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口哨

江淮口哨,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音樂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淮口哨
  • 類別:傳統音樂
基本特徵,歷史淵源,

基本特徵

口哨就是指用口的作用通過雙唇、舌頭和氣流,就能發出“簫”一樣的聲音。 其方法是:雙唇合攏,中間留一空,藉助於人的唇、舌的作用使氣流通過而發出聲音。

歷史淵源

中國口哨最早發源在漢末,一直到現在,口哨的音樂活動一直沒有間斷過。2008年,是中國口哨藝術事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這年4月,中國口哨協會在北京正式成立,由此全面開啟口哨藝術事業新的發展歷程。目前在北京、廣東、山東、浙江、江蘇等地廣泛流傳。
嘯樂是一種古老的民間技藝。在歷史上源遠流長,它的起源、發展與方士和道教的活動有密切聯繫。處於魏晉之際“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通過對道教嘯法的演習和個人的勤奮實踐,使之暢行於士林,成為一時名流達士的習尚。阮籍嘯樂技藝的日臻成熟還得益於他老師的悉心輔導,這位老師就是當時中國的著名隱士、牧野大名人孫登。
口哨具備了弦樂器音準、顫音的控制原理和演奏技法,同時兼有管樂器的氣息控制、情感表達等特點,因此口哨是管樂器、弦樂器兩種特徵的集成,同時也有特定的寬廣音域,駕馭好口哨這一特殊樂器並不簡單。技法、音域是音樂表現的基礎,音樂的本質是具有撼動人心的深度,一段好的旋律,其音符的強弱、長短、明暗、快慢,都是決定了樂曲的情感和性格,口哨音樂要具備柔和的高音、渾厚的中音和結實的低音,建立在對音樂內涵的理解把握上,這樣才能達到氣質高貴、氣息優雅、揮灑自如,全面提升口哨的藝術品位,達到雅俗共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