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生產工藝:誤區與解惑》是2015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君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泥生產工藝:誤區與解惑
- 作者:王君偉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3月
- 頁數:277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122225481
- 版次:1版1次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另類的、為基層讀者提供一本屬於“公眾理解”的、能撥開心靈迷霧的、有指導意義的科普讀物。通過收集水泥工作者的真知灼見、展示一線人員的創新才智、解讀水泥生產工藝中常見的“錯誤概念、習慣操作”等誤區,尋求用新思維,來思考和應對生產中出現的工藝難題。書中從反面提出“議題”,從正面介紹“解惑”的一些思路,“有理有據”地進一步表述。
本書從“標準、規範、專家論述和操作者實踐體會”中梳理出部分“認識誤區”,共列出議題四十個,小題100個。分四章進行編寫:第一章原燃材料 側重於物料的選擇,用低、劣質物料時,採取“系統適應型”措施;第二章操作參數 側重於操作參數的認識,提倡 “調整參數實現最佳化”;第三章工藝技術 側重於工藝技術的理解,實施“合適的對應性工藝措施”;第四章使用要求 側重於物料的合理使用,貫徹“先驗收、檢驗、或試驗,後使用原則”。為便於讀者研究、使用和查閱,書中附有與工藝生產相關的技術要求、規範和生產企業使用情況等資料。
本書可供新型乾法企業基層生產者和水泥用戶閱讀參考,也可作為水泥工藝專業的課外讀物。
圖書目錄
第一章原燃材料
一、原料化學成分認知上欠缺1
1 重視主要成分作用,忽視次要成分的影響1
2 重視化學成分,忽視原料的礦物形態10
3 重視品位,忽視成分的均質穩定性12
二、原料選擇上誤區13
4 原料品位越高越好13
5 在原料選擇時忽視“基礎性研究”工作15
三、燃料煤選擇上誤區16
6 使用低品位燃料上認識誤區17
7 選擇可燃性廢物時,忽視有害元素的影響23
四、石膏選用上誤區24
8 重視石膏中SO3含量,忽視石膏的溶解性能25
9 使用工業副產石膏,忽略預處理工序25
10 未注意水泥中石膏品種對“相容性”的影響27
五、混合材料選擇上誤區30
11 過分強調混合材料的化學活性30
12 生產複合水泥時,不重視利用“性能互補”優勢33
13 不重視混合材料中的有害元素38
六、工業廢渣選擇上誤區39
14 忽視冶金渣中混雜的鐵質40
15 忽視選擇的工業廢渣種類要與企業條件相符41
七、助磨劑選擇上誤區42
16 不進行試驗盲目選擇助磨劑43
17 企業摻加助磨劑的目的不明確44
18 未根據所需粉磨的物料性能選擇助磨劑45
八、研磨體材質選擇上誤區47
19 關注價格,忽視材質47
20 材質越硬越好51
九、耐火材料選擇上誤區53
21 選擇耐火材料時,未充分考慮預分解窯熱工狀況53
22 未根據入窯物料性能選擇耐火材料62
23 不重視金屬部件材質的選擇63
十、水泥熟料選用上誤區64
24 質量上,重視熟料強度忽視熟料其他性能64
25 品種上,未按所生產水泥品種選購熟料66
第二章操作參數
一、樹立科學操作的理念不足70
26 缺乏要讓系統能在穩定狀態下運行的理解70
27 自變數調節時忽視相互之間合理配合77
28 忽視操作在穩定產品質量中的作用81
二、出磨物料細度操作控制上誤識84
29 產品細度越細越好84
30 壓細度,提水泥強度88
31 壓煤粉細度,提燃燒速率92
三、出磨物料水分操作控制值上的誤區93
32 缺乏為下一工序正常運行考慮93
33 擔心壓低煤粉出磨水分會不安全94
四、窯系統操作中不正確的習慣95
34 採取大風操作95
35 忽視窯爐用煤的合理比例97
36 片面追求高餵料量98
37 把調節窯速作為控制窯內溫度的手段99
五、游離石灰控制指標認知上的欠缺103
38 熟料游離石灰控制越低越好103
39 分析熟料游離石灰高的原因不全面104
六、不重視控制入機物料的粒度106
40 不考慮破磨系統工序之間經濟粒度的控制107
41 不重視循環回料對輥壓機入磨粒度的調整107
七、輥式磨操作參數控制上誤識108
42 不重視穩定料層厚度108
43 拉緊力越高越好109
44 不重視調節通風110
八、輥壓機操作參數控制上誤識111
45 未根據入磨物料特性確定輥縫111
46 輥壓越高越好112
九、對漏風危害性認識不足113
47 對漏風產生的危害性認識不足113
48 操作上製造“人為漏風”116
十、自動控制上誤識117
49 忽視自動化控制功能117
50 中控操作員忽視與現場巡檢、質量檢驗、儀表工之間合作118
第三章工藝技術
一、忽視工藝技術在“穩定”中的作為120
51 生產技術要為實現“穩定”創造條件的認識不足120
52 評價物料“均質穩定性”指標中的不足123
53 有了均化設施,就等於能符合“均質”要求125
二、忽視在制定參數指標前的技術探索126
54 不重視尋求最佳化的工藝參數127
55 石膏摻量上不追求最佳化129
56 不重視篩余曲線的指導作用135
三、生產條件變動,忽視應對措施137
57 設定預粉磨後未及時調整工藝參數137
58 原料品質變動,應對策略欠缺140
59 使用高硫煤, 缺乏應對措施142
四、對生產指標參數的關聯性認識不足144
60 控制破碎粒度缺乏考慮破磨一體性144
61 不重視圈流磨工藝參數之間的協調145
62 提定額值,忽視關聯性、先進性、最佳化性147
五、提高球磨機粉磨效率上認識誤區149
63 研磨體裝載量越多越好149
64 不重視研磨體級配152
六、熟料煅燒系統的認識誤區153
65 入窯物料分解率越高越好153
66 窯爐燃料比掌控上的模糊認識155
七、不重視控制物料含水率156
67 不重視管控進廠物料含水率156
68 入磨物料含水率越低越好159
八、細度指標制定中針對性差162
69 照搬照套,千篇一律162
70 指標只有上限或只有下限167
九、工業試驗上的認識誤區168
71 忽視小磨試驗和大磨試驗的條件差距168
72 不重視生產性試驗研究169
十、工業廢渣和尾礦利用的技術上不足171
73 對工業廢渣磨細的技術支撐力度不夠171
74 使用化學工業副產品,忽視對有害成分的去除技術173
75 未依據固體廢渣、污泥和生活垃圾的特點採取預處理技術175
第四章使用要求
一、進廠貨物馬虎驗收181
76 對進廠貨物不認真驗收181
77 對驗收後發現的問題處理不當185
二、耐火材料砌築工序上欠缺186
78 對砌築過程監理、查驗工作不重視187
79 耐火澆注料施工中的誤區192
80 耐火材料砌築後貫徹烘烤制度不力195
三、對用戶技術服務工作不重視198
81 忽視外部用戶對售後服務的滿意度198
82 輕視向內部用戶提供多方位服務201
四、工藝設備使用誤區202
83 破磨環節設備使用上的誤區202
84 煅燒環節工藝設備使用上的誤識203
五、原燃材料在堆存、保管方式上欠妥206
85 在運、卸、保管中忽視材料的儲存性能206
86 忽視煤儲存中的自燃性傾向208
87 忽視耐火材料的特點對儲存和保管的要求210
六、水泥性能忽略應對現代混凝土新要求211
88 忽視商品混凝土對“坍落度經時損失”的要求212
89 忽視混凝土結構對水泥耐久性的要求213
90 不全面重視混凝土對出廠水泥質量穩定性要求219
七、使用水泥上的誤區221
91 選用水泥品種未考慮使用的環境條件221
92 使用過期、受潮的水泥225
93 不同品種水泥混用227
八、水泥與混凝土外加劑相容性的特點認識不足228
94 對相容性的雙向性缺乏認識228
95 水泥組分和工藝參數對相容性的影響認識不足230
九、節能觀點上的某些誤解236
96 誤認為節能是“不用”或“限制”能源236
97 沒把“節能”作為生產技術的核心指標237
十、對水泥工業的大氣污染和減排上的誤識239
98 低估了水泥工業協同處置社會廢棄物的作用240
99 混淆先進生產線與落後生產線的環境形象243
100 減排未從源頭抓起248
附錄(規範性、資料性)
附錄一水泥標準目次(節選)251
附錄二水泥工業常用的原材料254
附錄三不同行業對礦石質量要求簡介259
附錄四“不合格品”的判定規則263
附錄五各類水泥系列的技術特性及使用注意點268
附錄六水泥行業常用活性混合材料的特性271
附錄七使用部門對進場(廠)水泥的檢查、控制與驗收271
附錄八水泥熟料礦物物理性能試驗值274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