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裕陵

永裕陵

永裕陵是北宋第六代皇帝趙頊陵墓(1085年建造),該陵石刻是宋陵晚期造像的代表,造型技法比較成熟。永裕陵被很多美學和史學專家,美譽為北宋帝王陵的集大成之作,歷來以其精美高絕的石刻雕刻技術,尤其是上馬石和鎮陵武士的名冠海內,吸引了無數的參觀者,以及盜墓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永裕陵
  • 地理位置:河南省鞏義市
  • 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性氣候
  • 建造時間:1085年
  • 墓主:趙頊
簡介,陪葬,生平,建制,雕群,狀態,《永裕陵歌》,作者,正文,

簡介

永裕陵是北宋第六代皇帝趙頊陵墓(1085年建造),該陵石刻是宋陵晚期造像的代表,造型技法比較成熟。墓室門口的石獅刻畫極有特色,張口怒目,威武雄健,當地民眾說“東陵獅子西陵象”就是說的這個獅子。它是宋陵石獅造型中最成功的作品。
由永熙陵西行,穿過滹沱村,越過塢羅河的一條支流(該河全年大部時間為乾涸的深溝),再向西6里,就到了八陵村,村東南約里許,有一高大陵冢,這就是900年前以銳意政治革新著名史冊的皇帝——宋神宗趙頊的陵墓“永裕陵”。
永裕陵,呈“覆斗形”,底邊略為正方,每邊60米左右,高約18米,原來上下有兩層台階,底層原用磚石圍砌,上層密植松柏長綠植株,陵上這些設定現已無存。現在的永裕陵,在高高的陵台上,只有叢生的荊棘和參差的亂草。陵前石雕像,還存有17件,是晚期宋陵石刻的代表作品,造型生動,技法純熟、流暢。南神門外的石獅,雕刻得剛健、渾厚、生氣勃勃。人們品評宋陵石雕說:“東陵獅子,西陵象,滹沱河上好石羊”。認為永熙陵的石羊、永泰陵的石象和永裕陵的石獅的造型和雕工之佳,在宋陵諸石刻中,應位列榜首。

陪葬

附葬在這一陵區的陵墓,還有神宗向皇后(欽聖皇后,死時56歲,其陵在裕陵西北)、朱皇后陵(哲宗生母、死時51歲)、陳皇后陵(徽宗生母,死時年32歲)和徽宗王皇后陵(欽宗生母,死時25歲,其陵在裕陵的東北)。這些陵冢都還可識別,各陵前的石雕像也都基本保存,只是這些藝術瑰寶,有的已為耕土壅埋,有的就橫立在陵西的大路正中,任憑人、畜、車輛碰磨衝撞,而毫無保護。看著它們的遍體傷痕,令人十分可惜。

生平

北宋皇朝自仁宋以後,國勢一天比一天地衰落,內憂外患嚴重,趙頊自幼在父親趙曙身邊,親眼目睹了先是仁宋後是他父親的內政、外交上所遭受的屈辱和艱難情景,給他的心靈打上深刻的烙印。
1067年他登上帝位不久,即命王安石越級到中央任職,以推行新法,改革政治。他本人在宮中常常脫下帝服,換上金甲戎裝,以示自己富國強兵的決心。在朝堂上他經常與大臣“論兵”,以激勵將帥去攻遼、破夏扭轉戰局。元豐四年(1081),宋發兵百萬,五路會剿西夏。熙河(熙州,今甘肅臨洮。河州,今甘肅臨夏)一戰,卻中了敵人誘兵之計,西夏軍夜決黃河水,灌宋師於靈州(寧夏靈武西南)城下,宋軍被淹溺、凍餓而死的,有數十萬人之多。五年(1082),永樂寨(陝西米脂縣西)一役,宋軍又慘敗,統帥徐禧,大將高永能、李稷以下死難將士達十餘萬人。
宋神宗宋神宗
當戰敗的訊息深夜傳到宮中時,神宋心如刀割,徹夜不能成眠,繞床踱步,直到天明。早朝會見大臣時又聲淚俱下,不能自己,直哭得滿朝大臣個個“不敢仰視”。戰場上的慘敗,對這點陣圖強的君王的打擊太大了,從此鬱鬱寡歡,“驚悸患病”。元豐七年,舉行秋宴,當他正要舉杯與宰相王安禮相賀時忽得風疾,兩手痿軟不能持杯,將酒灑了一地,口舌木僵,說話困難,宴會只得終止。到八年正月,病情加重,三月五日,這位年輕的皇帝,懷著未競之志,在福寧殿“倉卒晏駕”。

建制

北宋各皇陵的規模和建制基本相同,皆坐北朝南,每個陵區都由上宮、下宮和皇后陵及附葬王室子孫墓組成。上宮是陵園的主體部分,從南至北依次建有鵲台、乳台、神道和陵台。陵台就是墓冢,位於宮城的中部,陵台分三層呈覆斗梯形,上邊種植鬱鬱蔥蔥的翠柏,四季常青。陵台下稱地宮,是埋葬皇帝屍骨的地方。地宮規模甚為宏大,一般深達30米,由青磚砌成,仿照地面宮殿建築結構,牆壁上還繪有大型彩色壁畫。下宮也叫陵寢,位於上宮的西北部,是停放皇帝棺木和送葬官員居住的地方。圍繞上宮和下宮,築有十多米高的神牆,稱宮城。宮城一般占地一百多畝,四面開有神門,神門外各有石獅一對,防禦著來自四面八方的入侵者。
一角一角
這個時期的動物雕刻,除了以前的注意動勢與細部刻劃以外,也注意到神韻,風韻的表達。永裕陵走獅不但比例準確,搖頭擺尾,注意其神態的誇張、甚至拴在頸旁搭到背上的鐵鏈。也與整個獅子的動勢...

雕群

帝陵石雕群中,排在最前的是望柱,又叫華表。宋陵望柱呈八角形,象徵四面八方,其頂部是蓮蕊,底部為蓮座,中部刻有龍紋,是皇家建築的特殊標誌。接下來是象與馴象人,象在宋代是皇家儀仗隊的先導,馴象人一般來自越南,另外象也暗含萬象更新的意義。象之後是瑞禽瑞獸,宋陵的瑞禽是宋陵石雕中的傑作,也是空前絕後的珍品,為其它帝陵所沒有。再後,是仗馬和控馬官,這也是儀仗隊中不可或缺的。馬的後面是象徵高貴與尊嚴的虎、象徵乖巧與吉祥的羊(羊也是祭祀品)。羊的後面是客使,共3對6個,是參加皇帝葬禮的鄰國及少數民族的代表,他們手捧的寶物各不相同,從其長相和寶物的差別基本可以確定其來自哪個國家和地區。客使的後面,也就是靠近皇帝陵墓的方向,是武將文官。文官靠近陵墓,武將緊隨其後,這反映的是宋代的官制。在朝拜序列上,也是如此。再向後,也就是陵墓宮城門外站立的,是頭戴盔甲、手持斧鉞、雙眉緊鎖、不勝其哀的鎮陵將軍。鞏義市宋陵研究專家孫憲周說,“鎮陵將軍的後面,就是看守陵墓宮城的獅子了。”
一般來說,後陵設石雕36件,親王公主的墓設18件,大臣墓設6~8件。石雕數量的多少,反映等級的不同。後陵一般在帝陵的西北,建制和帝陵相同,規模是帝陵的一半。後陵的西北是下宮,這兒是為皇帝的靈魂供奉衣食的地方,也是管理陵園的官吏或宦官、宮女日常生活的地方,設有廚房、貯藏等場所。在這裡,陵區管理人員每日都要獻食於下宮的皇帝遺像。官員朝陵時,在上宮行祭之後,還必須到下宮去拜謁先帝聖容。

狀態

永裕陵和永泰陵位於芝田鄉西南路八陵村,其中,永裕陵在八陵村的東南,
永裕陵永裕陵
為宋神宗趙頊的陵墓。宋神宗一生坎坷———王安石變法風雲激盪;戰場上的慘敗讓他聲淚俱下,直哭得滿朝大臣個個“不敢仰視”。這位奮發圖強的君王從此鬱鬱寡歡,“驚悸患病”,懷抱未竟之志“
倉猝晏駕”。他葬身的永裕陵如今也是諸皇陵中保護最差的一個,10多個石刻雕像掉了腦袋,看守陵區的房子也被守陵員出租給一戶來自南方的人家。傅永魁甚至隱約覺得近年來永裕陵的石刻雕像又丟了頭。永裕陵附近煙囪林立,污水也流到了石刻雕像的腳下,而整個陵區則處在一個大坑之中。陪葬后妃等六人,現存四冢。

《永裕陵歌》

作者

宋 無名氏

正文

升龍德,當位富春秋。受天球。膺駿命,玉帛走諸侯。寶閣珠樓臨上苑,百卉弄春柔。隱約瀛洲。旦旦想宸游。那知羽駕忽難留。八馬入丹邱。哀仗出神州。笳聲凝咽,旌旗去悠悠。碧山頭。真人地,龜洛奧,鳳台幽。繞伊流。嵩峰岡勢結蛟虬。皇堂一閉威顏杳,寒霧帶天愁。守陵嬪御,想像奉龍輈。牙盤赭案肅神休。何日覿雲裘。紅淚滴衣褠。那堪風點綴、柏城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