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皰疹



汗皰疹是指季節性發生於掌跖、指趾屈側皮膚的水皰性疾病,又稱出汗不良性濕疹,屬於皮膚疾病。春末夏初開始發病,夏季加劇,入冬自愈,典型皮損為瀰漫分布的深在性小水皰,瘙癢或灼痛,伴手足多汗。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治療,預後,預防,護理,

病因

本病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可能為一種發生在皮膚濕疹樣的超敏反應,精神因素、病灶感染、局部過敏(鎳、鉻金屬等過敏)或刺激、過敏性體質和神經系統功能失調可能與本病產生有關,部分患者有家族史。

臨床表現

此病往往固定季節發病,多於春夏季復發,典型皮損為雙手足掌跖、指趾屈側、指間瀰漫分布的深在性小水皰,針頭至米粒大小,皰壁厚,皰液透明,瘙癢或灼痛,伴手足多汗,無明顯炎症反應,水皰一般不自行破裂,約2~3周后可吸收乾涸形成脫皮,露出紅色薄嫩的新鮮表皮,此時有疼痛感。病程持續數周或數月,可自愈,但易復發。

檢查

1.體格檢查
視診可見在雙手足掌跖、指趾屈側皮膚瀰漫分布的深在性小水皰,可伴手足多汗。
2.實驗室檢查
斑貼試驗:鎳、鉻等金屬過敏患者,斑貼試驗往往陽性。

診斷

根據季節性發作、對稱發生於手掌或足底、損害多為小水皰、乾後脫皮等特點,診斷並不困難,對鎳、鉻等金屬過敏患者,斑貼試驗有助於診斷。

鑑別診斷

1.手癬
多單側,炎症明顯,邊緣清楚,病情緩慢,真菌檢查陽性。
2.剝脫性表皮鬆解症
皮損表現主要是表皮剝脫,與汗皰疹十分相似,有時很難鑑別,但剝脫性角質松解症無明顯的深在性小水皰。

治療

1.口服藥物
短程口服潑尼松等糖皮質激素可迅速起效;對情緒緊張者可適當套用鎮靜藥。
2.局部外用藥物
早期水皰性損害的治療以乾燥止癢為主,可外用爐甘石洗劑;開始脫皮時可用糖皮質激素霜劑或軟膏、曲安奈德軟膏等;局部反覆脫皮、乾燥疼痛者,可用水楊酸軟膏、尿素軟膏等。

預後

汗皰疹一般在發生後數周就會痊癒,只有少數患者會一年四季反覆發作,甚至留下慢性濕疹或者細菌、真菌感染等併發症。

預防

調整膳食結構,多吃蔬菜、穀類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注意勞逸結合,保持情緒穩定、心態平和,避免情緒波動等。

護理

忌吃辛辣刺激食物,不可用較強鹼性肥皂及熱水洗手,保持患處皮膚清潔乾燥,避免用手撕剝,以免感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