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桶岙

水桶岙

寧波象山水桶岙垃圾場位於東陳鄉松岙村與旦門村中間的水桶岙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象山水桶岙
環境概述,污染程度,歷史原因,事態發展,

環境概述

寧波象山縣水桶岙垃圾場一直向大海排放COD嚴重超標的垃圾滲濾液,附近的灘涂已經變成了黑色,氣味極臭,流出來的水還有很多的泡沫。
根據環境保護專家的說法,COD指的是化學含氧量,COD含量太高,就會發生富營養化現象,水體就會發綠,繼續發展下去就超過了水體的自淨能力,水體就會發黑髮臭;COD嚴重超標的污水長期排放,海洋生物就會大量死亡,造成海水更加發黑髮臭。垃圾滲濾液比其它排放的污水成份更複雜,不光是COD,其他無機物,有害的重金屬等都含有。
浙江象山是東海著名的產魚區。象山縣水桶岙垃圾場三面環山、面向大海,坐落在一個美麗的港灣里。該垃圾場於1995年真正建成使用,加上之前的零星傾倒,整個垃圾場差不多已經運行了將近十餘年。這個垃圾場是象山縣唯一的垃圾集中地,每天要接收來自象山縣的500噸垃圾,產生200噸的垃圾滲濾液,垃圾場下面有7個池,用來收集從垃圾場流下來的垃圾滲濾液,氧化池緊靠著灘涂。
根據寧波象山港海洋環境監測站歷次象山水桶岙垃圾場滲濾液排污口監測結果顯示,2008年6月17日,COD含量為2866mg/L,監測結果顯示COD含量最低的時候是2007年8月13日,含量為1464mg/L。
而國家規定污水排放標準,該地區COD限值為100mg/L。
“垃圾滲濾液的成份比所有的污水成份都複雜,比所有的污水更毒。”象山縣環衛處處長王信忠坦誠地告訴記者。

污染程度

怕麻煩就將垃圾滲濾液直接排到海里
10月7日,記者到垃圾場實地了解情況。
被喻為上海“海鮮廚房”的寧波象山港,正遭受著垃圾污水的污染!為探查事實,晨報記者驅車350多公里,趕赴象山海濱進行實地調查,現場的情景讓人觸目驚心:曾經美麗而寧靜的象山海濱港灣,變成了一座巨大的垃圾山,數以百噸計的垃圾堆放在這裡,遠在1公里外都能聞到陣陣惡臭;從垃圾堆滲出的黑水,濃如醬油,裝滿了6個大池子,再從一道小閘門溢出,泛起一股股白色的泡沫,徑直流向海中,近岸的灘涂已經被染成墨黑……
記者採訪了解到,象山縣海濱垃圾場已經形成了十多年,全縣甚至鄰縣的垃圾都堆放在這裡,成為遠近聞名的“垃圾灣”。
由於缺乏必要的垃圾處理程式,這個巨大的“垃圾灣”向四周輻射出了越來越強大的破壞力:海水被污染,灘涂被侵蝕,連居住在這裡的人們,也被垃圾所驅逐。所幸的是,象山縣政府已經建立了污水處理站,有望在年底投入使用,化解污染之源。
原住民:垃圾驅走了“魚米之鄉”
儘管隔著一座山外加4公里路程,但隨風吹過來的一絲臭味,仍讓王月秀皺了皺眉。“那時候,水桶岙是一片良田,面朝著大海,寧靜又美麗。”67歲的王月秀回憶起當年的水桶岙,仍是一臉嚮往。她告訴記者,10多年前,水桶岙種滿了水稻和番薯,村民上山種田,下海捕魚,日子過的悠閒又富足。
然而,隨之而來的垃圾改變了整個村子的命運。水桶岙漸漸成為全縣的垃圾傾倒場,垃圾的臭味順著風瀰漫在空氣里,滋生的蚊子蒼蠅也嗡嗡亂飛。就在水桶岙南面不足1公里處的搗舅岩村很快成了最直接的受災地,垃圾污染逐漸威脅到了村民的生計。
由於垃圾產生的滲濾液流入近海,海水受到污染,魚蝦數量開始急劇減少。“近海的魚都沒有了,捕魚只能到公海去。”王月秀的小兒子吳大洋告訴記者,十多年前他在海灣捕魚,一網下去少說也能捕上來1萬來斤,一天下來搞個4萬多斤,滿艙的黃魚、海魚活蹦亂跳的,後來逐年減少,到六七年前的時候,基本上捕不到什麼魚了。
外來者淘金夢碎破產而歸
搗舅岩原住村民搬走後,不少外來者瞄準了海灣這塊“黃金寶地”,滿懷期望來此淘金,60歲的張小庚就是其中一位。然而,現實卻將他們的淘金夢層層剝離,不少人黯然離去。
張小庚算是最早一批來到搗舅岩淘金的人群之一,十年前他和老伴兩人來到這裡,開始種植紫菜。“最開始種紫菜還是有賺頭的,一年收入四五萬元沒問題。”然而,隨著垃圾站污水大量排入海中,紫菜的產量開始逐年下降。直到3年前的10月,當他站在堤壩上,再也看不到海面上浮著的紫燦燦一片時,心中倍感失落。和他同樣惆悵的還有比他小2歲的鮑阿紅。“都是垃圾站流出的污水惹的禍。”兩名老人將矛頭指向了污染源。“以前污水只影響到近岸,現在距離垃圾站污水近2公里的海域上,海水都變了顏色,在這種環境下不僅紫菜難以生存,魚兒也不能倖免。”他們告訴記者,在他們之後還有不少外地人來到這裡搞養殖,有育鰻苗、蟶苗的,但由於灘涂污染嚴重,養殖戶放蟶苗的時候,曾經出現了大量死亡,最多的時候損失近20%。不少養殖戶不僅沒賺到錢,反而將本錢虧了進去,最終放棄了養殖賺錢的念頭,離開了這裡。
從搗舅岩往北走不到1公里,碩大的垃圾場就呈現在記者眼前。
站在垃圾場中央,仿佛置身於一個垃圾王國,塑膠瓶、玻璃罐、破衣服、爛水果遍地都是,垃圾車還在源源不斷往此處傾倒新的垃圾。
巨大的垃圾堆下方,是一排觸目驚心的過濾池,6個池子中盛滿了從垃圾堆滋生出來的液體,如醬油般漆黑,還向外冒著白泡。專家表示,這些液體叫做垃圾滲濾液,比任何污水都毒。工作人員每天要向裡面倒10多桶藥水,才能將其排到海里,即使這樣,排出的污水仍然黑臭不堪,讓人噁心反胃。
就在這一片垃圾王國中,七八個成年男女卻似在其中起舞。他們穿著已經看不清顏色的衣服,在遍地垃圾中挑揀,不顧酸臭難聞的氣味,也不顧蒼蠅縈繞,將散布在地的玻璃瓶、塑膠袋、破布料等一一撿起,用一個個的包裹將垃圾包紮成捆,放在垃圾場上。不一會兒,兩輛三輪車開到這裡,眾人分批將包紮好的垃圾裝上車,裝滿後拖走。
記者上前了解到,原來這些大多是外地人,基本上是在兩三年前來到這裡,本準備搞養殖賺錢,誰知卻不景氣。沒想到卻意外發現身邊的垃圾堆里也能挖出寶藏,於是將其作為主要營生手段。

歷史原因

官方聲音: 垃圾傾倒,始於13年前
“水桶岙垃圾場的污染處理問題,我現在的壓力很大,希望能夠儘快完成污水處理廠,給老百姓一個交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象山縣環衛處處長王信忠坦誠心跡,他表示,水桶岙垃圾污染是個長期積累問題,作為相關負責人,他一直覺得有愧於老百姓。
王信忠向記者介紹,1995年縣政府正式建成水桶岙垃圾站並投入使用,隨後水桶岙發展為全縣唯一的垃圾傾倒場。那時候,水桶岙是由象山縣建設局管理,考慮到垃圾滲濾液的排放會影響養殖,於是和這塊灘涂所屬的鄉里協商,把這塊灘涂租了下來。
王信忠是2003年任環衛處處長一職的,“那時候,垃圾污水都是未經處理直接排到海里的,對近海的灘涂影響很大。”王信忠告訴記者,那個時候污染已經比較嚴重,附近的村民意見很大,於是縣裡在2002年前後分批將附近兩個自然村落的村民集體搬遷到了山岙之外。
然而,污染仍在繼續。“垃圾場每天要運來全縣500噸生活垃圾,產生200噸的垃圾滲濾液,這種水比所有的污水成分更複雜,更有毒。它的COD(水體化學含氧量)濃度一度達到8000mg/L以上。”王信忠表示,為徹底解決污染問題,在2005年時他就提出在此建立垃圾處理樞紐站,不過因各種原因未獲實施。
據王信忠介紹,為緩解垃圾滲濾液的污染問題,環衛部門也作了努力。
“主要是靠減量和降解兩種手段。”減量主要是將垃圾在傾倒之前進行壓縮,再進行集中填埋;降解是在垃圾場建立氧化過濾池,將垃圾滲濾液處理後再排放到大海中。

事態發展

現在,持續十餘年的污染難題,終於有望解決了。王信忠向記者證實,象山垃圾場污水處理工程已經得到批准,並從今年5月份開工建設,目前已經完成大半工程。記者在工程現場也看到,工人正加班加點施工。現場施工方陳姓負責人表示,整個工程將於今年12月3日完工,目前已完成70%工程量。“污水處理廠建成後將於12月中旬投入使用,處理後的污水COD濃度將降到100mg/L,可以用來洗車。”王信忠向記者表示,污水處理廠的建立主要是為解決垃圾滲濾液的問題,這也是解決污染最關鍵的問題。按照下一步的規劃,政府還將陸續加大投入,對水桶岙周邊的道路環境以及生態環境進行改善。
專家建議:恢復先前環境需很長時間
對於象山港海域污染事件,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導曹文宣表示,一個近海灘涂遭遇如此長時間的人為污染,要恢復到先前的養殖區生態環境,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
曹文宣表示,象山縣鄰近海域主要海洋功能區類型屬於養殖區,水體COD標準是3mg/L以下。這么多年向海水中排放超標的污水,對這片灘涂產生了很重的污染。“港灣養殖區的水體比較特別,對水質要求更高。”曹文宣告訴記者,因為港灣養殖區位於近海,水體流動本來就比較少,對有害物質分解能力有限。再加上養殖區內肥料使用過多,本身水體內就沉澱有有機物質,水體富營養化很高。這樣,來自外界的污染,像垃圾滲濾液這類劇毒的污水,幾乎對灘涂養殖區產生毀滅性打擊,造成魚苗大面積死亡,就算是成活的也含有毒素,對人體有害。
曹文軒坦言,要是被污染的灘涂恢復到先前的生態環境,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他還建議,除了處理垃圾滲濾液問題外,可以嘗試進行生態修復,在垃圾填埋處種植植被,加速對有機物進行降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