目前,濕地公園建成多處管護站,併購置各類辦公設備包括單筒、雙筒望遠鏡等監測設備,設立界碑、界樁塊等各類警示標誌、配備安保設施、防火和監控設施等,保護管理設施建設符合總體規劃,能夠滿足保護管理要求。
建立專門的行政執法中隊,主要負責日常巡邏、安全保護、水上救援、防火防盜等內容,健全了涵蓋治安、防火、防事故等的安全保護制度,負責日常巡邏和突發事件處理。拆除鳥網3處,消滅火災2處。
加強濕地保護管理,維護濕地生態功能和生物多樣性,保障濕地資源的可持續開展,促進濕地生態和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根據《國家林業局濕地保護管理規定》、《江蘇省濕地保護條例》制定了《大沙河濕地公園巡護管理制度》、《大沙河濕地安全管理制度》合等規章管理制度並得到了嚴格執行。

歷史人文

濕地公園是故黃河進入江蘇境內的第一站,也是百里大沙河的源頭。公元1194年(南宋紹熙五年),黃河在河南陽武決口,改道南徙,經延津、封丘、蘭封、東明、曹縣等地又入單、碭、豐、蕭,於徐州合泗水奪淮入黃海。
江蘇豐縣黃河故道大沙河國家濕地公園
功能區劃圖
1855年(清鹹豐五年),黃河在蘭陽銅瓦廂決口改道北流,挾大清河入渤海,至此黃河結束了流經豐縣長達661年的歷史。
黃河自古就有“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之說,多沙、善淤、易決的特性為故黃河二壩濕地的形成埋下了伏筆。公元1851年(清鹹豐元年)8月,黃河於豐碭邊界的蟠龍集決口,漩渦暗流沖刷壩底形成的月牙狀水面,即是目前的故黃河二壩濕地。

所獲榮譽

2023年12月,徐州市豐縣大沙河濕地公園景區被確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