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美村(廣東省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鵝埠鎮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8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水美村隸屬於廣東省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鵝埠鎮。位於鵝埠鎮北部,距鎮政府約 1.5 千米。與新屋村、城內村、桃仔園村、枇杷村、大塘村相鄰。始建於明代,因李姓先祖李有福自東莞茶山遷至此地而形成。原名瑞美村,後因村址所在地山美水美而改名“水美”,因與尖米話“水尾”的發音相似,也有人叫“水尾”村。地處丘陵地帶,村北面為南門河沉積小平原。村南有皇嶺山,西南有雞角山,西北有斧頭山,最高海拔約 400 米。村西北有松坑河,流經該村的河段約 1000 米。村附近有載背水庫和水尾電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美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華南地區
  • 地理位置:廣東省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鵝埠鎮
歷史沿革,經濟,人口,歷史文化,村民由來,本地方言,傳統建築,傳統習俗,本地特產,公共設施,

歷史沿革

明、清代,屬惠州府海豐縣楊安都。民國時期,先後屬海豐縣第四區、第三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海豐縣鵝埠鄉;1958 年,屬雄鵝人民公社;1959 年,屬鵝埠人民公社;1984 年 1 月, 屬 鵝 埠 區 公 所;1987 年 4 月,屬鵝埠鎮水美行政村;1988 年,屬汕尾市海豐縣鵝埠鎮水美行政村;2011 年 2月,納入深汕特別合作區;2017年 9 月,納入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

經濟

傳統經營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馬鈴薯等,兼養殖家禽及種植荔枝、龍眼、芒果、香蕉、鳳梨等。現大多數青壯年外出務工,部分村民開鞋廠、經商等。現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農業收入、經商收入、工資性收入。

人口

2020 年末,該村戶籍總戶數 262 戶,戶籍人口 1282 人,其中男性 669 人,女性 613 人;80 歲以上 35 人,最年長者 94 歲(女);實際在村人口 961 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 15 人。

歷史文化

村民由來

村民主要有李姓。據村里李姓族譜記載,李姓祖先早期由南雄珠璣古巷石井頭遷至東莞茶園都(今茶山鎮);明萬曆年間,先祖李有福與文、張兩姓同遷至海豐縣鵝埠上寮油麻園居住,後來文、張兩姓遷居鵝埠墟,李有福遷至水美村開基,繁衍至今已有22代。村記憶體有《水美族譜》,1976年由李丁福纂修,1979年李觀來續修。

本地方言

村民為漢族廣府民系,通用方言為尖米話。

傳統建築

傳統民居多為三間兩廊,也有部分三開間或多開間的排屋。現存約 150 間。
水美古村寨,始建於明萬曆年間,後期歷經多次維修、重建。坐東南向西北。平面略呈橢圓形,總面寬 80 米,總進深 88 米,占地面積約 7000 平方米。村寨內建築前後 9 排,每排約 16 間。四周有高約 4 米的圍牆,用貝灰砂石混料夯築而成,因年久失修,局部牆體已坍塌。正面正中有門樓 1 座,高 2 層,二層閣樓開有窗;花崗岩石門框;鑊耳式封火山牆,平脊,灰瓦。右側圍牆中部另有側圍門 1 座,硬山頂、平脊、灰瓦。寨內中軸線為一條縱巷道,寬約 2.5 米;各排建築之間有橫巷道數條,寬約 2 米,巷道地面均用鵝卵石鋪築。巷內民居各自獨立成戶,是典型的“三間兩伸手”建築。寨內多麻石製品,石盆、石槽隨意擱置,顯然是久已不用。城牆上,不時可見石制直窗欞,窗欞方正粗大,這是用來防範盜賊的射擊口。圍內有 2 座李氏宗祠,其中一座位於圍內第一排,重修於 2011 年,面積約 80 平方米;另一座位於圍內第六排,重修於2005 年,面積約 30 平方米。在右側圍門外有 1 口水井,井口用 4 根石條圍成方形,井內壁用鵝卵石砌成。水井現已廢棄無人使用。

傳統習俗

農曆二月十五是三山國王爺的壽誕,水美村理事會組織村民準備五牲酒禮拜祭。當日全村家家戶戶擺宴請客,村里會請戲班子唱3~5天大戲。
開燈節從每年的正月十一開始,持續 6 天,凡該村新添男丁的家庭都要到燈棚里掛上漂亮的走馬燈,並在這幾天擺茶、酒招待村民,直到正月十六完燈。期間村里搭台演戲,叫做燈棚戲。
水美村崇武,20 世紀 80 年代就曾組建男、女獅班,村里現在仍有 20 ~ 30 人的獅班。水美村的蓋仔獅源自陸豐青塘,據考,“蓋仔獅”起源於明代軍獅,百年來一直在民間流傳。因頭部狀似鍋蓋而得名。獅頭目大口闊鼻子短,眉宇間寫有“王”字,額頭中間飾有八卦。被尊為老大的“蓋仔獅”地位崇高。海陸豐有“青面白額,獅班免掠”的俚語,是指當蓋仔獅在一個村表演的時候,其他獅類表演是不敢進村的,只有當蓋仔獅表演結束後,其他獅隊才能進村。
水美村有經商的傳統,清康熙年間,村民李色先創辦豐隆、豐盛、四昌、祥記四大商號,經營米業、布業、藥業及瓦窯、石灰窯、木材等,還經營鵝埠唯一的碼頭南門河碼頭,鼎盛一時。豐隆、豐盛商號沿用至今。清乾隆十三年(1748 年),李廷茂在南門河上建造石板橋,民眾稱“南門橋”,該橋 1964 年拆除。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該村曾有業餘劇團,20世紀60年代解散。1976年後,村里重新組建劇團,主要演海豐地方戲正字劇,在該村和周邊演出,廣受歡迎。20世紀90年代初劇團解散。

本地特產

特色傳統(節慶)食品有圓籠粉、糍粑、艾粉、米花糖、豆酥、油麻茶等。水美村種植的呂宋芒果是特優品種,果色泛黃,味香甜、肉無絲,十分可口。該果原產於菲律賓呂宋島,20 世紀 70 年代由廣東省果樹研究所引進栽培成功,分配到水美村種植,是一個珍貴的水果品種。

公共設施

深汕高速、廈深高鐵經過該村。1983 年通電,1989 年通自來水,20 世紀 90 年代通電話,1999 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2013 年通網際網路。村內建有水美國小,2020 年末有 3 個年級,2 個教學班,在校學生 11 人,教師 5 人。村內有休閒小花園。深圳市龍崗區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龍崗區婦女聯合會共同捐建水美村民服務中心,占地面積 180.4 平方米。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