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江戶城歷史,江戶城結構,
江戶城歷史
江戶城從慶長十一年開始大規模建造起,至寬永十三年(公元 1636 年)止,前後建設了近半個世紀。當時的江戶城東西約 5.5 公里,南北約 4 公里,四周圍有內壕和外壕,外壕周長約 16 公里。有城廓兩重,內廓的總面積 264萬平方米。城內建築宏偉,有望樓 20 座、城門 36 個,還有本丸、二之丸、三之丸、西之丸等宮殿。江戶城歷經幾十年的滄桑,面貌與當年差別很大。外壕基本已平,望樓僅有“櫻田櫓”和“富士櫓”,城門僅“田安門”、“清水門”和“櫻田門”依然如故,本丸、二之丸、西之丸和 5 層城樓天守閣遭火焚後已不復存在,唯有巨大的石垣壘成的內壕完好無損。明治維新後,在江戶城西之丸宮殿的基礎上修建了皇宮。
江戶城結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本丸、二之丸宮殿的遺址上建起的東御苑和北之丸則成為民眾的遊樂場所。江戶城皇宮是古典式樓閣,隱沒在鬱鬱蔥蔥的林蔭之中。經過二重橋,越過內壕,進入皇宮的正門——二重門,迎面至高約 13.4 米的儀見櫓,白壁皇宮內共有宮殿 7 座,全是戰後所建,總面積為 23000 平方米,白色的牆壁、茶褐色的銅柱、綠色的瓦頂,極富日本傳統的建築風格。正殿是皇宮的中心,正殿的“松之閣”是皇室舉行主要活動和禮儀活動的場所。“長和殿”是每年 1 月 2 日新年和 4 月 29 日裕仁天皇生日時接受民眾祝賀的地方。“豐明殿”是宴會廳,“吹上御所”則是天皇居住之地。皇宮東面的東御園於 1968 年重建。苑內的大手門原是舊江戶城的正門,裡面的“百人番所”是德川幕府時代謁將軍的最後一個檢查守衛站,再深處就是昔日將軍的私邸和幕府執政之地。東御苑內的“桃華樂堂”是皇后的音樂堂,還有不管從哪一方向看都是同一形態的“富士見櫓”和被燒毀的天守閣殘留下來的“天守台”等古建築遺蹟。苑內的二之丸於 1960 年重新修復,園內景色優雅,是日本回遊式庭園。園西北天池壕旁種植著日本全國 47 個都道府縣的各種名貴樹木 260 株。皇宮北面的北之丸,是一個三角形地帶,被千鳥淵、牛淵、清北壕包圍,1969 年起闢為公園。園內有日本武道館、科學技術館、國立近代美術館、西部是幽靜的日本式花園。皇宮外苑裡面有高聳的蒼松翠柏和寬敞潔淨的大草坪,這裡已成為國民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