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江安竹簧工藝歷史悠久,興盛於明正德年間(1506—1520)。其主要分布於江安縣江安鎮、怡樂鎮、留耕鎮、夕佳山鎮、萬里鎮、仁和鄉、底蓬鎮、紅橋鎮及長寧縣的萬嶺鎮、相嶺鎮、老翁鎮、下場鎮,興文縣的五星鎮和瀘州市納溪區的上馬鎮等地。這些地帶溫暖濕潤,適宜竹類生長,豐富的竹資源是江安竹簧工藝產生、發展的經濟基礎。
江安竹簧自古以來,江安人文薈萃,代有人出,蘇東坡、黃庭堅、范成大、楊升庵、巴金、曹禺等曾經流寓江安吟詩作賦,著書立學,其遺風流韻影響了一代又一代江安人。悠久獨特的歷史文化,是江安竹工藝發展的藝術源泉。
1988年在江安縣留耕鎮任家廟發掘的民間流傳明正德年間的竹公神像,經專家考證為竹工藝匠人供奉的祖師偶像,證明明正德年間竹類加工業已很盛行。
修纂於清嘉慶十五年(1810)的《周氏族簿》記載:“道光三十年冬月(1850)……始作坊雕竹筷雕刻製作族人周其海收徒工八人……”竹筷作坊已形成竹筷雕刻工藝。
光緒十四年(1888),湖南人沈秉坤任江安知縣,帶來竹簧(翻簧)工藝品,江安縣人許崑山、蔣雲成模仿學習,遂放棄其他手藝,專業製作竹簧工藝品,這是江安竹工藝作為專業技藝,從竹業中獨立的肇始。竹簧工藝品的行銷,刺激了竹工藝的繁榮、創新。
1915年,江安縣人蔡金山的竹簧作品“花籃”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得優勝獎,由此江安的竹簧工藝品逐漸走向世界,蜚聲海內外。1917年,藝人鄒雲森發明夾嵌培植凹凸竹材。1919年,藝人周少卿首創竹簧堆雕(多層浮雕)。
到清末民初,竹筷雕刻工藝已臻成熟,藝人用圓雕手法在筷頭上雕刻壽星、麻姑獻壽、財神、仕女、獅子、金瓜等,造型生動、手法嫻熟。
1920年,竹業作坊玉竹工廠創造烙印竹筷,致使竹筷手工業更進一步。1927年,民生輪船公司開通長江上游航線,在江安碼頭“遞瓢”,外來人員倍增。促使縣城的北門碼頭上,形成前店後廠,以竹工藝品、竹筷製作為經營特色,以乘船過往旅客為購物對象的河街,日見繁榮。
20世紀30年代,中國翻譯家、文學家羅念生在散文《芙蓉城》里寫到,成都每年舉辦花朝會,集中展示四川省的花卉寶器,“有何首烏,有靈芝草,江安的竹器,精巧玲瓏”。可見當時江安竹工藝的影響。1930年,僑商李靜謨等開始將江安竹工藝品運往南洋各地銷售。
《江安縣誌》記載,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重慶“陪都各界慰勞盟軍委員會”,派員專程到江安採購竹工藝品,做禮物饋贈盟軍將士,以至所有作坊的成品被購買一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至20世紀80年代,江安竹簧工藝進入轉折、復興期,曾獲國家、省部級獎項數十個,年產竹簧工藝品10萬件(箱),年產值500萬元,並遠銷中國內外市場。竹簧工藝品銷往國內10多個省市以及英國、美國、法國、蘇聯、日本、非洲各國、東南亞及港澳地區。
21世紀以來,在中國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竹文化節博覽會上,江安竹工藝作品共獲13項金獎。
文化特徵
江安竹簧經過四百多年的發展,形成如下一些基本特徵:
1、江安竹簧產品,與木雕、石雕、刺繡這些古文化一樣,是民族精良的工藝珍品之一。它的雕刻藝術、造型藝術既保留了中國書畫的筆法神韻,又顯示了豐富多彩的民族工藝技巧;它在內容上追求立意構思、傳神寫意,是文化和美學思想的反映,是民間審美體驗和審美情趣的自然流露。因而形成了中國民間工藝所共有的文化藝術特徵。
江安竹簧2、江安圓雕竹筷,精巧玲瓏,鬼斧神工;煙燻皮雕,樸素天成;凹竹鏤空雕,巧奪天工,錦上添花;江安竹簧,中外馳名;江安竹裝修,“蜀竹秀美,工藝精巧”。形成了有別於嘉定、金陵、邵陽、黃岩等地的竹工藝,自成一格的個性特徵。
3、江安竹簧藝人講求文化、藝術修養,技藝凸顯“神”和“意”,傳承形式多為口傳心授,雖然廣納門徒,但其絕技、精髓嚴格“父傳子”或“父傳女”,促進“同門別派”的產生和發展,刺激了江安竹工藝的繁榮,形成了獨具地方特色的傳承性特徵。
4、江安竹簧製品在較大程度上是因人們生活所需而產生和發展的。從實用的食具、用具,到作為藝術品欣賞、收藏,都呈現於廳堂、閨房、茶館、酒肆、學府、官衙、廟宇、梵宮各個生活空間,並隨之發展而發展,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社會性特徵。
江安竹簧是利用江安當地盛產的楠竹(又名毛竹、貓頭竹、孟宗竹,屬禾本科竹亞科剛竹屬)為主要材料,首先經過不同的工序將楠竹製成各式各樣的胚料,如:竹筷胚料、竹簧胚料、竹雕胚料、竹裝修胚料等,然後將人物、山水、飛禽走獸、樓台亭閣、文字等,或雕刻、或烙印、或鑲嵌,製作成集詩、書、畫、雕刻為一體的美術工藝品。形成了“竹簧”“竹筷”“竹雕”“竹裝修”等四大類別若干品種。
1、竹簧的相關器具有煮灶、煮鍋、烘房、竹鋸、劈刀(雙手月亮刀或單手曲刀)、削刀、爐槽、烤架、壓板、木刨刀或平刨機;製品有模具、雕刻工具(見竹雕)、繪畫工具(毛筆、各色礦物質顏料)、黏合劑、磨器(細沙、穀皮或拋光機)、漆(桐油或聚酯清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