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府城牆

永平府城牆

永平府城牆,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城西,始建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

永平府城牆和長城本體等構成長城防禦體系,是秦皇島市明代長城重要組成部分。整個城池為磚石結構,永平府古城平面呈不規則矩形,北部尖而窄,南部相對寬闊。外牆上砌築垛口牆,垛口牆中部下方設有瞭望孔。建築所用青磚均為就地燒制,城垣夯土就地挖取,完工後進行整修作為護城河。四個城門分別為東門“迎旭”、北門“拱辰”、南門“德勝”、西門“望京”。現存明代永平府古城西部城牆約1100延長米,包括永平府城南門、大西門(含瓮城)和小水西門各一座。永平府城牆是保存較完好的歷史遺蹟之一,在古代軍事防禦和建築技術上都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和文物價值,對研究盧龍一帶歷史文化,研究發展古代建築技術有重要意義。

2013年5月,永平府城牆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永平府城牆
  • 地理位置: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城西
  • 所處時代:明朝
  • 保護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7-0744-3-042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主要建築,文物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永平府古城整個城池為磚石結構,明洪武四年(1371年),在原土城基礎上拓建而成。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均有修補。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重修後稱東門為“迎旭”。清光緒元年(1875年),各門譙樓俱已傾潰,西北城垣塌毀尤其嚴重,進行修整。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東城門樓被八國聯軍轟毀。民國十五年(1926年),軍閥混戰以灤河為焦點,城垣被炮擊導致多處損壞。解放戰爭之後,古城基本荒廢。
2015年12月,永平府城牆南門的洞內保護支架安裝工程全部完工。這是該城牆門在2015年9月遭受昌黎兩次地震影響造成券頂開裂後,當地採取的一項臨時性保護措施。
2019年6月23日,永平府城牆南城門搶險加固工程施工,主要完善城台頂部和底部的排水系統、加固牆體等。
2022年5月~2023年1月,永平府城牆西門及西門瓮城、西水門修繕工程嚴格按照文物修繕原則進行施工。

建築格局

永平府城牆和長城本體等構成長城防禦體系,是秦皇島市明代長城重要組成部分。整個城池為磚石結構,東西長約1165米,南北長約1200米,城高3丈6尺,頂寬兩丈,底寬3丈。永平府古城平面呈不規則矩形,北部尖而窄,南部相對寬闊。外牆上砌築垛口牆,垛口牆中部下方設有瞭望孔。建築所用青磚均為就地燒制,城垣夯土就地挖取,完工後進行整修作為護城河。四個城門分別為東門“迎旭”、北門“拱辰”、南門“德勝”、西門“望京”。現存明代永平府古城西部城牆約1100延長米,包括永平府城南門、大西門(含瓮城)和小水西門各一座。

主要建築

南門
永平府城牆南門高約8米、洞長約15米、跨度4.5米。
大西門
永平府城牆大西門是座瓮城,也是城牆保存最好的部分。基石長大寬厚,城牆拐角處圓潤流暢。城門裡外兩重,外門朝西南,內門朝正西,交錯而向,瓫城門與外城門不在一條直線上。城門樓洞條石鋪就。沿西城牆向南走幾百米就是永平府城的南城門。
小西門
西城牆北約四五百米為永平府城小西門。西門規模較小。

文物價值

永平府城牆是保存較完好的歷史遺蹟之一,在古代軍事防禦和建築技術上都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和文物價值,對研究盧龍一帶歷史文化,研究發展古代建築技術有重要意義。

保護措施

2013年5月,永平府城牆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永平府城牆
永平府城牆遺址碑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永平府城牆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城西。
永平府城牆(望京門)

交通信息

自駕:自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永平府城牆,路程約4.8千米,用時約8分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