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偶紀:"李木腦殼"的人類學研究》以四川省北部的大木偶戲(簡稱“川北大木偶”或“李木腦殼”)為研究對象,以神話與歷史、生計方式、政治歷史過程、木偶在民間信仰體系中的文化位置為研究線索。使用人類學理論與方法論對以上四個維度中的神話與歷史的關係、生計方式的選擇、政治歷史過程的變遷以及中國漢人社會神靈信仰模式的結構與行為的“二元論”與“關係論”展開思考和研究,在各種“縱式”與“橫武”的研究架構與元素匹配中闡釋各種關係及其對木偶、木偶戲、木偶藝人的生活與內心世界之演化過程及結果。
基本介紹
- 書名:求偶紀:"李木腦殼"的人類學研究
- 作者:張猷猷
-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3023313
- 外文名:The Puppets in a Hundred Years:the Perspective Form Neo-structuralism Anthropology
- 出版社: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 頁數:202頁
- 開本:16
- 品牌: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求偶紀:"李木腦殼"的人類學研究》編輯推薦:中國漢人社會的研究經常會關注家族宗族組織,因為這種組織攜帶了來源悠久的文化原理。然而無論是宗族社區,還是無宗族的地方社會,家族主義的原理和制度大體是一致的。眾所周知,尊長睦族、父子軸心、兄友弟恭、均平和順、同舟共濟等集中體現了家族主義的人倫觀和角色地位,從古至今,這一套規則經過世代實踐和耳濡目染,逐漸擴大和影響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人們組織社會生活的基本原理和文化模式。
作者簡介
張猷猷,男,1983生,湖南株洲人。於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攻讀人類學,師從王建民教授,獲法學博士學位。2011年起,於浙江大學人類學研究所作博士後研究工作,道法中國著名人類學家莊孔韶與毛丹教授。在北京大學高丙中教授的力薦下獲得福特基金的資助,於2013~2014年間在美國印第安納州鮑爾州立大學進行學術訪問和人類學田野作業。在《人類學研究》、《中國人類學評論》、《世界民族》等學術雜誌和大學學報上發表人類學論文十餘篇。研究興趣:人類學理論與方法、結構人類學、漢人社會研究、美國社會研究、情感人類學等。
圖書目錄
第一章導論
第一節西方人類學對於社會過程與變遷的研究
第二節本書的研究方法和視角
第二章筆者所見到的川北大木偶
第一節從成都到峨眉
第二節峨眉的晚會
第三節川北燈戲與木偶戲
第四節川劇與木偶戲的同台表演(一)
第五節川劇與木偶戲的同台表演(二)
第三章歷史的“虛構”與神話的“現實"
第一節關於木偶的人類學與神話學
第二節為什麼要放棄“歷史”?
第四章政治與藝術的生活世界
第一節“李木腦殼”的戲班
第二節戲班子的“內斗”、生活與情感
第三節經歷動盪
第四節劇團在峨眉
第五節從內外關係看社會變遷
第五章木偶和木偶戲
第一節木偶的選材和製作:神樹
第二節木偶的選材和製作:李發海
第三節傳統的木偶戲
第四節改戲
第五節交替模式
第六章“模仿”與“扮演”:漢人社會神靈信仰的模式研究
第一節木偶的文化位置
第二節象徵的媒介:以“鎖韓林”為例
第三節漢人社會的神靈信仰模式:模仿與扮演
第七章結語與討論
第一節什麼是大木偶
第二節關係的宇宙論
參考文獻
後記
第一節西方人類學對於社會過程與變遷的研究
第二節本書的研究方法和視角
第二章筆者所見到的川北大木偶
第一節從成都到峨眉
第二節峨眉的晚會
第三節川北燈戲與木偶戲
第四節川劇與木偶戲的同台表演(一)
第五節川劇與木偶戲的同台表演(二)
第三章歷史的“虛構”與神話的“現實"
第一節關於木偶的人類學與神話學
第二節為什麼要放棄“歷史”?
第四章政治與藝術的生活世界
第一節“李木腦殼”的戲班
第二節戲班子的“內斗”、生活與情感
第三節經歷動盪
第四節劇團在峨眉
第五節從內外關係看社會變遷
第五章木偶和木偶戲
第一節木偶的選材和製作:神樹
第二節木偶的選材和製作:李發海
第三節傳統的木偶戲
第四節改戲
第五節交替模式
第六章“模仿”與“扮演”:漢人社會神靈信仰的模式研究
第一節木偶的文化位置
第二節象徵的媒介:以“鎖韓林”為例
第三節漢人社會的神靈信仰模式:模仿與扮演
第七章結語與討論
第一節什麼是大木偶
第二節關係的宇宙論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