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分布
從古今
百家姓排名的情況看,羊氏在
中華姓氏中雖不屬大姓,但卻是著姓,其一,歷史久遠,出自周朝姬姓大族;其二,分布範圍較廣;其三,出了很多歷史名人,為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如春秋時期邾國謀臣羊羅;西晉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羊祜(音hù);南北朝時期著名書法家羊欣;北魏平南將軍羊祉(音zhǐ);梁豫州刺史羊鴉仁;明代著名諫官羊可立等等,他們都是羊氏家族中彪炳史冊的人物。具體到汝南羊氏,應該說是羊氏家族中的名門望族,也是汝南地方的名門望族。據《汝寧府志》、《汝陽縣誌》等地方史志記載,明代嘉靖年間的羊傑;萬曆年間的羊可立;清代的羊奇、羊璘等,都是國之棟樑,地方之名士。汝南羊氏居汝已600多年,歷經近30多代,人口達到近萬人。現在的汝南羊氏,分居在三里店鄉、老君廟鎮、韓莊鄉、汝寧鎮、留盆鎮等12個鄉鎮,工作在工業、農業、科技、教育等不同的行業,是一個很有影響氏族。
汝南羊氏素以“鐵面冰心明御史,輕裘緩帶晉將軍”而自豪。晉將軍指的是羊祜,明御史指的是羊可立。汝南《羊氏族譜·序》稱:“汝南羊氏,肇自典午,都督荊州(諸)軍事羊叔子”之後。明初由淮安遷汝南。
意思是說汝南羊氏是羊祜的後裔。因此,研究汝南羊氏的歷史,我們還得從羊祜的祖先說起。
姓氏起源
按《日知錄集釋》記載:羊、羋姓源自祝融。
又按《管子》記載:黃帝得相祝融,祝融辯於南方,故使為司徒。
昔者黃帝得送尤而明於天道,得大常而察於地利,得奢龍而辯於東方,得祝融而辯於南方,得大封而辯於西方,得后土而辯於北方,黃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送尤明乎天道,故使為當時。大常察乎地利,故使為廩者。奢龍辯乎東方,故使為土師。祝融辨乎南方,故使為司徒,大封辨於西方,故使為司馬。后土辨乎北方,故使為李,是故春者土師也,夏者司徒也,秋者司馬也,冬者李也。
《國語·卷十六鄭語》夫黎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徳,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
祝融亦能昭顯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亦後八姓於周末有侯伯,佐制物於前代者,昆吾為夏伯,大彭、豕韋為商伯矣。
《詩經 商頌》九有有截,韋顧既伐,昆吾夏桀。
《呂氏春秋.知度》記載:桀用羊辛。
《明倫彙編氏族典卷諸姓部》羊姓部列傳 夏後氏 羊辛 按《姓氏急就篇》桀有羊辛。 桀有羊辛,是夏世即有羊氏。
清人張澍《姓氏尋源》卷十六,羊氏《辯證》雲:羊出自周官羊人之後,以官為氏。《廣韻》雲:出自羊舌大夫之後。澍按:邾有羊羅與叔向同時。孫愐說不可從,夏桀臣有羊辛,是夏世即有羊氏。又按:零陵蠻有羊氏,羊孫是也。見後《漢書南蠻傳》。太山多羊氏,世有達者!
據考,在商代羊氏也是個較大的氏族,他的後裔直到南北朝時還是魯南名門世家。 來自:《兗州縣古文化遺址考略--兗州人》 兗州縣古文化遺址考略 2011-11-24 05:54:34
《兗州文史資料》第三輯 (5)商文化
嵫山出土文物埋藏於山南坡一個小型土坑墓中,是民眾用土時發現的,有銅爵、銅觶、陶簋、陶鬲、陶豆、蚌貝等。銅觶的內底有“羊父辛”三字銘文,爵的把手內有一“羊”字。據考,在商代羊氏也是個較大的氏族,他的後裔直到南北朝時還是魯南名門世家,曾出過羊敦、羊祜等歷史名人。商代羊氏族銅器,一些金石古籍中多有記述,但所記多為傳世品,沒有明確的出土地點。這次在嵫山掘出的銅器,充分證明這一帶就是商代羊氏族生活的地方。
這件青銅戈內長8.5厘米,正面鑄有銘文“羊子止(之)造戈”五字。文字型是商周金文。文戈之造型厚重,今雖銹斑累累。但刃部依然銳利,不失當年兵器之雄風。據文物專家鑑定:此戈從造型看,屬商殷時代軍中長兵器常用的戈;泰安歷史學家從時代分析,[戈銘之“羊子”(之)造戈”五字,是屬周代金文]。應是指西周時期太山羊氏族遺珍。是羊氏發祥泰山見證。故此一柄金戈,見證羊氏歷史雄風。是代表泰山羊氏悠久歷史文化傳承。 《春秋左傳》宣公二年,宋國羊斟。 羊斟曰:“疇昔之羊子為政,今日之事,我為政。”
注:春秋宋國王殷微子,宋國區域管轄山東部分地區。宋國王殷微子墓在山東微山湖。
《春秋左傳》記載:昭公十八年.邾國人羊羅。
《
讀史方輿紀要》記載: 南平陽城縣西三十里。春秋時邾地,後為魯平陽邑。哀二十七年,越子使後庸來盟於平陽。即此。戰國時,為齊南陽邑。孟子謂魯慎子一戰勝齊,遂有南陽;魯仲連謂楚攻南陽,皆指此也。漢置南平陽縣。
《孔叢》記載:羊容。(羊容與子思.為魯國沂水人)
●(明欽定四庫全書)《山中集》巻十記載:【茅中書傳】秦始皇時忌古史剛方不便事於是蒙將軍迎上意薦羊氏居史館為中書以柔順便旨歴世因之遂為世官,羊氏其世居史臣有功。
《漢書》藝文志記載:《羊子》四篇。百章。故秦博士。
《羊氏魁公六修宗譜》卷首《本姓源流》稱:“余羊氏系出姬姓,開自黃帝。”可知羊姓的遠根在於橋山之巔,羊氏的遠源在乎姬水之畔。這就說明羊氏最早的祖先可以追朔到黃帝。相傳黃帝的父親公孫氏,是遠古時期少典部落的首領。母親是有蟲喬氏部落的女子。公孫氏娶有蟲喬氏,懷孕24個月生黃帝於壽丘。後因黃帝部落主要居住、生活在姬水流域,所以其子孫便以姬為姓。
黃帝是傳說中我國原始社會末期的一位偉大的部族首領。《史記·五帝本紀》記稱:黃帝“姓公孫,名曰軒轅。”相傳他即帝位之後,率領部屬建宮室、造舟車、創文字、辨天文、置曆法、正音律,其妻嫘祖也教民養蠶、製衣裳等,為社會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被尊為華夏文明的拓荒者。
歷史上黃帝部族的發祥地之一,乃在山東泰山南麓的龜山一帶。據考,黃帝之號“軒轅”即“天黿”的音轉。顧名思義,“天黿”當是以龜為圖騰的氏族。古人認為,“龜甚神靈,降於上天,陷於深淵”,“知人生,知人死”,“是天下之寶也”。考古發現表明,上古崇龜風俗乃源起於東方,且多集中在泰山南側、汶泗流域,最早可追溯到大汶口文化早期,甚至更早。在大汶口文化遺址中,有座墓葬曾出土龜甲,這說明當時在泰山之南有一支崇龜部落存在。而黃帝之“黃”,在金文中正為人垂龜甲之象:“黃帝”也就是龜族之為帝者之意。所以大汶口文化中的崇龜部落被認為即是“天黿氏”,而附近的龜山也被推定為黃帝部族的一個地理標誌。
龜山處於泰山以南、汶水流域的平陽大地之上(今山東新泰市西南),山形酷似巨龜,《詩經·魯頌》中的“奄有龜蒙”之“龜”,即指此山。山北土地豐沃,古時稱之為“龜陰田”。這方軒轅部族發祥肇始的聖地,日後又成為其苗裔羊姓繁衍勃興的沃土。
黃帝傳子25人,分衍出姬、酉等12姓。其姬姓一系傳人有玄囂、蟲喬極、帝嚳、后稷。此即羊譜《本姓源流》所言:羊氏“開自黃帝,帝四傳而生稷”。這位稷,便是《史記·周本紀》中所稱的周朝始祖。
后稷原名棄,因培植了稷,而被世人尊稱為后稷。他是帝嚳的元子,其母姜源,為炎帝後裔有邰氏之女。稷幼年時喜歡試植豆麻,長大後擅長農業,人們紛紛向他學習。帝堯便任命他為農師,管理農業生產。據說他“使教民山居,隨地造區,妍營樹之術,三年余,行人無飢乏之色”。稷先後輔佐堯、舜二王,“教民稼穡,樹藝五穀,五穀熟而人民育”,“有大功於天下”,以功受封於邰(今陝西武功西南)。稷的後裔周人在《生民》一詩中稱頌他:“載生載育,時維后稷”。后稷被後世尊為農神,以紀念他在農業種植上的巨大貢獻。
由於后稷的辛苦經營,其部族逐漸成為著名的農業氏族。稷之後人公劉率部族由邰地遷居於邠地(今陝西旬邑西南),開墾荒地,營造宮室,部族得到進一步壯大。到了第十七代古公亶父,又舉族遷居到岐山之南的周原地區(今陝西岐山縣),在這裡規劃田地,營屋造邑,設定官吏,奠定了國家的雛形。因姬姓部族居於周原,故從此稱為周人,所立之國稱周國,古公亶父亦被尊為周太王。八百年周朝王業,即由此奠基。
周人的歷史自太王之後,又推進百年,到了太王之孫周文王,族勢更加壯大。文王名姬昌,商紂王時受封為“西伯”,即西方諸侯之長。姬昌即位後,禮賢下士,勵精圖治,深得民心,天下諸侯望風歸附。所謂“三分天下(周)有其二”的局面逐漸形成。
當時商紂王荒淫殘忍,民怨載道,諸侯紛紛叛離。周武王覺得時機成熟,乃聯合西、南方國,起兵伐紂。大軍渡過盟津(今河南孟津西南),與諸侯相會;繼之陳師於商郊牧野(今河南淇縣南),作《牧誓》,號召決戰。紂王發兵抵抗。兩軍戰於牧野,商軍競相倒戈,全軍潰散。紂王見大勢已去,逃回都城自焚,商朝滅亡。各路諸侯擁戴武王姬發為天子,國號為周。
據《史記·周本紀》記載,當武王伐紂之時,曾發生一件奇異之事:征伐大軍剛剛渡河完畢,只見一團大火從天而降,墜至武王寶帳之頂時,化作一隻烏鴉,顏色火紅,發出“魄魄”叫聲,飛鳴而去。當時都以為這是上天昭示
武王伐紂必勝之徵兆。即“赤烏流慶”。
武王滅商之後,為了控制被其征服的廣闊區域,大力推行“封邦建國,屏藩王室”的分封制度。武王、成王及其繼位諸君,先後分封70餘國。其中周成王之弟叔虞被封於唐(今山西翼城西)。羊氏譜《本姓源流》稱:“稷十六傳而生武王發,發生叔虞,虞封於唐,是為唐侯”。這唐國,便是晉國的前身。
叔虞字子於,是周武王的庶子,成王的同母弟。傳說其母邑姜與武王歡會時,夢到天神宣諭武王:“我將賜汝一個貴子,他名字叫虞,將來要把唐國分封給他,那裡是參宿的分野,就讓他在那裡繁育自己的子孫。”後來邑姜果然生下一個男孩。這男孩一出生,手掌中的紋理就宛如一個“虞”字,於是便取名虞。由於他是周武王第三個兒子,又稱作叔虞。
又傳說叔虞少時,曾與哥哥周成王一同在花園嬉戲。成王一時高興,便把一片桐葉剪成珪(一種封侯用的禮器)的形狀交給叔虞,說:“就用這個來分封你。”跟隨一旁的史官立即把此事記錄下來,接著請求擇日以封叔虞。成王說:“我只不過與叔虞開個玩笑,你怎么能當真呢?”史官回答:“天子無戲言,所說的言詞都應記錄下來,既然已許封叔虞,就應該舉行典禮,送他就國。”成王聽了,允準了史官的請求,於是便命太僕(宮廷中掌管占卜的官員)選擇吉日舉行盛典,封叔虞為唐侯。唐本為地名,《擴地誌》記述:故唐城在山西省翼城縣西二十里唐城村。是堯帝的裔孫劉累的封地。至周成王時,唐人作亂,成王平定了唐人叛亂之後,便把他的弟弟叔虞封在唐這個地方,是為唐侯。所以唐這個地方也被後人稱之為“堯墟”。
姬叔虞受封於唐,開創了唐國的巍巍大業。羊譜記述,“唐侯虞傳位於燮,燮因南有晉水,改國號為晉。”這便是春秋時期大名鼎鼎的諸侯國—晉國。1993年夏,在山東新泰市羊流鎮之羊氏墓群中出土了隋代《羊烈墓誌》,志石在銘詞中追述其先世時寫道:“蒼帝降精,赤烏流慶;珪桐胙土,掌文膺命。”其原因就在於此。晉國曆時約600多年,經歷有37任國君。
二、晉國之後裔,受姓於羊舌
晉侯燮立國之後,傳至第十七任晉侯為晉武公。武公名“稱”有一庶子伯僑,伯僑的孫子叫突,被晉侯封至“羊舌”這個地方做大夫,世稱羊舌大夫,其子孫便以羊舌為氏。羊舌突便是羊舌世家的受姓始祖。
第一代羊舌大夫突出任晉獻公的軍尉,曾追隨太子申征伐東山皋落氏;其子名羊舌職(也作羊殖),為第二代羊舌大夫,歷仕晉景公與晉悼公,曾任中軍尉之職,二人都是晉國的知名人物。
羊舌職生有四子,長子羊舌赤,字伯華,食采於銅(今山西沁縣南五十里古城村),故又稱銅伯華;次子羊舌肸,字叔向,封邑於楊(今山西洪洞縣東南二十里古縣村),故又稱楊肸;三子叔魚(又作鮒),食邑于樂(今地不詳),世稱樂叔鮒;四子名叔虎。《左傳昭公五年》稱:“羊舌四族,皆強家也。”其中的羊舌叔向,是廣受世人尊仰的一代賢臣。
羊舌叔向少習《春秋》,以才學知名於晉國。晉悼公召其為太子彪的老師。後太子嗣位(晉平公),任叔向為太傅,位至上大夫,地位僅次於晉六卿,由於六卿在朝中的權勢日重,羊舌一族的勢力由此漸盛。後晉國內亂,六卿中的欒、范相殘。羊舌叔虎作為欒氏的黨羽於公元前552年被殺。公元前551年欒逞奔齊。羊舌叔向、羊舌赤兄弟都被牽連入獄,只有羊舌叔鮒因黨於范氏而免禍。幸有大臣祁奚冒死相救,叔向兄弟才得獲釋出獄。
羊舌叔向復出後再任太傅,又開始活躍於晉國政治舞台。晉平公十二年(前546),他以副使的身份,隨同執政的趙武參加了在宋國舉行的晉楚十四國弭兵大會,並發揮了重要作用。
羊舌叔向是一位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對當時列國諸侯的變化趨勢有著清醒的認識。據《史記·晉世家》記載,晉平公十九年(前539年),齊相國晏嬰出使晉國,同叔向論及齊國公室衰落的情形時,叔向深有同感:“確實是這樣啊。我們晉國公室,也已到了季世(末世),戰馬不駕戰車,卿不率領軍隊,公室的戰車沒有御者,步兵的行列沒有官長。百姓困疫,而宮室更加奢侈;餓殍相望,而寵姬的財富卻多得車載斗量。百姓聽到國君的詔令,避之不迭,猶如遇到仇敵。欒、卻、晉、原、狐、續、慶、伯這八家公族。已經淪為低賤吏役。政事在於私家,百姓無所依靠。而國君猶不悔悟,只知道以享樂來消去憂患。公室卑微如此,還能再撐幾天?”當晏嬰詢問他準備如何處置此局時,叔向長嘆道:“晉國的公室快完結了……”這便是史書中所說的“叔向論季世”。
羊舌叔向雖無法挽救沒落公族的滅亡趨勢,但他忠於晉室,剛正不阿,力保公平,以至鞠躬盡瘁,贏得時人的無比敬仰。孔子在評論叔向時,對他極力稱讚,云:“叔向,古之遺直也。”羊舌氏後人更是盛譽其先祖:“叔向為時名卿,立心公直,持身正大,動必由則,言必中理,自是聖賢一類人物。”(四川三台《羊氏族譜》)
羊舌四兄弟之中,晉平公初年叔虎因黨附欒氏被誅,餘下的羊舌伯僑、羊舌叔向、羊舌叔魚鼎盛於平公一朝。爾後伯華、叔魚相繼失勢,到了晉頃公時期,惟有叔向一門獨存。叔向生子伯石,因襲封於楊邑,又稱楊食我。
三、改羊舌為羊氏,避亂世至泰山
羊舌公族至晉頃公時日益衰落,而屬異姓的六卿卻漸次壯大。晉頃公十二年(前514),六卿討滅公族祁氏。因羊舌家族也是晉侯皇室宗親,所以,楊食(羊氏)我也被認定為祁氏的同黨而遭捕殺。羊舌一族遂告滅亡。執握晉政的魏獻子把羊舌氏的采邑分為銅(今山西沁縣南五十里古城村)、平陽(今山西臨汾縣西金殿村)、楊(今洪洞縣東南十八里)三縣,分封給六卿的庶子庶孫及所屬之大夫。
羊舌公族被滅後,其族眾為避政治迫害,四處流散,其中一支單姓為羊氏。《通志·氏族略三》記云:“羊氏,即羊舌氏之後,春秋末單為羊氏。”又《姓解》卷二云:“羊氏,《左傳》羊舌職大夫之後,子孫有單姓者。”宋蔣通撰浙江縉雲《皿川羊氏宗譜序》中亦有文追述這段姓氏源起:“羊氏獨能推別世系,譜羊舌氏突為鼻祖。按《春秋》、《左傳》載,羊乃以封邑為氏。唐叔之後,晉之公族為大夫,其宗十一,族惟羊舌氏存焉。今平陽、銅,乃其故里也。後單其姓。”山西是羊姓的發源這之所,至今在山西太原,還有羊氏家族的祖廟—晉祠。晉祠座落在太原市南瓮山腳下的晉水之源,這裡就是西周叔虞的始封故地。祠為北魏時為紀念叔虞而創建,因瀕臨晉水,故名晉祠。在洪洞縣東南范村,有古羊舌邑故址。
羊氏於春秋之末由於遭受晉六卿殘害,族人被迫四處流徙,當時其主要支系聚居於何地,史書未有明確記載。到了戰國末期,已有羊族人物凸現史冊,如羊子仕秦為博士,著書百章,為當時儒學名家。秦末天下亂起,羊姓族人為避動盪,其中一支遠徙於泰山,歷經悠悠百年,發展成舉朝矚目的天下甲族。
泰山古稱岱宗,為“五嶽”之首,自古便被視為華夏聖山。秦始皇東封泰山,更提高了此山的政治地位,使其名益播於禹域。漢代于山南立郡,名為泰山郡。泰岱山幽谷深,凡天下動盪之時,這裡每成為民眾攜家避禍的桃花仙源。戰國之末,魏國信陵君之後人卑子便逃入泰山,得全身家。數十年後,晉公族羊舌的苗裔又扶老襁幼,向著岩岩東嶽雲谷艱難進發。《通志·氏族略》中對此記述:“羊舌氏之後……秦亂,徙居泰山。”《羊祉墓誌》中亦追述云:“邁種綿基,爰降東萊(指山東);維漢維晉,口隸伊台。”《史記》中也有“漢初有齊人羊勝的記載”。說明羊氏就是在秦漢之際移居泰山。
泰山之南百里,有一方城邑名曰“平陽”。春秋時魯國曾於此設平陽邑,漢代設定東平陽縣,隸屬於泰山郡,習慣上稱之為“泰山平陽”。平陽縣之北五十里,有一塊連綿丘嶺,世稱為禿邱。世代相傳,這禿邱一帶便是羊姓徙居泰山的始居之地。後來遂因羊姓世居於此地,得羊氏之流風,故得名“羊流”即今山東新泰市羊流鎮所在地。
羊氏在泰山之居地,行政區劃上曾數有變更:羊氏初居平陽,至東漢初期,由於戰亂,舉國戶口減少,光武帝遂將天下郡縣不足百戶者並之。平陽遂被省入梁父。故當時一些羊氏族人也被記為“泰山樑父人。”到了東漢中葉,由於舊平陽縣境內羊、鮑等士族大家相繼崛起,漢廷又復置平陽縣。故史書復將羊續等人稱為“泰山平陽人。”西晉初年,晉武帝為酬答羊祜,合併平陽、梁父、牟、南城、南武陽五縣為南城郡(治南城,今山東費縣),封羊祜為南城侯。因羊祜推讓歷年,未就此爵,南城郡亦置而旋廢,但此專為羊氏而一度設定的南城郡,卻成為羊氏一族的蓋世榮光,常常與泰山郡望並提以自矜。晉唐史籍上,多稱羊氏為“泰山南城人,”即是由於這個原因。羊祜還於晉泰始年間,上表改平陽縣為新泰縣。新泰之名系取泰山與新甫山之首字而成,其名一直沿用至今。另外在兩晉南北朝時期,羊氏族人還分別被封為鉅平子、鉅平侯(鉅平故縣在泰安市南大汶口與寧陽縣北境),世襲數代之久,故有的史書亦稱羊氏為“泰山鉅平人”。羊氏鄉貫雖各史所載略有不同,但其世居之地。一直在今新泰境內,歷千年而未易。“泰山”遂成為羊氏的第一郡望。《唐貞觀八年條舉氏族事件》、《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譜》以及《太平寰宇記》所列泰山郡諸姓,羊氏皆昭然在目。
定居泰山的羊氏家族,人丁興旺,枝繁葉茂,英傑輩出,至東漢時期,已是“七世兩千石卿、校”的衣冠巨族。特別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羊氏家族更是一枝獨秀、譽滿天下的名門望族。據不完全統計,各種史志為羊氏歷史名人立傳的有50多人,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羊浸、羊儒、羊衜、羊祜。
羊浸 漢安帝時任司隸校尉。
羊儒 羊浸之子,漢桓帝時為太常卿。
羊續(142-189年),字興祖,羊儒之子,羊續以忠臣子孫拜郎中,去官後,在大將軍竇武府內辦事。竇氏敗後,因受牽連,被禁錮十餘年,幽居守靜。及黨錮被解除以後,復任職於太尉府。四遷至廬江太守。後揚州黃巾軍攻舒(今安徽省舒城縣,時為廬江郡治所),焚燒城廊。羊續發動縣內二十歲以上的男子,皆持兵器勒陣,婦女小孩都負水灌火,會集數萬人,奮力抵抗,結果大破黃中軍,郡界內得以平安。後廬江郡安風縣有賊寇戴風等作亂,羊續又率眾擊破之,斬首三千餘級,生擒其頭目,餘黨眾皆免為平民。並發給他們農具,讓其耕田種地。
漢靈帝中平三年(186年),江夏兵趙慈反叛,殺南陽太守秦頡,攻浸六縣。朝廷任命羊續為南陽太守,剿滅趙慈。羊續進入南陽境內,首先了解情況,熟悉地形,在吃透情況以後,發兵與荊州刺史王敏共擊趙慈,斬趙慈與叛軍五千餘人,屬縣余賊都向羊續投降了。叛賊平定,百姓歡服。
羊續是歷史上有名的清官,據《後漢書·羊續傳》記載,當時,南陽的權貴豪紳多好講排場,比闊氣,羊續對此深惡痛絕。他常穿戴樸素,車馬簡單。為了能讓羊續吃得好一點,府丞曾給羊續送些魚。羊續本不願意接收,但念及同撩,又不好當面拒絕,於是他便把魚懸掛在庭堂之上,以示警告。後府丞又從後門送去,羊續則指示前庭所懸之魚,以杜絕他們的行為。於是,歷史上便有“羊續懸魚”的典故,用來比喻為官清廉。宋代詩人徐積有詩稱讚道:“愛士主人新置榻,清身太守舊懸魚。”羊續的妻子和兒子羊秘前來南陽郡府看望羊續,羊續卻閉門不讓入內,住許日,妻子和兒子將要返回,看看羊續的資藏,僅有些常穿的布衣、短褲和日常食用的鹽、糧而已。羊續告訴其子羊秘說:吾自有奉祿這些,哪有什麼東西給你和你娘呢?於是就打發羊秘和他娘回山東老家去了。
中平六年(180年)漢靈帝想提拔羊續任太尉。太尉是掌管國家軍隊的大臣,位列三公。按當時的規矩,拜三公者,要向東園(官署名)送禮錢萬千。朝廷派“左騶”(騎士,這裡指使者)前往征取,只見羊續在一頂單席上,手中舉著自己的破袍子,說:“臣之所資,唯斯而已。”被派來的使者回去向朝匯報了羊續的情況,以此故不登公位。“帝不悅”,被任命為太常,沒及赴任,病而卒,時年48歲。據相關史料記載,羊續與曹操權臣司馬氏家族關係密切。進入晉朝,羊氏家族與司馬氏家族關係甚密,與此有很大關係。
羊衜(daò), 三國魏上黨(位於今山西和順、榆社等縣以南,沁河以東其地甚高,古有與天為黨這之說,故名。)太守。有子發、承、祜,女兒羊徽瑜。
羊祜(221-278),字淑子,西晉大臣,羊衜之子。有異母兄羊發,同母兄羊承和姐姐羊徽瑜,羊承早喪,羊徽瑜嫁於司馬師為妻,後封為景獻皇后。
羊祜早年喪父,青年時博學多才,以能文著稱,身材魁梧,眉目清秀。曹魏末年,被文帝召見並封為大將軍,另被拜為中部侍郎,後曾任關中侯、秘書監、相國從事中郎、中領軍悉統宿衛等職,參與司馬昭機密。
晉武帝司馬炎代魏後,因羊祜輔佐有功,被授為中軍將軍、加散騎常侍。泰始五年(公元269年),晉武帝與他策劃滅吳,以尚書左僕射、都督荊州諸軍事職,坐鎮襄陽。在襄陽十年,他廣泛開設鄉村學校,治理地方秩序,並開屯田,儲軍糧,為滅吳作了充分準備。他針對當時“軍無百日之糧”的窘況,號召士兵屯田開荒八百餘畝,幾年之內積存了供十年用的軍糧,既減輕了人民的負擔,又充實了軍用物資。他開設學館,重視教化,關心民眾,“甚得江漢民眾之心。”他常身著便服,帶少數隨從,了解下情,與士兵共甘苦,深得士兵愛戴。羊祜對東吳官吏實行安撫政策,對來降吳人予以獎勵,並來去自便。有一次,部下抓了兩個牧童作為俘虜獻了上來,羊祜了解到情況以後,派專人把兩個牧童送到吳地父母處,牧童全家感激涕零,到處稱頌羊祜恩德。在兩軍交戰中,吳將鄧香侵犯夏口,被活捉。羊祜開導一番後就把他放了回去,不久,鄧香率部來降。吳將陳尚、韓景較頑固,屢犯邊境,羊祜令部下追斬之,然後又厚禮殯葬,陳、韓子弟來迎喪,羊祜以禮相待。為此,羊祜德聲大振,吳國官兵為之悅服,就連與羊祜在邊境對峙的吳國將帥陸抗也說:“祜之德量,雖樂毅、諸葛孔明不能過也。”後來與陸抗互通使節,各保分界,於是邊界進一步得到安寧。
到了鹹寧二年(276年),伐吳條件已具備,而且吳將陸抗已病逝。羊祜上疏說:“吳主荒淫無道,又非常殘暴,已失去民心,趁此攻打吳國,吳縱有長江作天險也無濟於事,滅吳統一就在眼前了。”但因秦、涼二州的少數民族叛亂,把此事耽擱了。評定叛亂再上疏伐吳時,因朝中多數權巨的反對,又不能實現。羊祜長嘆說:“天下不如意,恆十居七八,故有當斷不斷,天與不取,豈非更事者恨於後時哉!”其後,晉武因羊祜功大,以泰山郡南武陽、牟、南城、梁父、平陽五縣為南城郡,封羊祜為南城侯。南城郡郡治南城(今山東費縣),這便是一些人誤認羊祜為費縣人的原因。南城侯設定相,與郡公等同,官高爵顯,但羊祜固辭不受。史稱:“祜每被登進,常守沖退,至心素著,故特見申於公列之外。是以名德遠播,朝野縣瞻,縉紳僉議,當居台鋪。”因晉武帝“方有兼併之志,使祜以東南之任,”也就答應了羊祜的請求。二年後羊祜病倒,回到洛陽,仍向晉武帝面陳滅吳之計,武帝怕他勞累,讓他坐車上殿,並免去朝見之禮,羊祜重申了伐吳謀劃,他說:“今主上有禪讓之美,而功德未著,吳人虐政已甚,可不戰而克……如舍之,若孫皓不幸而沒,吳人更立令主,雖百萬之眾,長江未可越也!”晉武帝聽了很是高興,並令羊祜帶病領兵出征,羊祜奏稱:“取吳不必臣自行,但既平之後,當勞聖慮耳。”公元278年,羊祜患病加重,他推薦很有軍事才幹的杜預接替自己,不久過世。武帝聽到這一噩耗,“素服哭之,甚哀。是日大寒,帝涕淚沾須鬢,皆為冰焉。”訊息傳到荊州一帶,“莫不號慟、罷市、巷哭者聲相接”。“吳守邊將士亦為之泣。”(《資治通鑑·晉紀》)
祜臨終前,對子女所囑二件事:一囑咐親人不得將它的官印入柩;二不得修陵寢,只求和他的父母葬在一起。羊祜死後,堂弟羊琇按其意願要葬於故里祖墓之側。晉武帝念其功高,且賜給離城十里外近陵葬地一頃,追贈侍中、太傅。因此,羊祜歸葬新泰故里的遺願沒有實現。
羊祜死後二年,杜預按羊祜生前的軍事部署一舉滅吳,完成了祖國統一大業,當滿朝文武歡聚慶賀的時候,武帝手舉酒杯,流著眼淚說:“此羊太傅之功也!”。唐朝著名詩人孟浩然在《
與諸子登峴山》詩中,對這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進行了熱情讚頌: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
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
毛澤東在晚年也曾多次調閱《晉書·羊祜傳》,並在書封寫下題記,對羊祜也有過高度的評價(《
毛澤東讀文史古籍批語集》165頁),顯示了這位中國一代偉人對羊祜的關注。
羊祜一生雖身居高位,但立身清儉,他的不朽業績和高尚品格永遠受到世人傳頌。羊祜在鎮守襄陽期間,常登崗山,因此,他死後,人們在這裡建廟立碑,以示紀念。望其碑者無不流淚,因此,人們把羊祜的碑稱之為“墮淚碑”或“羊碑”。“ 羊碑”一詞至今仍為“官吏有德政者”的美稱。羊祜著有《老子傳》,已散佚。
《晉書·羊祜傳》記載,羊祜“位至公而無子”。帝以祜兄子暨為嗣,暨以父沒,不得為人後。帝又令暨弟伊為祜後,又不奉詔。帝怒,並收免之。太康二年(281年),以伊弟篇為鉅平侯,奉祜嗣。羊篇歷官清慎,位至散騎常侍。
四、轉輾至淮安,落籍在汝南
汝南是羊氏的重要聚居地之一。據汝南《羊氏族譜》記載,“汝南羊氏,肇自典午都督荊州諸軍事”。他們自稱是西晉名將羊祜之後:“羊叔子(羊祜)當時峴山墮淚,實得民心乎。今日緩帶輕裘,猶膾炙夫人口中。歷六朝,亦越三唐至五代迄宋元,千三百有餘歲,而子孫繩繩遞推。遽嬗其所以隸,籍山陽者,大抵西晉之世,中原半為胡虜,元帝遷建康地接淮安,山陽淮屬也。叔子以晉之世,臣扈從罔後,於是子孫家焉,此山陽籍貫所由來。大明初,洪武遷民,始分支於汝。”汝的羊氏這段族譜,記載了四個問題:其一,汝南羊氏是西晉名將羊祜的後代;其二,西晉時,羊祜定居淮安山陽之地;其三,汝南羊氏是明洪武年間遷居汝南的。“汝郡西南柳塘村,羊氏之故莊也。”今屬汝南縣三里店鄉。其四,汝南羊氏的源流軌跡應為:山東泰山—河南南陽—江蘇淮安—河南汝南。
據汝南《羊氏族譜》載,汝南羊氏始遷祖名羊喜,“明洪武初自江南山陽縣遷汝,子孫家焉,是為汝南羊氏之始祖,卒葬郡西南劉屯西官路東偏有處士羊公墓碑。”羊喜有子羊友,羊友有子羊文慶,文慶有子羊傑。羊傑便是汝南羊氏興盛的開始。
據《羊氏族譜》、等史料記載,汝南羊氏崛起,是在明代中期。“始祖忠厚傳家,詩書啟後。越三世,遂發祥於我祖文林郎南溪公。”文林郎南溪公即指羊傑。汝南羊氏望族自羊傑始,延續數代,人才輩出,其主要代表人物有:
羊傑,是羊氏徙居汝南的單使第四代人。據《汝寧府志》,《汝陽縣誌》,《羊氏族譜》記載:羊傑字士英,晉叔子裔也。領嘉靖甲午科鄉薦,和厚易直,誠實淵深,日習古文子史,獨得要義,不屑章名。累上春官不第,授山西榆次社令。調陝西府谷,恤寡賑乏,興學課士,邊鄙頓曉禮義。有上舍某,驕縱不法,包侵宮事,傑怒而杖之,士庶鹹服,祠祀焉。尋遷鹿州(今富縣),以疾致仕歸家居。囊無金帛,清淡自甘,市宅田園應受之祖父者,悉讓諸家人。隱居城南柳塘村,率諸子講《性理》、《大學衍義》不輟,尤潛心《參同契》、《內照經》諸書。晚號南溪先生。因其子羊可立位顯,被蔭封為“文林郎。”卒年七十八歲,祀鄉賢。羊傑有五個兒子,依次為可立,太常卿;可久,知縣;可由,中書;可愛,教諭;可仕,儒生。
羊可立,字子豫,號崧原,明汝陽城南15里角羊村人。羊可立自幼奇穎多才,有志好學,崇尚節操。隆慶四年(1570年)中舉,萬曆五年(1577年)中進士。初授官山西安邑(今山西運城)縣令。蒞任深入鄉村,察訪土地不實、嚴重拖欠賦稅的成因,報請朝廷重新普查和丈量土地。逐戶核實賦稅數額,刻牌樹石,公布於眾,防止奸猾之人弄虛作弊。不到半年差賦得均,偷漏稅賦的現象得以制止。一年之餘,就將該地以往所欠賦稅全部交納無遺。周圍州縣也都效仿羊可立的做法,拖欠財稅舊弊得除。朝廷嘉獎他治理有方,所以擢升他為雲南道監察御史。在任,他夥同御史李植,江東彈劾大明首輔張居正。羊可立彈劾張居正的主要事實是:以私人恩怨構陷遼王朱憲火節,致使朱憲火節被取銷藩號,廢為庶人。據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播出的《風雨張居正》講述,當時揭發事實的還有:張居正抄沒遼王府的金銀財寶都據為己有;張居正把遼王府改為本人在荊州城內的辦公場所等等。萬曆皇帝聞奏後十分惱火,遂派刑部侍郎邱授籍沒其家,奪其封號,家親均被奪官發配。為此,萬曆皇帝稱讚羊可立“摘發大奸,功著京堂,”並御書“盡忠言事”字軸,賜他,復書名“御屏,”嘉其鯁直。萬曆十二年(1584年),羊可立按察兩淮鹽政,制定《鹽法條例》,使鹽政事務有章可循,擢尚寶司卿,尋升太常寺卿。後又彈劾申相等。因其彈劾無所畏忌,為權貴的所恨,於是便有人“乘間謀中之”。遷大理寺評事。後有同鄉吏部尚書趙賢及吳中行等人告戒他要“求遠自全”。遂出為天雄(今河北大名)府推官,再移瑞陽(今屬浙江)縣尉、山東僉事。任間多次向朝廷乞請辭官歸里,不允。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詔起為遼陽經略。聖諭下達時,羊可立正臥床不起,未及上任便去世。汝南人崇尚其忠鯁德行,祀入鄉賢祠。著有《濯纓亭傳》、《台中三疏》、《筠州清卷》、《晚香堂清卷》、《瑞陽日記》、《羊氏家譜》等。有子一中、二實、三桂、其中一中為萬曆乙未科舉人,早逝未嗣。
羊璘,字長玉,羊可立弟三子三桂之子。《汝陽縣誌》載,璘少為縣學生,工讀古文、詞及書法。屢試不第,磊落瀟灑,有晉人風致。常與弟羊琦遊宦四方。父三桂年垂耄耋,璘依依膝下,不敢遠遊,蔬水承歡,溫情備至。年七十餘歲終。所著有《苣叟清集》六卷,縣誌若干卷。
羊琦,字群玉,可立孫,羊璘之弟。《汝陽縣誌》載,羊琦少嗜學,試輒高等。值城陷後,困苦流離,衣食往往匱乏,執一卷詀嘩不休,時人多非笑之,琦不以介意。順治戊子(1648年)鄉試與已醜(1649年)科連捷,中進士。初仕歸德府教授。以《瞿唐制義法》教士,士多掇巍科焉。擢國學助教。今上(當時的皇上)臨雍,賜銀牌彩緞。入圍取土,所拔皆一時名宿。擢吏部主事,出為井陘僉事,兼管三關兵馬。每歲余餉若干,琦卻不受。以年老致仕,父老攀轅遠送,皆為泣下。歸里數年,七十三歲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