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測試研究所

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測試研究所的前身是創建於1948年的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下屬的化驗科,其創始人是陳四箴、謝學錦。1949年後陳四箴、謝學錦均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測試研究所
  • 隸屬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
  • 創始人:陳四箴、謝學錦
  • 時間:1952年
發展歷史,成果,人員規模,

發展歷史

20世紀50年代初,測試所稱為“礦產測勘處化驗科”。1952年地質部成立,擴建為南京化驗室。1953年,上海華東地質局撤消,其化驗室全遷南京,合併成立“地質部南京化驗室”,成為一個獨立的地質實驗機構。由於隸屬關係變化,測試研究所曾多次易名。1955年稱為“華東地質局實驗室”。1956年稱“地質部南京中心實驗室”,成為我國華東大區中心實驗室。1958年稱為“江蘇省地質局中心實驗室”,繼續履行華東大區中心實驗室的職能。1985年成立“地質礦產部南京綜合岩礦測試中心”,為原地質礦產部全國五大測試中心之一。1990年又同時稱“江蘇省地質礦產測試套用研究所”。2000年機構重組,稱“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測試研究所”至今,2004年國土資源部批准為“國土資源部南京礦產資源監督檢測中心”。
近60年來,經過幾代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測試所在分析測試技術研究、地質找礦事業、地方經濟建設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成果

20世紀50年代,研究、建成了多種分析測試技術手段。在國內開創和引進了多種元素的比色分析方法,發展了極譜和光譜分析技術,並在國內推廣和套用;在國內率先研製生產了中型水晶、玻璃稜鏡光譜儀和大型玻璃稜鏡光譜儀,為礦物的定性和半定量快速分析提供了可靠技術手段;在國內率先開展了稀土和稀有金屬的綜合利用研究工作。
20世紀60年代,在矽酸鹽快速分析方法的研發和套用方面起了先導作用。研究了電弧濃縮和載體蒸餾光譜分析方法和光譜礦物定量分析方法。參加了國家科委組織的內蒙古白雲鄂博鐵礦項目、地質部甘肅金川鎳鉑礦項目和江西德興銅礦項目的樣品分析測試大會戰。完成了援助阿爾巴尼亞和越南的地質測試項目。
20世紀70年代,在國內率先開展了微量單礦物分析方法和極譜催化波分析方法研究。對長江中下游富銅、富鐵礦,江西、福建、廣東的鈮鉭礦、鎢錫礦、鎢鉬礦等開展了分析測試研究,對礦物組成、造礦及岩石物理力學性能等進行了綜合地質實驗研究,為地質評價和礦產綜合利用做出了重要貢獻。
20世紀80年代,地質實驗測試工作有了飛躍發展。在有色金屬、粘土類非金屬礦、高鋁耐火材料、建築材料、寶石類等礦產資源方面,從分析測試、物化性能試驗到成礦規律研究、礦物學研究、加工工藝和開發套用等方面開展了系統研究工作,在江蘇省首次發現凹凸棒石粘土礦、藍寶石礦和矽質粘土礦,取得重大研究成果。參加了超基性岩、鉻鐵礦、水系沉積物、岩石、多金屬礦、海洋沉積物、植物、金等標準物質的研製和岩石、多金屬礦標準分析方法的制定與編寫。參加研究和編寫了1:20萬和1:5萬區域化探樣品分析方法。負責國家非金屬礦標準物質的研製和物化性能標準測試方法的制定與編寫。是原地質礦產部非金屬礦的實驗測試研究中心和標準物質研製的歸口單位。
20世紀90年代,開展了岩土、建材等物理力學性質試驗研究工作,為工業與民用建築、道橋、碼頭、隧道、井巷等國家工程建設提供了大量優質數據和技術服務,面向社會開展了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水質、環境地質、生化、醫藥、食品和土壤有效態等樣品的分析測試研究。參加了稀有、稀土礦石標準物質的研製和標準分析方法的制定與編寫。參加了區域地球化學在農業和生命科學上的套用研究。廣泛開展了非金屬礦產的開發利用研究和產品的研製。首次利用伽瑪能譜技術在新疆進行了區域性金礦普查,取得了較好的找礦效果,受到了原地質礦產部的嘉獎。
21世紀以來,在土壤、水質、環境質量、無機新材料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的測試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在江蘇首次開展國土生態地球化學調查和監測,提交了200多萬個基礎地球化學數據,為促進江蘇省農業結構調整、合理開發水土資源、建設“生態省”、規劃城鄉發展、保證人民健康等提供基礎地質資料和科學依據。承擔了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973”項目“長江、珠江三角洲地區土壤和大氣環境質量變化規律與調控原理”、江蘇省環境監測“全國土地質量調查”樣品分析測試工作。在中國地調局水資源評價和土壤質量調查項目中率先開展了水質、土壤有機污染物分析。為江蘇重大基礎建設項目揚子-巴斯夫工程、京滬高速鐵路、南京捷運、南京長江二橋、三橋等提供了岩土測試和材料性能測試服務。

人員規模

全所現有正式職工 60 人,擁有教授級高工 1 人,高級工程師 27 人,工程師 28 人,博士 3 人,碩士研究生5人,本科以上學歷占技術人員總數的70%。是一支技術及裝備結構合理、技術人才齊全、測試經驗豐富的專業測試隊伍,成為支撐和服務江蘇國土資源管理、科學研究和地方經濟建設的重要技術力量。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