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大漢報

江蘇大漢報

辛亥革命時期蘇州出版的一份革命日報。創刊於1911年11月10日,由原江蘇巡撫、改變旗號後成為江蘇都督的程德全撥款一千二百元創辦。發行所設在蘇州滄浪亭對面的可園。每天出版四開小報兩張,共四版。用國產竹簾紙單面印刷。開始用石印印刷,全部贈閱。11月21日起(註:亦有資料將11月21日作為此報的創刊日)改用鉛字印刷,期數另起,除贈閱外,銷售全國各地。後因程德全的都督府移駐南京,停止撥款;該報於12月21日停刊。該報聲稱其宗旨為“以張吾民族之氣,而助民國之成,並提倡民主主義,以亟圖社會之昇平,獲共和之幸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蘇大漢報
  • 語種:中文
  • 創刊時間:1911年11月10日
  • 出版周期:日報
  • 創刊人:張昭漢(張默君)
  • 創刊宗旨:以張吾民族之氣,而助民國之成,並提倡民主主義,以亟圖社會之昇平,獲共和之幸福
辦刊歷史,刊物影響,留存記憶,

辦刊歷史

張默君如是說:“主辦日報。蘇州反正之明日(註:蘇州反正即蘇州光復,第二日即1911年11月6日)。程督即委託余(註:張默君)主辦江蘇大漢報。時餘年十六歲。予固辭不獲。乃就滄浪亭可園(原註:後改為江蘇省立圖書館)部署社址。聘陳去病(佩忍)、傅熊湘(君劍)、金松岑(鶴望)、陳鴻璧張俠魂君等主筆政。公推余任社長兼總編纂。於九月廿日(註:公曆1911年11月10日)以石印出版。十月朔(註:公曆1911年11月21日)始改用鉛印正式刊行。日出一大張。每日社論大都出余手。筆名涵秋、大雄者也。鼓吹民治、倡導大同。吳會之有革命日報殆自茲始。投稿者亦一時雋彥。一紙風行,萬流傾倒,社會風氣為之一變。惜不及三月以督署遷鎮江(註:原文如此,應為南京)。於十一月(註:此十一月為夏曆,陽曆為十二月)印告停刊。”
停刊:革命形勢發生了變化。1911年11孫中山歸國,12月29日,孫中山當選臨時大總統。江蘇都督府移駐南京,這樣程德全就停止了對《大漢報》的撥款,《大漢報》宣布停刊。陳去病起草了停刊宣言,“本報既非完全營業性質,僅以微資支持月余,竭蹶可想,邇值都督移駐江寧,以撥款甚難,奉命停辦”。(原刊於1912年12月21日《大漢報》)

刊物影響

張默君語:“吳會之有革命日報殆自茲始。投稿者亦一時雋彥。一紙風行,萬流傾倒,社會風氣為之一變。”
江蘇大漢報
大漢報主筆 張昭漢
陳鴻璧語:“張君經理兼編輯,百忙之餘,常手草社論,洋洋萬言,或作微言、時評等,苦口婆心,不啻大雄棒喝。其發揮共和真旨,鼓勵軍士敵愾之氣,尤不遺餘力。金陵一舉而克,蘇軍健兒能踴躍從各軍後者,實受《大漢報》之影響不鮮。”
于右任在給《大漢報》影印冊題字,有云:是冊也,豈僅開國史料而已哉,中華民國開創時兒女之精神在焉.

留存記憶

1911年11月的部分原件藏原上海市歷史與建設博物館。
台灣(國民黨)黨史史料纂委員會可能藏有《大漢報》原版數十頁的影印件,為張默君到台後影印,上有于右任的題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