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33年秋,建立中央助產學校,直屬中央衛生部、教育部,由北平第一助產學校校長楊崇端兼任校長,初期借用中央醫院(今
南京軍區總醫院)校舍、設備。
1934年,在南京石鼓路87號(今南京市婦產醫院)籌建校舍,附設產科醫院。
1935年,改名國立中央高級助產職業學校。
抗日戰爭時期,前往重慶。
1946年,遷回南京。
1949年4月,由解放軍華東軍區軍管會接管。
1950年,改名華東助產學校。
1952年,劃歸南京市衛生局,改名南京第一助產學校。
1953年7月,劃歸江蘇省衛生廳,改名江蘇省南京助產學校。
1963年,改名南京衛生學校。
1981年,在學校教學基礎上,設立江蘇省衛生系統職工醫科大學。
1981年,江蘇省衛生系統職工醫科大學與南京衛生學校合署辦學。
1991年,撤銷南京衛生學校建制。
1995年,更名為江蘇職工醫科大學,為成人高等醫學院校。
2002年,江蘇省醫學情報研究所、江蘇省衛生統計信息中心和江蘇省衛生人才培訓中心併入。
2005年,兼管江蘇省中醫學校。
2006年11月,江蘇省衛生廳正式報請省政府批准將江蘇職工醫科大學、江蘇省中醫學校合併組建江蘇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2007年4月,江蘇省人民政府同意在兩校合併基礎上籌建江蘇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2008年12月,江蘇省衛生廳報請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江蘇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2009年3月、4月,江蘇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分別批准和備案,校名定為江蘇建康職業學院。
2017年3月,江蘇省人民政府同意江蘇建康職業學院更名為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更名後學校的辦學體制、管理體制、經費渠道等不變。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據2017年7月學校網站信息顯示,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共設有衛生管理與基礎學院、臨床與護理學院、藥學院、中西醫結合學院(醫學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5個二級學院,開設19個高職專科專業。
二級學院 | 專業名稱 |
衛生管理與基礎學院 | 衛生信息管理、公共衛生管理、健康管理、醫學營養、醫學文秘 |
臨床與護理學院 | 臨床醫學、護理、助產
|
藥學院 | 藥學、中藥學、醫藥行銷、藥物製劑技術、藥品經營與管理
|
中西醫結合學院 (醫學技術學院)
| 醫療美容技術、醫學影像技術、康復治療技術、醫用電子儀器與維護、放射治療技術、醫學檢驗技術 |
參考資料: |
師資力量
截至2019年2月,學校現有專兼職教師800餘人,其中高級職稱占45.9%,碩博士教師占60%,“雙師”素質教師超90%。近三年,獲國家衛健委高層次人才項目、省“333工程"、省“六大人才高峰”等國家級、省級人才項目20餘項;學校教科研成果顯著,擁有國家級、省級教學科研團隊3個。
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韓蕾、朱勁華
教學建設
截至2019年2月,開設臨床醫學、針灸推拿、護理、助產、藥學、中藥、康復治療技術、中醫康復、衛生信息管理、醫學影像技術、醫學檢驗技術等17個專業。其中,與徐州醫科大學開展康復治療學“4+0高職與普通本科聯合培養”項目。護理專業與南京醫科大學,康復治療技術、藥學、衛生信息管理(醫院病案管理)專業與徐州醫科大學開展“3+2”高職本科分段培養。護理、康復治療技術、醫學營養、衛生信息管理專業與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開展海外本科直通車項目。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為江蘇省品牌專業;助產、護理、藥學、衛生信息管理專業為江蘇省高水平高等職業教育骨幹專業;康復治療技術、藥學、護理、衛生信息管理(醫院病案管理)為省級示範性高職院重點建設專業;醫學影像技術、醫學檢驗技術、醫學美容技術、醫學營養、中藥學為校級特色專業。
2015年,在第二屆全國高校(高職高專)微課教學比賽江蘇省比賽中,該院臨床與護理學院護理專業曹銀老師的作品《單人心肺復甦》,獲省級一等獎、國家級二等獎。
中央財政支持的高職重點建設專業:護理、康復治療技術
省級高職重點專業群:護理類專業群、藥學類專業群
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藥學實訓基地
江蘇省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建設項目:臨床與護理實訓基地
合作交流
2012年,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與
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合作開辦海外本科直通車的項目,招收康復治療技術、醫學營養兩個專業。2014年在海外本科直通車項目的基礎上,簽訂協定深度合作“專本碩”連讀。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6年12月,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共建有省級研究所1個。
省級研究所:江蘇省醫學情報研究所
科研成果
2016年,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共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江蘇省社科學基金項目1項、市廳級課題75項、橫向項目2項,科技經費年增長率93% 。申請專利10項、核心期刊發表論文80篇,科技服務項目獲財政資助17萬。橫向技術服務到款額158.8萬元,縱向科研經費到款額10萬元。
2015年,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共申報各類項目128項,獲準立項90項,科研項目經費突破百萬。全年學院公開發表SCI及核心期刊論文56篇,授權專利9項,獲得江蘇省中醫藥科技獎2項,大學生創新創業優秀成果獎3項,7篇江蘇省優秀衛生職教論文;橫向技術服務到款額42.3萬元,縱向科研經費到款額12.5萬元。
2014年,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獲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Ⅰ類項目3項、備案Ⅰ類項目11項,Ⅱ類學分8項;橫向技術服務到款額19.72萬元,縱向科研經費到款額21.30萬元。
學術資源
截至2010年12月,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圖書館總藏書量達309359冊,其中印刷本287882冊,電子圖書21477冊。兩校區共有中文報刊800種,英文期刊14種。漢中路校區查新室還有中國生物醫學文獻光碟資料庫(CBMDISC)、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服務系統(SinoMed)、維普醫藥信息資源系統、中華醫學會數位化期刊、MDLINE-CDROM光碟資料庫、萬方數據醫藥信息系統等9個資料庫。
《
中國腫瘤外科雜誌》是中國醫師協會、江蘇省醫學情報研究所(歸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管理)、江蘇省腫瘤醫院主辦,中華人民共和國衛計委主管的醫學類學術刊物,系國家級全國性醫學科技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中國生物醫學文獻資料庫收錄期刊。
《國外醫學·衛生經濟分冊》雜誌創刊於1984年,系經國家科委批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計委主管,中國衛生經濟學會協辦,江蘇省醫學情報研究所(歸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管理)主辦的國家級刊物;該刊主要內容有衛生經濟與管理理論研究、衛生保健制度評價、醫療保險研究、衛生改革與動態等。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1、取圓形,比喻該院圓滿發展。
2、線條由內向外充滿張力,比喻該院蓬勃發展。
3、色彩體現歷史痕跡和現實所處環境特點(青山綠水),也代表充滿生命力。
4、蛇與針灸針中西醫的象徵,又區別於通用的醫學標識。
5、設計中的辟邪(貔貅)採用的是南朝(建康)時期極具王氣的石刻造像,是南京市標性石刻雕像,顯示了南京六朝文化,飽含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同時又向人們展示了未來:穩步向前,任何風浪都阻擋不了的寓意。雕刻載體石頭——石頭城關聯了南京別稱,因而分別將南京地域特色與建康年和建康學院及辦學地點等信息有機地聯結,辟邪(貔貅)的驅邪之意又耦合了中醫扶正驅邪的理念。校徽更融入了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多層次的內涵相結合。
6、辟邪下方為校訓“勤慎誠愛”,創於1933年建校之初。
7、中間下方為展開的翅膀,又如書本,比喻學子在知識薰陶下展翅騰飛。
8、翅膀下方數字1933標明本校成立的年份。
9、麥穗象徵學子滿天下。
10、毛體的豪放、地球的博大、辟邪的王氣相互映襯,比喻該院發展壯大的磅礴態勢。
勤、慎、誠、愛
勤:張衡說:“人生在勤,不索何獲?”;韓愈強調:“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華羅庚則指出“聰明出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的成才之路;中國自古亦有“勤能補拙”之說。故“勤”乃是要求該院廣大教師勤研善教,學生勤練善學。
慎:“慎”包括慎思、慎密、慎行、慎重自律、慎終於始,要求該院廣大師生要有嚴謹務實的科學精神和工作作風,在教學、科研和學習中要樹立良好的教風、學風和職業道德,不斷加強個人修養,提高整體素質。
誠:所謂誠者,必稟賦誠篤、誠懇、誠樸、誠然、誠實、誠心誠意、誠摯之德,要求該院師生以誠植身、以誠修業、以誠處世、以誠待人。
愛: 梵谷曾言道:“愛之花開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榮”;羅曼·羅蘭也說過:“愛是生命的火焰, 沒有它, 一切變成黑夜。”愛意指該院培養的學生要滿懷仁愛之心,要樹立人文精神和人道主義思想,對病人要充滿仁愛之心,對需要幫助的人要充滿關愛之情,對自己身邊的人要充滿友愛之意。
學生活動
2015年,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開展有“爭做文明健康人”、“爭做優秀醫學生”等學風建設主題教育活動;“生命所系、性命相托”醫學生宣誓儀式、“知名醫學專家進校園”講座、“走近醫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5.12”技能展演節等培養學生對醫學事業的敬畏之心活動;“墨海書香”讀書節、“讀《大醫精誠》,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沙龍、“讀經典,誦古文”詩詞誦讀會、“弘揚中醫文化”書畫比賽等中醫文化活動;“關愛夕陽紅”、“大手拉小手”、“愛心進社區”等志願服務活動;“社團巡禮節”、“校園文化藝術節”等文藝活動。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黨委書記 | 曾慶琪 |
院長、黨委副書記 | |
黨委副書記 | 蔣汝根 |
副院長 | 繆文玲、張紅萍、徐福田 |
紀委書記 | 承明華 |
參考資料: |
地圖信息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鳳凰西街15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