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新型乾法中控室操作手冊(第二版)

水泥新型乾法中控室操作手冊(第二版)

《水泥新型乾法中控室操作手冊(第二版)》是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謝克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泥新型乾法中控室操作手冊(第二版)
  • 作者:謝克平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0年5月1日
  • 頁數:271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122132352 
  • 語種:漢文
本書針對近幾十年新型乾法生產線運行的實際狀況,尤其是針對企業經營中產量、質量、運轉率與能耗四大指標的關係,較為詳細地介紹了新型乾法生產線中央控制室的操作知識,包括窯和磨機的操作手段、操作參數的選擇、驗證操作指標的合理性等,對中控室操作人員實現精細操作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對生產一線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也有很好的參考性。
目錄
緒論001
第一篇中控室操作的主客觀條件
第1章水泥生產經營的目標與核心指標004
1.1節能減排是提高中控操作技術的核心內容004
1.1.1降低能耗是各項操作指標的核心004
1.1.2最高產量與最低能耗間的關係005
1.1.3降低能耗與提高質量的關係006
1.1.4降低能耗與設備運轉率的關係007
1.1.5降低能耗與降低成本的關係008
1.1.6降低能耗與環境保護的關係008
1.2水泥行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009
第2章水泥新型乾法生產的特點與要求010
2.1水泥新型乾法生產的特點與要求010
2.1.1什麼是均質穩定010
2.1.2均質穩定與均衡穩定的區別011
2.1.3新型乾法水泥生產均質穩定的必要性011
2.1.4新型乾法工藝實現均質穩定的可能性013
2.1.5水泥生產實現均質穩定的難度015
2.2認識水泥新型乾法生產特點與要求的重要性015
2.2.1對均質穩定認識的誤區015
2.2.2領導層認識均質穩定的重要性017
2.2.3技術人員認識均質穩定的重要性018
2.2.4操作層認識新型乾法生產要求的重要性019
第3章中控操作應具備的客觀條件020
3.1基本建設要符合均質穩定要求020
3.1.1兩種截然不同的投資理念020
3.1.2基本建設中不符合均質穩定要求的表現021
3.1.3基本建設如何滿足新型乾法水泥生產的要求022
3.1.4補救基建中存在不足的辦法023
3.2應按均質穩定要求控制原燃料進廠023
3.2.1預分解窯生產對原燃料質量的要求023
3.2.2料層粉磨對原燃料的質量要求024
3.2.3採購原燃料應執行均質穩定要求024
3.2.4對進廠原燃料的儲存與使用方法025
3.3高性能設備是實現均質穩定的保證027
3.3.1設備質量可靠對均質穩定生產的影響027
3.3.2購置高性價比裝備是設備為均質穩定服務的前提條件028
3.3.3建立現代水泥設備維護管理體制029
3.4自動化與實現均質穩定的相互促進029
3.4.1自動化是提高水泥生產效益的方向029
3.4.2我國水泥生產線的儀表與自動化現狀030
3.4.3大力發展為水泥自動化服務的線上儀表030
3.4.4提高水泥企業自動化程度的途徑031
3.5質量檢驗與考核要以均質穩定為目標032
3.5.1對原燃料進廠質量的檢驗與控制032
3.5.2對半成品質量的檢驗與控制032
3.5.3對出廠產品質量的檢驗034
3.6考核制度要以均質穩定為中心034
3.6.1目前慣用的考核制度035
3.6.2人力資源部門的責任與任務035
3.6.3科學考核指標的制定原則036
3.6.4現代水泥企業考核指標的制定036
第4章中控操作員的主觀操作素質038
4.1對中控操作員的基本要求038
4.1.1當前流行的評價標準038
4.1.2對中控操作員的基本要求039
4.1.3中控操作員的操作依據040
4.2中控操作員的應知與應會042
4.2.1操作員的基本操作知識042
4.2.2操作員應該具備的現場處置能力045
4.3實現最佳參數下穩定運轉的操作046
4.3.1精細操作就是要從穩定中求節能046
4.3.2操作員正確思路的建立049
4.3.3如何造就水平優異的中控操作員051
第二篇燒成系統的操作
第5章預分解窯系統自變數的控制與操作056
5.1餵料量056
5.1.1餵料量調節的作用056
5.1.2影響餵料量調節的因素057
5.1.3調節餵料量的原則060
5.1.4調節餵料量的操作手法061
5.1.5調節餵料量的不當操作062
5.2餵煤量062
5.2.1餵煤量調節的作用063
5.2.2影響餵煤量調節的因素063
5.2.3調節餵煤量的原則072
5.2.4調節餵煤量的操作手法075
5.2.5調節餵煤量的不當操作076
5.3用風量077
5.3.1用風量調節的作用077
5.3.2影響用風量調節的因素079
5.3.3調節用風量的原則084
5.3.4調節用風量的操作手法085
5.3.5調節用風量的不當操作087
5.4三次風閥開度087
5.4.1三次風閥開度調節的作用087
5.4.2影響三次風閥開度調節的因素088
5.4.3調節三次風閥開度的原則091
5.4.4調節三次風閥開度的操作手法091
5.4.5調節三次風閥開度的不當操作092
5.5燃燒器調節093
5.5.1燃燒器調節的作用093
5.5.2影響燃燒器調節的因素094
5.5.3燃燒器調節的原則096
5.5.4燃燒器調節的操作手法097
5.5.5對燃燒器調節的不當操作100
5.6篦冷機調節100
5.6.1篦冷機調節的作用100
5.6.2影響篦冷機調節的因素102
5.6.3篦冷機調節的原則106
5.6.4篦冷機調節的操作手法108
5.6.5對篦冷機調節的不當操作110
5.7窯速111
5.7.1窯速調節的作用111
5.7.2影響窯速調節的因素112
5.7.3調節窯速的原則113
5.7.4調節窯速的操作手法114
5.7.5對調節窯速的不當操作115
第6章對窯系統因變數的分析與控制117
6.1燒成系統的操作思路117
6.1.1明確燒成系統的核心參數117
6.1.2明確燒成系統要解決的主要矛盾119
6.1.3明確操作燒成系統的最終目標119
6.2對燒成系統溫度分布的控制119
6.2.1預分解窯系統溫度的分布119
6.2.2系統各溫度間的相互關係121
6.2.3系統中能調節溫度的自變數122
6.3對燒成系統負壓的控制122
6.3.1壓力的來源與作用122
6.3.2預分解窯系統壓力的分布123
6.3.3各點壓力值的作用及相互關係123
6.3.4調節風壓的手段124
6.4對燒成系統廢氣成分的控制124
6.4.1廢氣成分的來源與分析作用124
6.4.2各測點廢氣成分的相互關係125
6.4.3正常運行時廢氣成分的合理組成126
6.4.4調節廢氣成分的手段126
第7章熟料四大技術經濟指標的改善127
7.1如何降低熟料熱耗127
7.1.1實現“一高三低”的操作要求127
7.1.2降低系統熱耗的綜合措施130
7.1.3如何確認熟料熱耗降低133
7.2如何提高熟料質量134
7.2.1優質熟料的全面含義134
7.2.2提高熟料質量的核心宗旨135
7.2.3優質熟料的操作要求135
7.2.4違背“一高三快”的各種操作138
7.2.5生產優質熟料的企業環境139
7.2.6幾種外觀異常熟料質量與防治142
7.3如何提高熟料的台時產量142
7.3.1提高窯熟料單產的原則143
7.3.2窯的隨機台產應當穩定144
7.3.3準確計量熟料的台產144
7.3.4合理提高台產的途徑144
7.4如何提高窯的完好運轉率145
7.4.1延長窯耐火襯料安全運轉周期146
7.4.2各類工藝故障的產生與排除151
7.4.3提高機電設備完好運轉率154
7.4.4主要設備異常狀態的處理154
7.4.5開、停窯操作155
7.5燒成系統不正常案例的解析157
7.5.1溫度後移型157
7.5.2頭排不足型158
7.5.3尾排不足型159
7.5.4熟料未冷型160
7.5.5爐溫倒掛型160
7.5.6料煤不穩型161
第三篇粉磨系統的操作
第8章管磨機系統自變數的控制與操作164
8.1餵料量164
8.1.1餵料量調節的作用164
8.1.2影響餵料量調節的因素165
8.1.3調節餵料量的原則166
8.1.4餵料量調節的操作手法167
8.1.5餵料量調節中的不當操作168
8.2通風量168
8.2.1通風量調節的作用168
8.2.2影響通風量調節的因素169
8.2.3判斷通風量適宜的標誌170
8.2.4調節通風量的操作手法170
8.2.5調節通風量中的不當操作171
8.3選粉能力171
8.3.1選粉能力調節的作用171
8.3.2影響選粉效率調節的因素172
8.3.3判斷選粉效率的依據173
8.3.4調節選粉能力的操作174
8.3.5調節選粉機轉速的不正確習慣174
8.4磨內結構174
8.4.1磨內結構調整的作用174
8.4.2影響磨內結構調整的因素175
8.4.3磨內結構配置的原則176
8.4.4磨內結構配置的具體做法178
8.4.5磨內結構的不當調整179
8.5噴水量180
8.5.1噴水量調節的作用180
8.5.2影響噴水量調節的因素181
8.5.3判斷噴水量合理的依據182
8.5.4噴水量調節方法182
8.5.5影響磨內噴水的錯誤觀念182
8.6助磨劑用量182
8.6.1助磨劑用量調整的作用182
8.6.2影響助磨劑用量的因素183
8.6.3判斷助磨劑用量合理的標誌184
8.6.4助磨劑用量的調整方法184
8.6.5端正使用助磨劑的態度185
第9章立磨系統自變數的控制與操作186
9.1餵料量186
9.1.1調節餵料量的作用186
9.1.2影響餵料量的因素187
9.1.3判斷餵料量適宜的依據189
9.1.4調節餵料量的操作手法189
9.1.5餵料量調節中的不當操作189
9.2通風量190
9.2.1調節通風量的作用190
9.2.2影響通風量調節的因素191
9.2.3判斷通風量適宜的依據192
9.2.4通風量的調節手法192
9.2.5用風調節的誤操作194
9.3磨輥壓力194
9.3.1磨輥壓力調節的作用194
9.3.2影響磨輥壓力的因素195
9.3.3判斷磨輥壓力適宜的標準197
9.3.4調整磨輥壓力的操作手法198
9.3.5調整磨輥壓力的不當操作198
9.4分離器轉子199
9.4.1分離器轉子轉速調節的作用199
9.4.2影響分離器轉子轉速的因素199
9.4.3調整分離器轉子轉速的依據200
9.4.4調整分離器轉子轉速的細節200
9.4.5影響分離效率的錯誤做法201
9.5噴水量201
9.5.1噴水量調節的作用201
9.5.2影響噴水量調節的因素201
9.5.3判斷噴水量適宜的方法202
9.5.4噴水量調節的具體方法202
9.5.5不當的噴水操作203
9.6擋料環高度的調節203
9.6.1調節擋料環高度的作用203
9.6.2影響擋料環高度調節的因素204
9.6.3調節擋料環高度的原則204
9.6.4調節擋料環高度的操作204
9.6.5調節擋料環的不當操作204
9.7噴口環進風的調節205
9.7.1調節噴口環進風的作用205
9.7.2影響噴口環進風調節的因素205
9.7.3調節噴口環進風的原則206
9.7.4調節噴口環進風的操作206
第10章輥壓機系統自變數的控制與操作207
10.1餵料量207
10.1.1調節餵料量的作用207
10.1.2影響餵料量調節的因素208
10.1.3餵料量適宜的條件與標誌212
10.1.4調整餵料量的操作手法212
10.1.5餵料量調整的忌諱213
10.2磨輥間距(輥縫)213
10.2.1磨輥間距調節的作用213
10.2.2影響磨輥間距調節的因素214
10.2.3判斷磨輥間距適宜的標誌215
10.2.4調節磨輥間距的操作程式215
10.2.5磨輥間距調節中易忽視的操作216
10.3磨輥壓力216
10.3.1磨輥壓力調節的作用216
10.3.2影響磨輥壓力調節的因素217
10.3.3判斷磨輥壓力適宜的手段219
10.3.4調節磨輥壓力的操作手法219
10.3.5調節磨輥壓力的不當操作220
10.4選粉能力(回料量)221
10.4.1調節選粉能力的作用221
10.4.2影響選粉能力調節的因素221
10.4.3判斷回料量適宜的方法223
10.4.4調節選粉能力的控制手法224
10.5通風量224
10.5.1調節通風量的作用224
10.5.2影響通風量調節的因素225
10.5.3判斷循環風機風量適宜的方法226
10.5.4調節通風量的操作手法226
第11章對粉磨系統因變數的分析與控制227
11.1不同粉磨裝備間的最佳化配置227
11.1.1不同粉磨系統的原理與能耗對比227
11.1.2立磨與管磨機的配置方式228
11.1.3輥壓機與管磨機配置方式228
11.1.4最佳化配置後對管磨內結構調整229
11.1.5選粉的最佳化配置231
11.2各類粉磨系統的操作思路231
11.2.1管磨機的操作思路231
11.2.2立磨的操作思路233
11.2.3輥壓機的操作思路234
11.3粉磨系統因變數的分布規律236
11.3.1各點氣流負壓的控制236
11.3.2各點溫度的控制236
11.3.3各點粉料細度的控制237
第12章改善粉磨系統四大技術經濟指標的操作238
12.1如何降低粉磨能耗238
12.1.1均質穩定是粉磨節能降耗的首要條件238
12.1.2粉磨工藝中節能降耗的途徑239
12.1.3如何確認粉磨系統的電耗245
12.2如何提高粉磨產品質量245
12.2.1粉磨產品質量的總體要求245
12.2.2水泥質量的要求251
12.2.3質量檢驗254
12.3如何提高磨機台產255
12.3.1影響磨機台產的因素255
12.3.2高台產並非是低能耗256
12.4如何提高粉磨系統完好運轉率257
12.4.1不同磨機維護的通用原則257
12.4.2管磨機常見故障的排除258
12.4.3立磨常見故障的預防260
12.4.4輥壓機常見故障的預防265
12.5粉磨系統幾種不正常工況範例269
12.5.1原料不穩型269
12.5.2大風大料型269
12.5.3通風不暢型269
參考文獻271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