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大學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術研究所

江蘇大學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術研究所由一批多學科交差、學術造詣深的研究人員組成,包括博導教授2名,教授2人,副教授3人,講師及其他技術人員多人。有博士後1名,10名博士研究生,28名碩士研究生在本所從事相關課題的研究。
江蘇大學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術研究所緊緊圍繞機械製造科學與技術發展中精密與超精密加工和自動化加工兩大主攻方向,面向江蘇製造技術的發展,系統開展精密加工中毛刺生成與控制、高速精密加工刀具系統的開發和綠色機械加工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先後完成部省級課題7項,其中獲部省級科技進步獎6項,發表論文200餘篇,出版專著和教材6部。現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科技部"十五"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部省基金等項目共8項。
江蘇大學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術研究所擁有包括超精密數控車床(德國產)、高速工具系統綜合檢測平台、多功能測量系統、多通道數據採集分析系統等先進的研究設備和儀器,具有良好的研究條件。
江蘇大學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術研究所的研究領域:
· 在科學研究方面,繼續以精密加工為主線,重視理論基礎和套用基礎研究。瞄準國際先進水平,拓寬研究領域,從器件和組件向系統發展,不斷取得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使傳統學科有新的增長點,在整體水平上走在國內前列,達到國外同類專業水平。
· 在人才培養方面,發揚江蘇大學“博學,求是,明德”的傳統,以人為本。針對本科、碩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教育採用不同的模式,重視素質培養,培養素質高、學術水平高,適應現代化科技發展及經濟建設需要的高層次人才。
· 在梯隊建設方面,大力抓好學術隊伍素質和水平的提高,營造寬鬆的學術環境和努力創新的學術氣氛,大力培養和推舉年輕人,加速年輕人的成長,形成一支專業方向全面、勇於創新的學術梯隊。
· 在科研與教學基地建設方面,結合科研與人才培養的發展和需要,建設國內一流的教學科研條件,為取得一流的成果、培養一流的人才、建設一流的隊伍提供保證。
江蘇大學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術研究所研究方向:
1精密切削中毛刺生成機理及控制技術
*精密加工表面的微觀幾何特性、顯微組織特性、表面硬化機理等的研究
*精密切削中工件邊、角、棱部位上毛刺的形成機理
*將金屬切削毛刺生成與切削運動相聯繫,對毛刺生成機理與去除毛刺技術的有機統一的研究,
*以彈塑性力學和斷裂力學為基礎的毛刺形成與變化的數學模型
*金屬切削毛刺生成與控制理論
2高效精密加工工具系統基礎共性技術
*數控設備(加工中心)工具系統的動、靜態特性的研究
*HSK刀柄及其工具系統的"數學--力學"模型
*精密數控工具系統切削性能及評價理論體系
*HSK工具系統動平衡理論及檢測評價指標體系
3綠色機械加工技術的研究
  *綠色射流冷卻及氣體冷卻裝置的開發與研製
*綠色機械加工理論體系的構建
*冷風切削的參數最佳化問題及評價體系
*綠色機械加工的溫度場和射流場的模型
*超精密切削中,提高可切削性能的途徑
*綠色機械加工專家系統資料庫的建立
科研成果
1. 《工具系統基礎共性技術的研究》獲江蘇省科技進步
2. 《金屬切削毛刺形成機理、預測預報、控制技術及其套用》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3. 《金屬切削毛刺生成與控制理論及其套用》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4. 《低頻振動攻絲機理的研究及線上故障診斷功能的攻絲工具機的研製》獲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三等獎
5. 《金屬切削毛刺形成的數學模型及其預報》獲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三等獎
6. 《高速加工工具系統開發與套用》獲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三等獎
7. 《綠色射流冷卻系統的開發》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8. 《金屬切削毛刺生成機理研究》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9. 《切削方向毛刺生成機理研究》獲國家機械局科技進步三等獎
10. 《系列化精鍛高壓管接頭的研製》,獲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三等獎
在研項目
1.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高速數控工具機用新型工具系統》(2009ZX04012-012-03)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高速切削加工中毛刺形成機理及其控制》(No56275088)
3. 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孕鑲金剛石鑽頭的研製及套用》
4.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基金《工程陶瓷磨削加工中棱邊形成機理及其控制》
5. 教育部留學歸國人員基金《HSK工具系統設計理論》
6. 福建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磨削淬硬工藝的研究》
7. 《HSK刀柄設計、製造與檢測一體化技術研發與套用》,橫向課題
8. 《一種精密測量裝置》,橫向課題
9. 《盾構機主驅動系統的研發》,橫向課題
10. 模腔數控修復技術開發,橫向課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