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地理環境,自然資源,名優特產,農業資源,工業資源,服務業資源,人口民族,經濟概況,發展思路,城鎮建設,規劃,建設,管理,改革措施,產業支撐,電子商務業,商貿流通業,特色種植業,草畜養殖業,旅遊開發業,勞務經濟業,社會事業,
行政區劃
該鎮隸屬於甘肅省隴南市徽縣,行政區劃代碼為621227102,轄1個居民委員會,22個村民委員會,86個合作社。
村(社區)名稱 | 行政區劃代碼 |
---|
江洛居委會
| 621227102001
|
街市村 | 621227102201 |
上壩村 | 621227102202 |
店兒溝村 | 621227102203 |
下寨村 | 621227102204 |
黃壩村 | 621227102205 |
趙灣村 | 621227102207 |
大嶺村 | 621227102208 |
邱張門村 | 621227102210 |
趙河村 | 621227102212 |
劉壩村 | 621227102213 |
徐陽村 | 621227102215 |
清河村 | 621227102217 |
殷家溝村 | 621227102218 |
沿川村 | 621227102219 |
石頭坪村 | 621227102220 |
李寺村 | 621227102221 |
吊溝村 | 621227102222 |
玉石溝村 | 621227102223 |
游龍村 | 621227102224 |
馬灣村 | 621227102225 |
立斗村 | 621227102226 |
莊窠村 | 621227102229 |
地理環境
江洛鎮位於徽縣西北部國道316線與省道江武路交匯處,是通陝入川的咽喉要塞,東距徽縣縣城42公里,南臨成縣縣城20公里,北接天水,距新建的成州機場、成武高速、十天高速出口都在10公里的範圍內,交通十分便利。區域面積312.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30米,年均降雨量700毫米,年平均氣溫12°C,全年無霜期160至200天之間。
自然資源
名優特產
農業資源
該鎮地處北部山地向中部河谷丘陵過渡區,地勢由北向南逐漸降低,東南部為河谷區,西北部是山區,境內海拔多在1050至1800米之間,氣候受地勢影響大,北部南部氣溫差異明顯,年平均氣溫12C,無霜期160至200天之間,年降水量700毫米,多集中於夏、秋兩季。
該鎮山區面積大,耕地面積小,僅有2.4萬畝,約占總面積的3.6%。森林和藤雜灌叢面積大,發展蓄牧業條件優越,以肉牛為主的畜牧養殖頁發展迅猛。林果業發展亦有較好的條件,利用荒山、荒地、荒坡種植核桃、金銀花、油用牡丹、板栗、杜仲、花椒等經濟林果,對發展該鎮經濟具有重要的意義。
工業資源
該鎮礦產資源豐富,特別是鉛鋅儲量可觀,對發展以鉛鋅開採、加工為主的工業提供了條件。
服務業資源
該鎮便利的交通條件,為發展餐飲業、商貿流通業、運輸業、勞務經濟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人口民族
該鎮共有人口2.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944戶19565人,非農人口2105人,流入人口330人。以漢族為主,有少數名族2個,分別為回族和滿族。
經濟概況
2014年全鎮農業生產總值12280.60萬元;農業增加值7243.1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035元;糧食總產量16446.4噸,輸轉勞動力4812人。
發展思路
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在市、縣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江洛鎮黨委、政府以市委“433”和縣委“446”發展戰略為指導,以建設“宜居、宜業、宜商、宜游”獨具特色的“江南小鎮”為目標,緊緊圍繞“1246”工作思路,狠抓各項工作措施的落實,有力推進了江洛鎮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全面開展。
“1246”工作思路:
狠抓小城鎮建設這一個重點、強化基層黨建和社會管理這兩個保障、推進戶籍制度、管理制度、農村產權制度、金融財稅等四項改革、發展電子商務、商貿流通、特色種植、畜牧養殖、旅遊開發、勞務經濟等六大產業。
城鎮建設
規劃
對江洛鎮總體規划進行了第三次修編,規劃面積從原來的1.7平方公里增加到了5.2平方公里,編制並通過了《江洛鎮中心區修建性詳細規劃》的市級評審,成立了徽縣江洛鎮規劃建設管理服務中心,強化了對總體規劃的執行力,確保了各項建設遵循規劃,依據規劃實施。
建設
完成投資1600萬元,按規劃對舊鎮區實施了風貌改造工程和人行道改擴建項目,配套完善了美化綠化亮化工作;投資4800萬元,全面完成了新區2.94公里濱河大道建設、供排水、供電、弱電管網埋設、綠化亮化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通過招商引資,有兩家企業在新區投資,子寅公司投資的“江南小鎮”項目,18棟商品樓已全部開工,建築面積60000多平米,已完成投資8000萬元,其中,8棟安置樓將於年底達到入住標準;隴南富民中藥材公司投資2400萬元,實施的年產2000噸中藥飲片精加工項目及職工宿舍、辦公樓建設,已完成投資2000萬元;占地10000平米的江洛鎮中心廣場已全面開工,年底將投入使用;水面景觀項目正在設計之中,洛河大橋建設項目,殷家莊大橋已開工,街市村大橋已完成地堪工作;總投資1800萬元的垃圾處理廠項目,已完成選址、地勘等前期工作;投資800餘萬元的鎮區供水工程,主管道已全線鋪通,今年年底將能投入使用,占地37畝的中心國小搬遷項目已完成選址和土地徵收工作;農貿市場的改擴建項目,已列入2015年建設規劃。
管理
成立了徽縣江洛鎮綜合執法中隊,加強了環衛隊伍建設,與沿街門店商鋪簽訂了《門前五包責任書》,規範了中心鎮區的道路標線、停車位,安設了禁停標誌,針對鎮區垃圾清運不及時,保潔不到的位的問題,縣上主要領導召開現場辦公會,購置了垃圾清運車輛、果皮箱、垃圾桶等保潔用具,並在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每年從縣財政列支20萬元,保證了小城鎮運轉經費。
改革措施
戶籍制度改革
制定了《徽縣江洛鎮戶籍制度改革實施方案》,與公安部門一起開展了問卷調查。
管理體制改革
加強了江洛鎮社會管理服務中心建設,上報了《江洛鎮管理制度改革方案》,正在積極籌建江洛鎮中心社區,採取條塊結合的方式進行社區化管理,遷入民眾的各項社會福利,社會服務,納入社區管理,在原居住地,保留其土地經營權、林權、宅基地使用權,鼓勵其依法進行有償轉讓或流轉、抵押,鼓勵大戶進行承包,實現集約化經營。逐步現實民眾觀念轉變,居住轉移,從業轉產,產業升級。
農村物權制度改革
一是認真開展土地經營權確權試點工作,累計調查承包戶1669戶,調查承包土地面積1.6萬畝,採用無人機全面完成低空攝影航拍外業任務,製作了工作底圖,試點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二是鼓勵民眾依法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林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有償轉讓或流轉、抵押,積極推動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公開公正規範運行,堅持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建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林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退出制度。
金融財稅改革
積極推行農村物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建立了江洛鎮農村物權抵押貸款交易中心。截止目前,共辦理髮放林權抵押貸款22筆2776.8萬元,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及房屋產權抵押貸款87筆586.5萬元,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3筆100萬元,發放總額達到3463.3萬元。通過金融改革,我們全力推進將資源轉變為資產,資產轉變為資本,資本轉變為資金,增加小城鎮建設的後勁。
產業支撐
電子商務業
全鎮發展電子商務59家,累計交易量1.9萬餘筆,線上銷售額總計123.8萬元,韻達、中通、圓通、申通等四家快遞公司都在江洛鎮設有營業網點。為進一步發揮江洛鎮交通樞紐的功能,結合小城鎮建設,我們已在鎮區北部上壩村徵收土地20畝,用於建設集倉儲物流、電子商務集散地於一體的物流中心,積極探索政府引導、市場推動、社會參與、協會運作、微媒助力“五位一體”發展模式,用電子商務開闢扶貧致富的新路子。
商貿流通業
全鎮共有個體工商戶340戶,以餐飲、物流為主的傳統商貿開發穩步發展,沿經中路(即國道316線)形成南北向綜合發展軸線,在新興產業上,根雕藝術花卉一條街、特色小吃一條街、農副產品展銷一條街已列入江洛鎮中心區修建性詳細規劃,在濱河新區,以中心廣場和濱河路為載體,新建商鋪8000多平米,到2016年底將投入使用。目前,正在與開發商洽談農貿市場改擴建項目,增加市容量,徹底解決占道經營的現狀。
特色種植業
主要抓了苗木繁育產業和核桃產業。建成了“兩線三河”(兩線:316線、江謝路沿線;三河:沿川河、莊窠河、徐陽河)流域苗木繁育產業帶,面積達到了7460多畝,在國道316線建成精品苗木展示園3處280畝,苗木產值達到4000多萬元;建成了趙灣、馬鞍山萬畝核桃經濟林帶。全鎮共培訓核桃嫁接技術員450多人,累計完成嫁接58000多株,江洛鎮已成為徽縣核桃銷售集散地,2014年,實現核桃交易量20000噸,交易額達到3800萬,建成了和順果仁廠等一批乾果深加工項目,延伸了產業鏈條。
草畜養殖業
建成了金牛公司、銀江公司等一批草畜養殖龍頭企業,全鎮規模養殖戶達到26家,飼養量達到10萬頭(只),作為草畜產業的延升產業,投資1850萬元的金牛公司有機肥加工廠基礎設施建設已全面完工,並進行了試生產。
旅遊開發業
積極挖掘自然及人文景觀、文化遺蹟,以悟真山—洛河風情線—雷神堡戰鬥紀念塔---麥垛山—稻田觀光園—游龍文化大院等人文及自然景觀為核心,制定了旅遊產業發展規劃和自然文化遺產保護方案,目前,游龍文化大院提升改造工程已全面完工,完成投資180萬元;游龍至沿川通村公路硬化項目已全面完工,開闢了悟真山自然景觀、沿川苗木生態園、李寺至石頭坪千畝稻田觀光園便捷通道。
勞務經濟業
全鎮外出務工人員4812人,就近務工人員1265人,2015年上半年實現勞務經濟收入6500萬元。
社會事業
精準扶貧有序推進
按照“六個精準”的要求,全面完成了全鎮991戶3858名貧困人口的建檔立卡、基礎數據核實和年度數據採集工作。摸清了我鎮9個貧困村的基礎設施、產業培育、文化衛生教育、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基本情況,有針對性的制定了扶貧攻堅計畫和產業發展規劃,正在全力落實扶貧項目、資金和幫扶措施。
民生工程有效改善
一是加快了公路網路建設。游龍至沿川15公里通村公路硬化項目已全面完工,立斗村至莊窠村20公里通村公路硬化項目已完成立項報批工作。二是加快了鎮區供水管網建設,游龍水廠主管道埋設已全面完工,並與鎮區供水系統成功併網,到今年年底將投入使用,有效解決10個村1.3萬人的安全用水問題。三是開展農村低保動態評議工作。做到“應保盡保,應退盡退”,切實解決了農村困難民眾的生活問題。四是全力抓好五保、孤兒養育、臨時救助、大病救助、軍人優撫金髮放、殘疾人生活補貼發放工作,上半年累計發放各類優撫救助資金48.4萬元,發放低保五保資金210萬元。
科教文衛快速發展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辦學條件。積極爭取江洛中心國小搬遷項目,完成了新校址37畝土地的徵收工作。加大對《義務教育法》的宣傳力度,向適齡兒童家庭發放入學通知書,依法保障適齡兒童按時入學,今年順利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在衛生事業方面,積極推動鎮中心衛生院提升醫療水平,開創優質服務,推進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
精神文明內涵豐富
開展了“五星級文明戶”、“好公公、好婆婆”評選活動,廣場舞競賽和機關單位籃球友誼賽等活動,豐富了民眾精神文化生活,樹立了“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形象。
環境保護不斷加強
一是排摸轄區內污染企業,建立台賬,環保站定期不定期巡查,發現污染隱患,及時處理解決。二是以“6.5”世界環境日為契機,通過宣傳車、橫幅、標語、微信、微博等進行環保知識宣傳,增強民眾環保意識。三是加大環境執法監察力度,配合縣水政監察大隊,及時查處李寺、馬灣等多處違法采砂點。
安全生產快速提升
一是加強安全生產基礎性工作,強化了對礦區、旅遊、護林防火、道路及農機具方面的管理,不定期深入礦山、生產企業、旅遊景點、村社、校園周邊進行檢查,消除安全隱患。二是深入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堅專項行動。預防減少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發生,促進了全鎮安全生產形勢根本好轉。三是加強交通安全工作,加強全鎮範圍內危舊橋樑、農村公路安全防護設施、農村公路安全管理及隱患排除工作。對轄區內機動車輛進行排摸登記,建立台賬,為下一步開展工作奠定基礎。
美麗鄉村推向縱深
結合農村危房改造、棚戶區改造、一事一議項目,加快農村水、電、路、渠等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環境,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清河村76戶農村危舊房改造項目已全面啟動;整合資源,積極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生態移民搬遷項目,全鎮2015年需完成易地扶貧搬遷和生態移民搬遷262戶,目前,已在濱河新區安置檔辦理購房登記手續的128戶;在全鎮範圍內開展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行動,對農村村容村貌,人居環境、生活垃圾進行集中整治,通過整治基本實現了公共場所乾淨衛生、村容村貌整潔有序、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