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酉堂之簡介,酉堂之由來,酉堂之結構,
酉堂之簡介
由當時號稱擁有18支桅帆船的金門船王黃俊於1765年(清乾隆三十年)所建。由於門樓前有橫額題“酉堂”,所以稱為酉堂別業(別業即別墅)。創建取名“酉堂”一則彰明其為“乙酉年所建”,二則紀念老妻蔡氏之逝,皆在酉年之故。1997年4月定為台灣省屬二級古蹟。
酉堂之由來
黃俊,字伯癸,諱汝試,謚懋齋,誥贈奉直大夫。生於1702年(康熙四十一年三月二十六日戍時),卒於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七月十八日未時。妣蔡氏慈敏,生於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八月二十一日未時),卒於1765年(乾隆三十年閏二月二十二日辰時)。黃俊當時擁有財產百萬,後人稱他為酉堂百萬祖。 1765年(乾隆三十年乙酉年),黃俊之妻蔡氏過世,本人亦64高齡,半世奔波,人世無常,頓覺倦怠,遂在乙酉年興建一宅第供己退休貽養,並為督促課讀子弟仕進之所,取名 “酉堂”,禮聘講席,設帳講課。又恐族人執教,囿於親情,有所不便,教席均從外地請來,尤以祖籍同安地區為主。黃俊自1765年(乾隆三十年)創建酉堂,越十年,又於1775年(乾隆四十年)續成宗祠之前進,並捐置書院,至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辭世,雖所費不貲,卻為黃氏宗族做了一番事業。
酉堂之結構
酉堂建築,分由門房和宅院兩部份構成。宅院兩進,前有土牆環圍,牆外有一大池塘,分為一大一小,一圓一弦之日月池,蓋取 “泮水”之意,上架斜向曲橋一座,橋板用三塊並排的花崗石板鋪築。橋通入口牆門,門上有 “酉堂”橫匾一方。
進門為平面成曲尺形的門房,院牆環圍的庭院中有方形水井一口,用花崗石的低矮欄桿圍起,旁邊安置石造的圓形洗衣盆一口。由門房左轉,便是三開間的酉堂前廳,穿過前廳及中廊,來到正廳,中央供奉著酉堂始祖黃百萬的塑像,方面大耳,臉色紅潤。酉堂內另設有一花廳,專供教師住宿,以便其長期教導子弟。故酉堂不僅有池沼之勝,亦有啟迪黃氏子弟後進之構想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