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45年到太原任職,後棄公職而以耕石維生。
1965年篆刻作品入選在日本舉辦的“中國現代書道展覽”,爾後書法、篆刻作品多次入選國內外重大書法、篆刻展覽並在報刊發表,或被收入作品專集。著有《篆刻啟蒙歌》等。
1949年後,潛心於工藝美術,後轉入陶瓷研究,對北方古代陶瓷技藝及歷史頗多創見,恢復了“油滴”“兔毫”“法花”等名貴瓷品,獲“中國工藝美術終身成就獎”,被日本古陶瓷權威三上次男稱之為“地元的研究派”。有多項研究成果發表和出版。
1965年,其篆刻作品入選在日本舉辦的“中國現代書道展覽”。書法、篆刻作品參加了第一、二屆全國書法篆刻展以及國內外各種重大書法篆刻展覽。作品被收入各種重要集冊,並為許多國內博物館及名勝景區收藏或刻石立碑。著有《篆刻啟蒙歌》等。本人也被收錄《中國當代書法家辭典》《當代篆刻家大辭典》等十幾種權威辭典。
2021年7月19日14點17分,水既生在太原逝世,享年94歲。
特色
書法大篆直追西周
金文,益以筆情墨趣,意在自然質樸,小篆融秦漢碑碣,借鑑清人筆法,專求意韻生動。篆刻上宗秦漢璽印,近參明、清流派,馳騁鄧、趙、吳、齊之間,重以己意取捨。
人物評價
學者評說
水既生同志一生治印、書法作品甚多,其所有印章拓模更為豐富,集英薈 萃,蔚為大觀。刀筆相當,得益兩兼……其作品渾然天成,筆無雕飾,渾厚古樸,極具周秦金石韻味。——張 頷
水既生先生學深識廣,於篆、隸、楷、行的研習之外,究心於對古文字的研析。綜合先秦文字,形成了他以
金文為基調,氣息高古,韻味雋雅的大篆風格,藏筋骨於遒麗豐腴,標丰神於勁健古拙。——李庶民
社會評說
水既生先生是著名的書法家篆刻家。道浚德淵,氣深學泓,於書法篆刻皆開三晉一代風氣,尤以篆刻藝術飲譽當今印壇,卓立於山西藝林。雖久居省城,每每念及故鄉
朔州,望雲思鄉之意常滋胸中。採訪水老是我由來已久的想法。4月中旬,我便乘車直奔太原,在迎春花盛開的鵝黃香韻里,尋找一處名叫典膳所的幽雅住處。
老槐樹搖曳生姿的小巷深處,便是水老的居所。輕扣家門,迎接我的是一位滿頭銀髮面色紅潤的老者。不消問,這位鶴髮童顏精神矍鑠的老者就是水既生先生了。步入書齋,東、北兩大面牆壁皆為書櫥,裡面盛滿書籍和瓷器,西壁掛著5條篆體字幅,均為水老所書。室中大寫字檯上置有硯台、筆架、筆墨、筆洗等物,陽台上花韻流動,魚在缸里游來游去。整個居室寧靜、雅潔、樸素、自然,置身其中,自覺神清氣爽,怡然自得。
水老泡一杯清茶,便談起家鄉書法、篆刻方面的事來,問起幾位老友故朋近況,言語神情甚為關切。水老說,自從老伴生病到去世,忙於照顧等瑣碎事情,大約有八九年沒回
朔州了,想來變化很大,真想回去住一段時間。
1928年,水老出生於朔城區城內西街,1946年離開家鄉到太原謀生。在此期間,在舊城南門附近的國小上學,後來在城隍廟國小上學,畢業後在北門外的大同官立師範學校讀書。孩童時期便對書法、刻印產生了渾厚的興趣,初次接觸,便成嗜痂之癖。但那時家境貧寒,無錢買書買資料,更無門求師,但愛之心切,學習鍥而不捨。上習字課時,老師常常把寫得好的字,貼起來供學生們觀看學習,叫貼堂,貼堂時常常是年幼的水老先生的字掛滿教室牆壁,這讓他從內心更加喜愛這門藝術,甘之如飴,日積月累,出入先秦兩漢,融化天分功力,30歲前所作便已十分可觀。
六十年代,印壇寂寞,學印者廖廖,但水老持之以恆,樂此不疲。他說,那時候他總是利用別人排隊打飯的空隙就能刻一兩方印章,爭分奪秒,貪戀筆墨。汲取
鄧石如、
趙之謙、吳昌碩、
齊白石等流派印之精華,探源競流,融鑄自我,逐步樹立起質樸茂密、雄厚暢達的個人風格。在學習過程中,“深悟作印無渾厚的書法基礎終難脫俗,遂專注於大、小篆之研習,其後見傅青主論書,更覺作書如不知字學,徒於筆墨技法之探索,任何境依然俗格。”(《水既生書法篆刻選後記》)因此,水老認為篆書是一個文字學,想做好這個學問,必須過文字學這一關。水老舉了一個例子,比如:“葡萄”、“琉璃”、“欄桿”等字在篆書里就沒有這樣的字,怎么辦呢?這就需要了解熟悉古典文字,找《四書》《五經》《漢書》等古代經集裡曾用過的,或找通假字來代替。因此,水老對中國古典書畫詩文皆精研深習,從甲骨文、
金文到戰國古文、簡篆,到秦刻漢篆皆踔絕不群,取法超邁,氣息淳古,韻味雋雅。水老以其對傳統文化與古文字的深刻見解,把篆刻藝術中所積澱的文化涵蘊與象徵意義予以準確闡釋,寓於字法、刀法、章法等表現語言之中,把中國文化和藝術中的儒雅風度、深穩骨氣和自強不息、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寓於方寸之中,使其印作瀏亮典麗、韻律鏗鏘。
水老的篆刻技法以其書風入印,字法精粹,筆意甚強。章法以古璽、漢印這兩種經典為基調,強調大疏大密,留紅布白,合節中律。用刀奇異,治大印長刀寬刃,鋒銳勢疾,加上行刀時的按提擺動,使其運刀既有著鐘磬撞出的余石韻味,又有著行筆的律動與圓潤,單刀直下時,淋漓痛快,如輪匾斫輪,大匠運斤。作小印可細如毫髮,纖微畢現,精粹高妙,神與意會。
與水老一起翻閱《水既生書法篆刻選》,再觀牆壁上懸掛的各種不同風格的篆書條幅,直覺是一種美的盛宴與享受。作品藏筋骨於遒麗,標丰神於勁健。甲骨精整端凝,筆意刀韻融合無間;
金文如雲卷霓舒,從容自由;小篆婉轉遒健,體修筆爽;漢篆結體臻密,章法謹嚴;肥筆濃墨,爛漫華滋,凝結了篆刻家生命的智慧靈性與真善美,極具視覺張力的藝術之美給人以震撼和享受。
為藝方面,水老主張:“法出自然”“有法自無法,無法自立法,法古不泥古,方為上上法”;篆刻治印要“典而不泥,變而不亂,奇而不怪,正而不板”。為藝還要特彆強調人品,1983年水老所作《篆刻啟蒙歌》,歌中曰:“篆刻雖小技,學問淵源深。技法雖重要,人品是靈魂。青主論書法,作字先作人。印章豈例外,高風出高門。養成浩然氣,出手自不庸。勸君多讀書,勸君重操行。胸懷為祖國,有志事竟成。後來應居上,力爭攀高峰”。水老一生沉潛守真,遠離囂嘩浮掠,不落塵俗,於流風逐波中巋然自立,從而形成雋雅典正的藝品人品,為同道為後輩所景仰。
著名古文字學家張頷評價日:“既生同志書法與治印功力基礎實來源於古文字,其作品風格多宗周秦金石璽印,所用文字博株古籀,惟慎惟嚴,從不濫作。……刀篆相當得益兩兼,其作品渾然天成,毫無雕飾,渾厚古樸,極具周秦金石韻味。一生治印、書法作品甚多,其所有印章拓摸更為豐富,集英會萃,蔚為大觀。
水老現為中國書協會員,是山西省書法組織最早的發起人之一,1962年山西省書法研究會籌備小組常委之一,1965年作品便參加在日本舉辦的“中國現代書道展覽”,入選全國第一屆、第二屆書法篆刻展覽等多種大型展覽。《
中國當代書法家辭典》《當代篆刻家大辭典》等十餘種辭典都收錄了水老的辭條,出版有《水既生書法篆刻選》。值得一提的是,水老研究書法篆刻僅僅是副業,他的正業是陶瓷研究,他是一位造詣深厚的陶瓷藝術家,他的居所就稱樂陶齋。有關水老在陶瓷領域裡的成果需另外擇章敘述,在此打住。
與水老一連幾小時的說話,水老神爽氣清,思維敏捷而毫無倦意。每遇到不確實地方,便從書架上取出工具書,進行查閱核對,他說治學一定要嚴謹,言論需有出處,如有誤,則會以訛傳訛,貽誤後人。
停頓處,水老時不時談到
朔州,想起陳年往事,舊城內南門附近的國小、路西的石頭轆轆井還是否依舊,說到當年上學時,常常要穿過的古城門洞,唱的歌謠,聽來的民間故事,水老都一一背述。在60年代考察陶瓷古窯址時,水老在朔城區峙峪村、懷仁縣峨毛口等地住過很長一段時間。他用手指著牆上最邊上的一幅大篆書法作品說這是寫
朔州的,“雄踞紫塞外,地靈多寶藏,高樓接宵漢,大道通海洋,煤輸亞歐美,電送津京唐,良豐六畜旺,更有魚米香。”是啊,深藏在水老先生內心深處的那一縷思鄉之情是如何千腸百結綿延不絕呢。
告辭時,已是華燈初上,站在典膳所小巷內,於蒼茫暮色中回望小樓,暮然想起中國畫大師
黃賓虹在《古印概論》中曰:一印雖微,可與尋丈摩崖,千鈞重器同其精妙。水老的學生、篆刻家李庶民先生曾曰:水既生先生的篆刻創作博達精粹,氣象雄厚,得香留晚節之氣,尋丈摩崖之勢,為可證賓虹翁所言者。(邊雲芳)
人物逝世
全國著名書法家、篆刻家、古文字學家、著名陶瓷藝術家水既生先生於2021年7月19日14點17分,在太原逝世,享年9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