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梯田

永和梯田位於永和縣城北部,梯田園區總面積309平方公里,梯田67300畝,林木13.4萬畝,壩灘5000畝,道路90公里,主要種植玉米、高粱和小雜糧,保留了最完整的永和梯田農耕文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永和梯田
  • 地理位置:山西省永和縣坡頭鄉東北部
梯田景區分布,自然景觀,黃土塬,黃土梁,黃土峁,四時之景不同,天象景觀,生態環境,經濟效益,氣候特徵,植物資源,飲食文化,槐花,紅棗,交通格局,景區外部交通,景區基礎設施,農業文化歷史,縣域歷史,永和梯田發展史,

梯田景區分布

永和梯田核心景區位於山西省永和縣坡頭鄉東北部,黃河支流芝河源頭附近,涉及呼家莊村、趙家溝村和蘭家溝村三個自然村。景區東鄰坡頭鄉孫家莊村,南界岔口村,西連白家崖村,距離永和縣城15公里,距離坡頭鄉政府7公里。

自然景觀

黃河及其大小支流,把黃土塬侵蝕、切割得支離破碎,形成了黃土塬、黃土梁、黃土峁為主的丘陵地貌,代表了流水的侵蝕強度和黃土地貌演化過程。黃土地貌是黃土高原獨特的地形形態,主要地貌類型有黃土溝間地貌、黃土溝谷地貌和黃土侵蝕地貌。
永和梯田景區總面積約7.5平方公里,範圍較大,區域內黃土塬、黃土梁、黃土峁均有分布,形成了遼闊壯觀的黃土自然景觀,黃土風情在此盡顯。

黃土塬

黃土塬是在地形面上或山間盆地內,黃土堆積形成的面積較 大的黃土高地,又稱黃土平台。它代表黃土的最高堆積面。其頂 部平坦寬闊,邊緣傾斜 3°~5°,周圍為溝谷深切。 黃土塬被溝谷進一步溯源侵蝕,塬面逐漸縮小,塬面支離破 碎。這種行將解體的黃土塬叫黃土殘塬。

黃土梁

黃土梁為長條形的黃土高地。梁頂傾斜 3°~5°至 8°~ 10°者,為斜梁;梁頂平坦者為平梁。平梁頂部較平坦,寬 400—500 米,長可達數公里。丘與鞍狀交替分布的梁稱為峁梁。
黃土梁由兩側沖溝溯源侵蝕,黃土殘塬被進一步切割形成, 或是黃土直接覆蓋在梁狀地形上。平梁多分布在黃土塬的外圍, 是黃土塬被溝谷分割形成的

黃土峁

黃土峁是被溝谷分割的穹狀或饅頭狀 黃土丘。峁頂面積不 大,呈橢圓形或圓形, 以 3°~10°坡度向四周傾斜,逐漸過渡為坡度 15°~35°的峁坡。若干個峁大體排列在一條線上稱連續峁,峁與峁之間的 鞍部稍凹。其大多是河溝流域的分水嶺,由黃土梁經流水進一步 切割演變而成;單個的黃土峁叫孤立峁,它是在黃土堆積過程中 侵蝕形成的,黃土下面基岩面屬於丘狀地貌。
梯田——梯田景觀,景區主要景觀資源,極具地域特色

四時之景不同

永和梯田因季節、光照和田中植物不同而呈現出不同色彩。
開春之際,精耕後的層層梯田映襯天光,如塊塊金帶相疊。捧一捧金色的黃土,獨特撲鼻的芳香令人陶醉;
夏日,一望無際的莊稼在陽光的照耀下,折射出勃勃生機;微風一吹,綠波蕩漾開去,掀起層層波瀾。霧起時,煙雨迷濛的梯田,猶如仙境散落人間,美不勝收;
秋天,梯田迎來豐收,無邊的梯田,目之所及皆是令人心醉的金色,在陽光的照射下,越發光耀奪目,漫坡鋪金,層層梯田若級級金階,梯田環繞的山坡又似座座金塔。
每到冬天時,銀裝素裹永和梯田,梯田和小山村猶如嵌入冰雕玉砌的童話世界。

天象景觀

清晨日暮,朝夕往歸,在梯田的映襯下,景觀變幻莫測,具有別致的美感。日出,當太陽驅散晨霧,層層梯田便漸漸染上金光,隨著太陽的升高梯田的顏色不斷變幻,如詩如畫,如夢如幻;日落,在斜陽和彩霞的映照下,連片的梯田雄偉壯麗,各種有節奏的層次和曲線,五彩斑斕的顏色搭配,五彩繽紛,奼紫嫣紅,異彩紛呈;夜幕,遠離城市的光污染,高海拔的優勢造成了“手可摘星辰”的絕美星空,令人神往。

生態環境

景區屬於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地區,但經過多年的生態治理、植樹造林、在適宜地區開墾梯田等措施,由過去的荒、窮、冷已經變為現如今的綠、富、熱,水土流失減少,生態環境發生了質的改變,現如今的景區,是綠色的象徵,是山西省黃土高原生態治理的標桿。
高粱——區域內主要農作物,景觀元素之一。
高粱是梯田景觀的重要元素。隨季節的轉變,高粱在不同時期呈現多樣的色彩,初春的新綠、夏日的深綠、秋日的紅顏,色彩多變,結合大地“黃土”風情與冬日的素裹綿延,這裡的四季被高粱定義顏色,甚至於每一天的景色因為高粱的變化而有別於前一天。並且梯田隨地勢而變化,高粱在高低錯落大小不一的梯田上呈現出不同的景觀效果,尤其是每逢高粱收穫季節,萬畝紅海遍布梯田,登臨觀景台上,一眼望不盡的紅色梯海綿延至遠方,形成了壯觀的紅高粱景觀——漫天皆為景,處處皆不同。
永和梯田景區內現大範圍種植高粱。高粱在景區內發揮著經濟效益、景觀呈現以及旱作農業發展的多重功能。

經濟效益

永和的氣候和梯田的海拔造就了品質優秀的高粱,產量喜人。景區內的村莊與郎酒集團達成合作協定,郎酒集團以“產多少收多少”的模式收購高粱,保證了區域內高粱的銷路,保證了村民的收入,形成了企業扶持村莊發展的良好局面。

氣候特徵

景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9.5℃,極端高溫35.8℃,極端低溫—22.2℃,無霜期平均183天,最長199天,最短161天,光照充足,年日照時數平均2541.7小時,年10℃以上積溫,平均36.4℃,年平均降水量554.3毫米,主導風向:西北風,平均風速2.4米/秒,主要災害有旱、風、雹等。

植物資源

景區內大部分土地性質為耕地和林地。耕地主要種植高粱、核桃、蘋果等,林地主要植被以沙棘、黃刺玫、虎榛子等灌草叢為主,此外還有刺槐、油松、山楂等林木。

飲食文化

槐花

刺槐,也叫洋槐,是六七十年代永和植樹造林、綠化荒山、改善植被的一種最常見、最普遍的樹種。由於當年浩浩蕩蕩的植樹大軍,以連續多年的營造方式和大面積的栽種區域,形成了永和山連山、山帶山、山環山的槐樹症候群,每年的這個季節,群山遙相呼應、此起彼伏的槐花垂掛在大大小小的刺槐樹上,煞是喜人,整個縣城和多個鄉鎮都被槐花簇擁和環抱著。串串晶瑩、潔白的槐花以它最獨特的花姿、最沁人心扉的芳香、最誘人垂涎欲滴的姿態,成為永和又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永和槐花具有品質好、分布廣、花期長等特點,藥用價值高、市場前景好,全縣現有18萬畝野生槐樹林。近年來,永和當地開發出槐花包子、槐花不爛子、槐花土雞蛋等農家美食,槐花餃子、槐花糕、槐花餅等多款美食,推出了槐花茶、槐花蜜、速凍槐花等系列產品,已在山西地區小有名氣。

紅棗

在永和縣境內,紅棗種植區集中在緊靠黃河的鄉鎮,那裡的土壤為沙質土壤,植被深厚而疏鬆,加上乾旱少雨,無霜期較長,獨特的氣候使得在此生長的紅棗肉厚、味甜、營養價值高。據永和縣史料記載,早在唐朝,永和紅棗便已被譽為“貢品紅”。
永和紅棗一直以來都是聞名遐邇的優質特產,以核小、皮薄、肉厚、天然無蟲、無公害、無污染而久負盛名,獲得了國家綠色食品證書和有機紅棗產品認證。由此,永和成為全國無蟲紅棗第一縣,被國家林業局授予“中國棗鄉”稱號。如今,紅棗收入占到農民經濟收入的40%。

交通格局

永和縣境內交通主要依託公路。境內G2211延長高速(霍永段)、國道G341東西向穿永和縣北部而過,省道 S248東北-東南穿越永和。霍永高速、乾坤灣互通、“黃河一號”旅遊公路的陸續貫通,破解了限制永和對外開放的瓶頸,打開了發展空間,使永和連貫晉陝的區位優勢更加凸顯,成為連線華北與西北地區物流的重要門戶。

景區外部交通

景區東側南側即為省道S248,沿景區入口向南3公里處即為省道S248和國道G341交匯處,再往南即為G2211長延高速,路網體系完善;距離永和縣汽車客運站18公里,車程約28分鐘,為中遠途遊客提供了快捷的交通;景區距離G2211長延高速永和收費站12公里,方便自駕遊客前往景區;鄰近黃河一號公路,有利於對接黃河沿線旅遊市場;臨汾堯都機場距離景區車程約2小時40分鐘;石樓縣、隰縣到景區車程均在2小時內。

景區基礎設施

景區內主要要素為梯田,環境優美,景色宜人。這裡四季景象各不相同,春夏萬頃碧波盈動,金秋層林盡染,冬天銀裝素裹;高低分明、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梯田層層疊疊,田埂蜿蜒,優美如畫。
隨著永和梯田特色農業的開發及多樣經濟林的種植,建設了觀景平台、生態停車場、旅遊廁所、景區路等旅遊服務設施,永和梯田已成為集生態、生產、採摘、娛樂於一體的綠色旅遊區,成為縣域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轉型升級的主陣地。“農事體驗+旅遊”“農業研學+旅遊”“農業觀光+旅遊”,同時,結合農民豐收節,打造高粱藝術字網紅打卡地,永和梯田走上了農文旅融合發展之路。
永和梯田四季景象各不相同,春夏萬頃碧波盈動,金秋層林盡染,冬天銀裝素裹;高低分明、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梯田層層疊疊,田埂蜿蜒,優美如畫,“永和梯田”已經盛名在外,成為山西省乃至全國都叫得響的農旅品牌。

農業文化歷史

據史料記載永和人自古以來,不屈不撓,主動適應自然,在黃土高原上的生存過程中,開始了梯田這種形式的土地利用歷史。當平地利用完畢以後,於是開始開墾山坡地,以適應不斷增長的人口所需,由此形成了梯田。因此梯田利用的歷史應該很早,但確切的記載則是大為滯後。梯田一旦出現,由於能夠涵養水土,促進了農業收成增長,開墾利用就不斷延續。至明清時期,由於一條鞭法與攤丁入畝政策的推行,有利地促進了人口增長,加之這一時期美洲旱地作物引入,增加了梯田上作物構成的豐富性,輪作間作栽培選擇餘地更大,極大地促進了梯田的發展。在清朝之前,永和人還嘗試開鑿官莊渠、協合渠,利用索駝川水、仙芝水、長樂泉水等進行灌溉,但只能是利於平地的種植,而且杯水車薪,解決不了根本問題。治山保水,有效地利用梯田,提高耕地質量才是永和人必然選擇。儘管梯田的利用歷史貫穿於整個歷史時期,但永和梯田利用確切的文獻記載是在清朝年間,顯然這與古代文獻記載多不涉及此類民生問題有關。

縣域歷史

永和縣在舊石器時代已有人群定居、繁衍生息。西周屬晉之莆,春秋屬晉之莆,並置樓邑,為晉文公流亡時期重要陪臣,晉大夫趙衰之子趙嬰的封地,秦屬河東郡北屈,西漢漢武帝元封二年小月氏王扜者“將眾千騎降”,元封四年封為瓡讘侯,即:永和於公元前107年設定為狐讘國,後改為縣。魏始置永和縣,晉為狐讘縣,後周置臨河郡及臨河縣又置歸化縣,隋開皇初郡廢十八年改臨河為永和,歸化為樓山。隨著考古工作的不斷推進,在永和發現舊、新石器時代及夏、商、周等古代遺址近150處,遺址中發現大量的罐、盤、壺、盆、瓶、豆、甗等器皿,其中在桑壁鎮榆嶺上村漢代遺址中還發現紡輪器物的殘片,這些都說明永和農耕文明久遠。

永和梯田發展史

永和梯田是在永和深厚的農耕文明積澱以及黃土高原地區坡地耕作和平整土地的傳統基礎上逐漸發展出來的。綜合出土文物、文獻記載、農具運用、土壤構成等多方面的資料,可知永和梯田約在明代初具雛形,於清代大量發展,民國時期主要著眼於土壤保墒,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逐漸發展和完善,形成“五位一體”的生態梯田。
從文物考古資料來看,永和梯田核心區的芝河鎮、坡頭鄉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原始先民們依靠簡單的石頭作為生產工具。例如在位於芝河沿岸的芝河遺址,區域範圍包括韓咀圪嶺、寺窪、小料灘、美家川旱條子、溝門口以及辛莊村的後灘、下灘、前灘、寨腰子9個點。文化遺物分布在河流二級階地更新世晚期地層中,暴露有石片、石器等,為細石器;罷骨遺址位於芝河鎮下罷骨村。地面有尖狀器石斧、石片與紅色、灰色陶片。岔上遺址位於坡頭鄉岔上村南約150米處,東西寬約500米,南北長約800米,分布面積約40萬平方米。文化層厚約0.7米,文化層內採集有棗園文化的泥質紅陶盤、缽、斂口缽、夾砂紅陶罐等器物殘片,屬新石器時代。坡頭鄉索駝村西土坡上古墓為春秋戰國墓葬,1974年7月出土有銅鼎、戈、劍、鬲、馬銜等青銅器。東棗園遺址位於芝河鎮上罷骨村北,屬漢代文物遺址。有300×60米的文物堆積層2米,地表有陶窯,遺物多為繩紋陶片。烏門墓群位於坡頭鄉烏門村東300米處,當地俗稱老墳上,分布面積2.8萬平方米。地表散落有陶片,採集有泥質灰陶鼎,彩繪壺、盒,彩繪器蓋等器物殘片,屬漢代。
從文獻記載來看,梯田起源歷史很早,關於梯田的起源問題,有學者認為原始梯田出現的相當早。《詩經·小雅·正月》“瞻彼阪田,有苑其特”中“阪田”,被認為是早期原始梯田。西漢《氾勝之書》中有關“區田”的記載,被認為2000年前“黃土高原南部地區”梯田的記錄。黃土高原地區早期梯田為坡式梯田。山西省為東北-西南走向的平行四邊形,是典型被黃土覆蓋的山地高原,山區分布廣泛,除卻部分河谷地帶,很少有平坦、成片的耕地可供使用,其土地利用形式與黃土高原地區應該無異,但是其文獻記載的歷史很遲。明成化十一年《山西通志》中有記載“坡田多歇種,民粒少聊生”,詩文中所描繪的景象顯示出山西保德當地多有坡地閒置時,便會使糧食的供應狀況變的緊張,反映出坡地梯田耕作的形式不僅是簡單的被當地田戶所接受,而且很可能已經成為當地一種較為重要的農田作業形式。此外,明萬曆年間的吏部尚書襄毅公楊博還在其詩文中提到山西澤州“山田如閣板”,明成化年間的山西許安仁、楊廷秀等人的文章中也有關於為“山田”祈雨避旱、“山田兩千畝以給齋粥之費”的內容,都是梯田存在的間接證據。除上述文獻記載,黃河水利委員會與羅德民等學者通過田野考察,還注意到了大量山西洪洞縣、趙城一帶明代開始修建使用的梯田,這是有關山西地區這一時期梯田建設成果的重要實物證據。根據上述史料與物料,可以說黃土高原土坡梯田耕作在山西地區其時已經分布的較為廣泛,農人們對此類耕作方式較為熟悉,只是真實的文獻記載沒有特別明確。到了清政府執政時期,土坡梯田的史料存量明顯有了大幅度的增長,黃土高原各區域的梯田數量都有了相應的增長,明代土坡梯田分布的區域差異格局依然保持下來,山西省仍是使用土坡梯田進行作物耕種最為廣泛的區域,且多有收取梯田、坡田賦稅的記錄。具體到永和縣,其相關記載在清代才開始透露端倪。據清康熙年四十九年(1710)修的《永和縣誌》記載,永地山峻土磽,永民鶉衣藿食。平地不足,自然少不了利用梯田的形式開墾以足民所需。從該縣誌賦說徵收情況可知,清順治十四年(1657)末,永和實有熟地72746畝,其中平地8184畝,坡地64562畝。此坡地即是永和梯田前身,因為此前文獻上要么不直接記載,要么直接稱之為坡地,直接稱作梯田的情況極少。單從該文獻看來,永和梯田利用的歷史至少有三百年以上。
從農具運用看,明、清、民國年間一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縣內田間耕作農具大量使用的有犁、耙、耱、耬、杴、䦆、鋤、耙子等。其中用於碎土、平地、整地、保墒的就有耙、耱、杴、鏤等。其中,木框鐵齒耙、荊條耱均為平田、碎土、鎮壓保墒農具,千百年來,一直沿用。即使在20世紀80年代動力機具的大面積使用後,它們依然是山地耕作的重要農具。明清時期逐漸完善的梯田技術能夠被當地農人所接受,一定程度上是因為黃土高原地區坡地耕作和平整土地的傳統,與梯田作業方式存在關聯性。
從土壤構成來看,深厚的黃土堆積層是地區農業的天然優勢,使得黃土高原地區較早地孕育出了中國的傳統農業。現如今黃土高原的人為土就是人類長時間從事耕作活動的明顯證明。永和縣的灰褐土是在自然成土過程中經過人類耕種熟化而形成的旱作土壤類型。其成土母質為黃土及黃土狀物質,土層深厚、土性軟綿,侵蝕輕微,土壤肥力較高,主要分布在芝河鎮、坡頭鄉等丘陵、塬地以及溝川階地。黃土層的廣泛分布,對農業生產而言,既存在有利的一面,也包含不利的限制因素。黃土的鬆散性,易被地表徑流與降雨等侵蝕,產生水土流失。自明以降,由於黃土高原地區地表植被的銳減等因素,使得降雨等因素對地形的侵蝕趨於嚴重。隨著時間的推移,地表徑流的侵蝕作用使得可以進行傳統平地耕作的大塊黃土塬塬面縮小,變得更為破碎。適合傳統耕作方式的大塊平整土地成為日益稀缺的資源,坡地的數量與規模快速增長,“黃土高原的破碎愈演愈烈”。至明清時期,黃土高原地區由於侵蝕加劇,溝壑快速成型,客觀上使得原本可以進行農田作業的大塊平整塬面逐漸破碎化,間接地為梯田建設提供了大量必要的農業技術環境。
民國時期,永和縣人民除了開墾梯田以外,還以培地埂、打壩淤地的方式保護水土,同時保墒。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永和梯田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這源於新中國對土地利用形式更為全面,利用措施得力,勞動協作容易等多重因素綜合的結果,機械耕作省時省力,使得梯田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動態擴張時期,梯田所在地的人民因此也獲得了更多的收益,從而也成為北方旱作地區規模最大的梯田群體。
第一階段:1955——1966年,重點是垣面梯田建設, 1955年永和被確定為水土保持重點縣1958年,各公社以管理區規劃,對垣面培地埂,緩坡取高墊低等。1963年起,垣面以建條梯田治理。
第二階段:1967——1978年,實行垣、坡、溝、田、林、路綜合治理,注重林、灌、草相結合,工程、生物、耕作措施相配套。共治理基本農田5.4萬畝,其中梯田1.59萬畝,溝坡地1.67萬畝,垣平地2.14萬畝。
第三階段:1979——1995年,這一期開始以推土機代替小平車平整土地,以小流域治理為主,初步治理面積36.23萬畝,其中基本農田7.81萬畝。1955——1995年期間,累計修梯田7.37萬畝,梯田年攔蓄泥沙22.0萬噸。
第四階段:1996——2008年,20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大力實施基本農田建設。2000——2008年實施退耕還林和荒山造林工程。2004年開始實施小流域壩系工程建設。
第五階段:2009年2023年,永和小流域綜合治理模式得到省、市的充分肯定,獲山西省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最高獎“禹王杯”。2010年,永和縣獲“水土保持紅旗縣”。永和作為首批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試點工程縣,以建設精品小流域為目標,進行了綜合規劃,坡耕地實施坡改梯工程,以白家崖、劉家莊為試點的工程最終完成坡改梯建設12500畝。此外,溝道建設淤地壩,淤地壩下游進行壩灘聯治,整治溝灘地,溝坡實施水保林工程,梯田地埂栽植經濟林,建成溝域生態梯田,初步形成了一個多措施配套的綜合防治體系和立體開發體系。以2010年到2017年小流域綜合治理的成就為例,永和縣共改造機修梯田77353畝,全縣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770.34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度達到71.7%,取得了較好成效。
永和溝域黃土生態梯田系統是在黃土高原支離破碎,平均降水量不足僅有550毫米左右修建的。由於山高坡陡、溝壑縱橫、地質條件複雜的自然環境特徵,當地民眾在長期利用土資源,培地埂,造梯田的基礎上,探索創造出坡耕地改造、壩灘聯治、經濟林栽植、荒山造林、設施改善“五位一體”的生態梯田建設經驗,不僅有效保護了永和傳統的高粱、玉米、穀子等優質特色作物,而且形成了生態林防風固沙、利用經濟林穩固地堎、利用秸稈還田與牛羊過腹還田增加地力等技術,對傳承發展中華優秀農耕文化,走出生態治理與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意義重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