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生物群落結構

水生生物群落結構

一定水域中各種生物的聚合稱為水生生物群落。一個群落中的各種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都存在著複雜的相互關係,由這些相互關係決定的各種生物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配置狀況,稱為群落結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生生物群落結構
  • 外文名:Aquatic community structure
特徵,環境評價,

特徵

群落結構的特徵主要在種類組成、群落外貌、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方面表現。群落的生物種類是群落結構的基礎;群落的外貌和結構是群落中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關係的標誌。群落中的各種生物對周圍的生態環境都有一定的要求,周圍環境起了變化,它們就會產生相應的反應,表現為群落中生物的種類和數量的增減;群落外貌、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也隨之發生變化。因此,水體污染必然引起水生生物群落結構的變化。研究這些變化,就可以評價水體的質量狀況。
丹麥學者E.弗耶丁斯塔在1963~1965年根據污水中的優勢群落把水體分成9個生物帶,用以評價水體的污染狀況。他提出可用裸藻群落表示甲型多污帶,即溶解氧甚至可以低到零並含有硫化氫(H2S)的污染水體。在這種水體中,優勢種是耐低溶解氧的綠色裸藻(Euglenaviri-dis)、靜裸藻(E.deses)、華麗裸藻 (E.phaecodies)等。而主要由羽枝竹枝藻(Draparnaldia plumosa)和河生胭脂藻 (Hildenbrandia rivularis)等不耐污種類組成的綠藻群落,則可表示清水帶。
70年代英國人根據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和魚類群落結構的變化提出了評價河流水質的四級標準。近年來,北美和歐洲大多利用底棲無脊椎動物的群落結構變化,作為生物監測手段,因為這些動物個體較大(成體長度最小為3~5毫米),活動力較差,壽命較長,易於採集和識別。
60年代初,中國一些單位調查了第二松花江污染引起的水生生物群落結構變化。70年代,又廣泛開展了長江、湘江、官廳水庫、鴨兒湖等水體的生物群落研究,利用底棲動物群落結構變化來評價這些水域所受的有機農藥或重金屬污染,並根據寡毛類、水生昆蟲幼蟲、軟體動物的比例,劃分評價標準的等級。

環境評價

套用群落結構評價環境質量,不需要貴重的儀器就可綜合反映污染對生物的直接危害和發展趨勢,但是不能說明污染物的性質和含量。因此,群落結構的生物學評價只有與化學、物理學評價結合起來,才能取得準確的監測結果。鑒於影響群落結構的因素並不僅是來自污染,因此,廣泛調查不同類型污染水體的生物群落,開展正常生態和污染生態的群落結構研究,以及運用數學模型,以資訊理論原理來概述群落結構等,都是當前較重要的研究課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