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牛犢

水牛犢

中國水牛資源豐富, 在我國南方的畜牧業中水牛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與普通牛奶相比, 水牛奶營養價值高、香甜可口、風味獨特, 越來越受各地民眾的歡迎。當前水牛奶業已發展成為世界各國乳業加工的熱點, 是不少地方農民增收致富的一大產業。奶水牛犢牛階段的培育, 是水牛奶產業中極為重要的一環, 其培育結果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成年牛的體型結構和生產性能。因此, 做好新生水牛犢的飼養管理與常見疾病防治工作, 是發展水牛養殖業與奶業的基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牛犢
  • 外文名:Water buffalo calf
  • 領域農業科學
飼養管理,疾病防治,管理要點,

飼養管理

犢牛出生時的處理
對於分娩水牛, 要做好接產護理的準備工作, 犢牛出生後應及時用乾毛巾清除乾淨小牛口、鼻中的粘液;必要時可倒提其後肢, 使其口鼻中粘液自行流出, 防止犢牛窒息死亡。同時對臍帶做斷臍止血處理, 若臍帶不能自行斷裂, 可用已消毒的剪刀在離犢牛腹部約10cm處剪斷, 擠出臍帶中的血液與粘液, 並用碘酊塗抹消毒。剝掉軟蹄組織;之後稱重、編號、記錄, 移進隔離單欄人工餵乳。保持犢牛舍通風乾燥, 清潔, 定期對牛欄進行消毒滅菌。秋冬, 牛舍進風口圍上布幔, 犢牛欄要鋪上稻草, 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早餵初乳
水牛犢出生後要在1小時內吃上初乳, 最遲不能超過2小時。初乳營養價值高, 含有大量易被小牛吸收的免疫球蛋白。新生犢牛需要及時攝入足量的初乳來提高免疫力, 否則容易感染疾病引起死亡。初次每頭餵乳量1kg~1.5kg, 每天餵乳2次~3次, 奶溫35℃~37℃, 保證新生犢牛至少有7天吃上初乳。
哺餵常乳的管理
母牛乳汁是犢牛獲取營養物質的重要來源。哺餵犢牛常乳要努力做到“四定”及“四淨”。“四定”即人工哺乳時要定人、定時、定溫、定量。定人一般指餵乳時由一個人專門飼養;定時就是每天在固定時間餵乳2次或3次;定溫即保持乳溫在35℃~37℃進行哺餵;定量就是按規定的奶量進行餵乳。“四淨”一般指在犢牛在飼養過程中要做到保持牛舍牛欄乾淨、水槽料槽乾淨、奶壺奶源乾淨、犢牛體表乾淨。哺餵常乳40天后, 視犢牛發育情況與身體素質, 可用全脂奶粉或優質代乳粉逐漸取代鮮奶。
適時補飼
隨著水牛犢不斷長大, 母乳逐漸不能滿足其營養需要;同時為了促進小牛瘤胃的發育, 應早期補飼適量的植物性飼料。從出生後第8天開始, 可訓練犢牛採食優質青乾草或青綠飼料, 任其自由咀嚼, 慢慢適應, 防止舔舐糞草、髒物等習慣。20天后可以訓練犢牛吃精料, 初餵時可將紅糖、精料與溫水拌勻後塗抹在犢牛口鼻上, 誘其舔食。經過幾天訓練後, 小牛開始採食精料, 注意不要一次性餵太多, 少餵多餐較好。為提高營養價值, 可將優質精料按比例混合玉米、麥麩、礦物料等進行餵養。開始時可用玉米粉、礦物料、食鹽搭配精料煮成稀粥進行飼餵, 一周后可加入適量胡蘿蔔、青菜等青綠植物混合煮熟餵養, 使其慢慢過渡, 以培養犢牛瘤胃對粗飼料的適應與消化能力。
斷奶與分群的管理
對新出生的水牛犢, 根據它們出生日期不同和體型大小進行分群圈養, 有利於日常管理。將犢牛隔欄飼養, 可以避免或減少吮咬耳朵、生殖器、臍部等, 防止包皮炎、臍帶炎和食入牛毛過多所致消化道疾病的發生。同時, 待小牛採食粗飼料能力提高后, 可以有規律減少哺乳量, 逐漸斷奶。犢牛斷奶時間是根據其採食粗精料的量來確定, 一般斷奶年齡是3月齡~5月齡。早斷奶可以減少飼養成本, 提高經濟效益。犢牛圈養3個月以上即為育成牛, 可以大群飼養, 應為其提供運動場地, 飲水與遮陰設施, 讓其自由活動。

疾病防治

臍炎
臍炎是新生幼畜臍部血管及其周圍組織發炎的症狀, 水牛犢也常發生。新生犢牛的臍帶殘段一般在出生後6天內逐漸乾燥脫落, 不出血一般不進行結紮, 可加速其乾燥脫落。期間若臍帶受到尿液浸泡或其他污染, 接產剪臍帶時消毒不充分, 都易受細菌感染而發炎。可用5%碘酊消毒臍部, 用200萬國際單位青黴素、0.5%普魯卡因封閉臍孔周圍;待臍孔形成瘺管時, 用消毒藥洗淨濃汁, 有膿腫時要切開排膿, 塗抹碘酊;發生壞疽時, 要切除壞死組織與臍帶, 做好消毒護理措施。
腹瀉
腹瀉是水牛犢發病率高、治療困難、死亡率高的疾病, 可分為敗血型、腸型、腸毒血型三種類型。臨床上常表現為拉稀糞、虛脫、食欲不振甚至伴發有腹瀉症狀的胃腸炎。母乳加水過多、氣溫突變、飼養管理失誤等易引發水牛犢腹瀉。環境衛生差、傷口處理不好、病毒感染等使水牛犢易繼發細菌感染, 消化道功能紊亂, 引起腹瀉。患有此病的小牛要進行隔離, 牛欄要經常消毒, 天冷時勤換墊草。保持母乳乾淨, 溫度適宜。同時用恩諾沙星、痢菌淨, 每天肌注2次。病情嚴重時可配合補液, 5%葡萄糖、生理鹽水、胺基酸、維生素B與C類、芩連、青黴素等混溶後靜脈注射, 每天一次直至好轉。
瘤胃臌脹
斷奶水牛犢食入精料過多, 易引起消化不良與瘤胃臌脹。診斷時可在瘤胃上部叩診呈鼓音, 外觀腹圍增大, 採食量下降。若病情輕, 可灌入花生油以促進腸胃蠕動, 通便利食;若病情重, 則用放氣針進行瘤胃放氣, 放氣完畢後注入6m L消氣靈或其它止酵劑, 以促進瘤胃蠕動。
驅除體內外寄生蟲
寄生蟲病可使水牛犢消瘦, 發育受阻;成年水牛的產乳量下降, 引起其他繼發病使牛死亡, 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 養殖場要按計畫對奶水牛犢進行定期驅蟲。對水牛危害大的體內外寄生蟲, 每年要進行2次以上的大驅蟲。對體外驅蟲可在哺乳期選擇晴朗乾燥的天氣使用疥敵或蟎淨進行驅蟲, 同時對欄舍用生石灰嚴格消毒殺蟲。對於胃腸道內的線蟲, 可用丙硫咪唑或阿苯達唑按說明書劑量磨成粉末在早上餵奶時放進奶中混勻, 一次性口服給藥, 往後每隔25天驅蟲一次。由於吃了帶有囊蚴的水和牧草, 導致水牛犢患肝片吸蟲病也比較常見, 主要以預防性驅蟲為主, 按每kg體重口服2mg給藥硝氯酚片, 每年春秋兩季各驅蟲一次以上。

管理要點

犢牛早期斷奶的技術要點
1.接產:犢牛出生後應首先清除口和鼻孔的黏液,使其呼吸順暢,如果犢牛已吸入黏液造成呼吸困難,可以握住犢牛的後肢將犢牛吊起來使之吐出黏液。其次是擦淨犢牛身上的黏液,以免其受涼。隨後經必要的稱測登記後移入犢牛欄,準備飼餵初乳。
初生犢牛的蹄底部有一層淡黃色的軟蹄,為方便其在光滑地板上站立應剝掉軟蹄,防止其趴地擦傷。犢牛出生時臍帶往往會自然扯斷,如果臍帶長度超過10厘米,可用消毒後的剪刀剪斷並擠出臍帶內的黏液,用碘酒充分消毒臍帶。初生犢牛抵抗力差,糞便粘染和潮濕都易致病,因此犢牛欄應通風乾爽、冬暖夏涼,最好用漏縫地板單欄飼養,並墊上褥草。
2.飼餵初乳:犢牛離開母體後,生存環境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為應對自然環境中無處不在的各種病菌的侵擾,只能依賴從母體獲得的抗體,建立被動免疫系統,但母源抗體不能通過胎盤途徑獲得,富含免疫球蛋白的初乳成為唯一途徑,因此第一口奶極為關鍵,關係到犢牛能否健康成長。第一次初乳餵量不可低於1公斤。初乳期7天,每天餵2次,餵量一般每頭每日3.5公斤,奶溫37~39℃。
如果初生犢牛體質較弱,無法自行吸吮,也可用初乳灌服器灌服初乳。如果遇到母牛產後生病或死亡,或母牛初乳質量不好,應當用同一時期產仔的健康母牛的初乳餵犢牛。如果沒有同期母牛的初乳,也可用冷凍初乳,冷凍初乳只能用45℃以下的溫水緩慢解凍,以免其中的營養物質遭破壞。
3.飼餵常乳:常乳是指泌乳期第7天以後至乾奶前所產的乳。犢牛結束初乳期後即過渡轉入常乳期,非單欄飼養的犢牛餵乳時套用頸枷加以固定,餵完後擦淨其嘴邊的殘乳,並繼續在頸枷上夾10~15分鐘,待其吸乳反射興奮下降後再放開,以防犢牛舔食毛髮形成瘤胃毛球或相互吸吮臍帶,造成臍炎或公牛包皮過長。
犢牛的人工哺乳要注意“三定”,即定時、定溫、定量。人工哺乳方法可分為奶桶法和奶壺法兩種,兩種方法之間沒有優劣之分。
為提高牛奶商品率,對於10日齡以上的犢牛,也可以部分或全部用犢牛代乳粉餵犢牛,犢牛代乳粉要按產品推薦的方法使用,而且要有1周以上的過渡期。水牛犢的營養需求與黃牛會有所不同,尚無專門針對水牛犢的代乳粉,因此選擇代乳粉時要慎重。
常乳期60~70天,哺乳量每頭每日3.5~4公斤,分上、下午餵給,乳溫37~39℃。常乳期即將結束時要密切注意犢牛的精料採食量,為斷奶過渡做準備。
4.早期補料:早期補料是實現早期斷奶的關鍵。犢牛經液態奶飼餵一段時間後,必須補飼適量的精料和乾草以促使瘤胃快速發育,促進瘤胃微生物的繁殖,為育成階段的生長發育奠定基礎。犢牛在3周齡時飼餵開食料最為適宜,飼餵過早及過晚都會影響犢牛生長發育和健康。如果精料開食日齡延後,犢牛在哺乳期內不能採食足夠多的飼料,意味著斷奶日齡就要延長,因此建議在犢牛15日齡後開始調教採食開食料。犢牛早期斷奶的成功關鍵在於如何使犢牛較早適應固體飼料,剛開始時可將開食料混入牛奶中餵給,連續調教3~5天,犢牛一般都會開始主動採食。20日齡後提供青綠飼料,4周齡起可以餵給多汁粗料,但在整個哺乳期內都不應給犢牛投餵青貯發酵飼料。
開食料配製的技術要求較高,不建議養殖戶自行配製,應採購市場銷售的合格產品,也可用市售優質乳豬開食料代替。
5.人工接種瘤胃微生物:人工接種瘤胃微生物可快速有效地幫助犢牛建立瘤胃微生物群,促進瘤胃消化植物性飼料。方法是:犢牛在15~20日齡時,每頭餵服約5毫升健康牛瘤胃液,也可將瘤胃液塗抹在犢牛的嘴巴,任其舔吸,達到人工接種瘤胃微生物的目的。採集瘤胃液的方法有:瘺管牛瘤胃直接抽取、經口腔瘤胃導管採集、待牛反芻時從牛口腔掏出食團榨汁採集等。
6.斷奶及過渡:為降低犢牛用奶量,提高牛奶商品率,必須適時斷奶。方法是:當犢牛哺乳到50~60天,可每天逐漸減少牛奶飼餵量並由兩餐轉一餐,促使犢牛增加精料採食量,在每天能吃1~1.5公斤精料時就可斷奶,斷奶日齡可控制在70天左右。斷奶應逐步過渡,使犢牛有適應的過程,個別弱犢應適當延長哺乳期。斷奶後,精料給量為每頭每日1.5~2公斤,精料蛋白質推薦量為20%。
犢牛的日常管理要點
1.欄舍及用具清潔衛生:哺乳階段犢牛的常見病是腹瀉,大多數是由各種細菌或病毒感染所造成。乾燥的欄舍和用具潔淨都可有效抑制病原的繁殖和傳播,因此,做好欄舍及用具清潔衛生工作特別重要。首先是哺乳器具的清潔衛生,哺乳器具沾染牛奶,極易受病菌污染,因此每次餵乳後,要嚴格清潔和消毒器具,存放在通風乾淨的地方。其次是犢牛欄舍衛生,犢牛舍要通風良好,冬季特別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保持乾燥,每天打掃,定期消毒,適時更換褥草,每次的剩料及時清除。犢牛轉欄後,空欄要徹底清理消毒並空置3~5天。
2.飲水:犢牛初乳期後即可在欄內放置清潔飲水,任其自由飲用。飲水桶要勤洗,飲水要勤換。在寒冷的冬季,有條件的可用溫水供犢牛飲用,以免造成犢牛的冷應激。
3.健康觀察:健康的犢牛食慾旺盛,食慾減退或缺乏常常是不健康的徵兆。獸醫及飼養人員應每日2次觀察犢牛食慾、精神狀態及糞便情況。犢牛患病往往都會出現體溫變化,正常犢牛的體溫為38.5~39.5℃,當體溫變化異常時,要進行診療。日常工作中飼養員可在每次餵奶時通過觸碰犢牛鼻鏡來感知犢牛體溫變化,做到有病及早發現、及時處理。
通過提供通風、乾燥、冬暖夏涼的欄舍,為犢牛創造舒適的生活環境。提供及時的初乳、衛生的常乳和優質的飼料,滿足犢牛的營養需求,增強犢牛體質。結合早期調教開食料、人工接種瘤胃微生物等技術手段,可有效實現水牛犢的低奶量培育和早期斷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