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作內容
《水圖》全卷畫作共有十二段。自右往左依次為:
第一段,無圖名,畫幅缺一半,畫面上是密密的尖小細浪,遠處的水波舒緩而輕淡,描繪金秋季節里靜謐的湖面。
第二段,洞庭風細。細密柔婉的波浪,漸漸向遠方淡化,最後虛幻成水天一色。湖面輕風習習,波浪如鱗,萬頃碧波,浩渺無際。這是春明景和的洞庭湖。
第三段,層波疊浪。畫面上是大幅度起伏的波浪,浪谷間捲起浪花。這是洶湧澎湃、向前奔騰的巨流。
第四段,寒塘清淺。稀疏的線條迴旋起伏,水邊三兩石頭,水面流動感很強,顯然這是溪流,而非清淺的池塘。
第五段,長江萬頃。畫面上是向著同一方向浪尖,遠處的浪尖漸漸虛化。顯然這是長江下游開闊浩瀚的江面。江水浩蕩,正順著江風的吹拂,朝向大海奔涌而去。
第六段,黃河逆流。粗重線條的巨幅波浪,浪間捲起的浪花,都向前作奔涌抬升運動,又呈現向後逆涌之勢。這是口那段的黃河水,渾濁、奔騰、激盪、咆哮,挾雷霆萬鈞之勢,正要衝破障礙向前傾瀉。
第七段,秋水回波。柔婉的波紋,貼水飛翔的白鷺,澔渺無邊的湖面,裊裊兮秋風,湖水清兮波浪細。
第八段,雲生蒼海。浪峰向前傾斜,後浪緊推前浪,雲遮霧鎖,濤聲如潮。這是漲潮時的海浪。
第九段,湖光瀲灩。輕快無規則動的水波。春風細細,湖水盈盈。晴光下的山色,明鏡里的波光,都在微微蕩漾。
第十段,雲舒浪卷。雲霧瀰漫下的海面,前後都涌動的波浪,中間一個抬起的浪頭,正在發威咆哮。這是滄海中的洪波。
第十一段,曉日烘山。紅日、遠山、晨霧。朝暉下的湖面浮光躍金,一片寧靜。
第十二段,細浪漂漂。魚紋狀的細密波紋向遠處漸漸虛化,幾隻海鷗在海面上飛翔,海面風平浪細。
卷前隔水有明代宰相
李東陽題寫的篆書“馬遠水”三個大字,落款“西涯”。
後紙為歷代各鑑藏家的印鑑跋文。有如:
明代
李東陽行書題跋:右馬遠畫水十二幅,狀態各不同,而江水尤奇艷。出筆墨蹊徑之外,真活水也。
明代
吳寬題記:馬遠不以畫水名,觀此十二幅,曲盡水態,可謂多能者矣。全卿家江湖間,蓋真知水者,宜其有取於此。戊申十月,晦日,吳寬,在海月卷題。
明代
王鏊題跋:山林、樓觀、人物、花木、鳥獸、蟲魚,皆有定形,獨水之變不一,畫者每難之。故東坡以盡水之變,唯獨兩孫。兩孫死,其法中絕。今觀遠所畫水,紆餘平遠, 盤迴澄深,洶湧激撞,輸瀉跳躍,風之漣漪,月之瀲灩,日之苟矗皆超然有咫尺千里之勢, 所謂盡水之變,豈獨兩孫哉。
明代
陳玉行書跋曰:馬河中畫山水人物,種種臻妙,邊角小景盆清遠。水作谷紋狀者精絕。院人中稱獨步。信然信然!
明代
王世貞題詩:上帝兩帶垂,長江黃河流。崑崙觸天漏,下貯海杯。震澤與洞庭,匯作東南漚。風雲出千變,日月落雙。泓寫秋星,蕭瑟競素秋。水落清淺出,石壓琮琤抽。其細沫貫珠,巨者膏九州。誰能傳此神,毋乃宋馬侯。解衣盤礴初,已動馮夷愁。天一臆間吐,派九筆底收。生綃十二幅,幅幅窮雕鎪。憶昔進御時,陡豁神龍眸。遂令大同殿,濤聲撼床頭。六宮攝其魄,所以不敢留。楊妹即大家,女史司校讎。朱填六玉箸,墨宛四銀鉤。錦標賜兩府,青湘潤千秋。晴窗乍開閱,如練沾衣禍。恍作銀漢翻,浸我白玉樓。當其郁怒筆,楣表騰蛟虬。及乎汩舒徐,遙頸延鶩鷗。動則開智樂,淵然與心謀。老師鑑湖曲,興盡剡溪舟。左璧桑氏徑,右圖供臥遊。那能學神禹,胼胝終荒丘。
創作背景
至宋時畫家對水有了一定的觀照和表現。這與山水畫技法成熟有關,也與宋時山水畫地位勃興和提高、畫科門類的進一步細化相關,尚與地域差異和南宋宮廷的特殊審美趣味緊密相關。而馬遠在宋孝宗朝淳熙年間(1174—1189年)進入宮廷畫院,成為畫院祗候。其山水畫技法亦有南宋宮廷的傳承。據傳,馬遠在宋寧宗時期(1194-1224年)每畫一幅即送至楊皇后處題寫圖名。《水圖》亦是如此。《水圖》應創作於嘉定五年(1212年)前後,原為十二幅冊頁,後來合裱一卷,每幅均有皇后楊氏題名,其中一幅缺半,故無圖名。
藝術鑑賞
主題思想
在南宋時期,實景創作是畫家慣用的手段。畫作上的景色或者通過形象,或者通過命名,都能與實景一一相對。《水圖》所畫內容亦是有著實景的指代。
《水圖》為十二部分,而《左傳 · 哀公七年》有“周之王也,制禮,上物不過十二,以為天之大數也。”故“十二”是法天之作,而且用到了“天之大數”。而“水”亦指大禹治水之“水”,寓意天下之“州”。所以,《水圖》即指代當時的十二州。且據考證,其對應關係應為:半幅無名殘卷對幽州;洞庭風細對荊州;層波疊浪對豫州;寒塘清淺對冀州;長江萬頃對揚州;黃河逆流對雍州;秋水回波對并州;雲生蒼海對營州;湖光瀲灩對徐州;雲疏浪卷對梁州;曉日烘山對青州;細浪飄飄對兗州。
而且,宋寧宗通過年號“開禧”向世人表明,他與先祖有著同樣的政治抱負——統一天下,這個理想國的視覺化就是馬遠的十二《水圖》。
藝術特色
線條
馬遠把勁拔、銳利的山水線條帶入《水圖》,顯示出水的強勁之美態。例如“長江萬頃”,用利勁的線條,表現出一排排攢動的水波,線條粗勁有力;“雲生滄海”中的線條,卻極其有力,與前代不同。在表現方面,也較前代更為恣意。例如“黃河逆流”,此圖幾乎是用勾筆法來寫意;“雲舒浪卷”中波紋用戰筆,虎爪有用斷線。
光影
馬遠在“湖光瀲灩”和“秋水回波”中畫出了光和影的細膩感受。由於雲塊的漂浮,短暫地遮住了一部分陽光,因而在水面上留下了雲塊移動的陰影,水光發暗,而在陽光照射下的一部分則閃光發亮。暗與亮的光影對比,使粼波閃閃的水面更增添了活躍的生機。
技法
馬遠《水圖》表現不同水波採用不同手法,其筆法變化多端,手法因景因情而異。或用線細如髮絲而淡淡一寫;或用線如行雲流水,加以墨色濃淡,粗細不勻,求得變化;或隨意揮灑,濕筆、乾筆相輔;或用戰筆,或斷線為點,或粗實穩健,或渾厚雄壯,或細膩流利,或簡潔多折……皆成功地達到了不同的效果。馬遠勁利、概括的畫法,別有新意,更具特色。
名家點評
明代
李日華《六研齋筆記》:“馬公十二水,惟得其性。”
南京藝術學院教授、藝術批評家
顧丞峰:“水,在傳統的中國畫裡,一般只是充任配角;刻意畫水並有成效的,在馬遠前只有五代的孫位和宋代的孫知微。而詳細觀察各種情況下的水的狀況,並逐一加以描繪的當推馬遠為第一人……從《水圖》中可以看到畫家的構思十分用心,同時顯示出畫家獨具慧眼的觀察能力。”
後世影響
繪畫影響
馬遠以前的“水”圖像大多了無生趣。前人只大致勾勒出水的形態便“草草了事”,始終沒有把山水畫中的“水”重視起來,而馬遠的《水圖》則在前人的基礎上,把“水”的形象作了總結,並創造出了馬氏“水圖”特別是“浪花”的形象,更是一種創新,為中國山水畫中“水”形象的創造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
馬遠《水圖》中的“浪花”成為一種符號,在以後各朝代的山水畫中沿襲。這種符號的傳承在中國繪畫史上也是少有的。所以馬遠的《水圖》是中國山水畫“水”形象的一個轉折點,也在中國“水”形象的歷史長河中處於中心地位。
馬遠的《水圖》是第一次只以“水”為繪畫對象,水之無形本是不可描繪的,但在馬遠的筆下似乎有了形狀。他對於水的認知,可謂是這一時期的典範。
衍生作品
日本當代攝影師
杉本博司的代表作《海景》,便是受了此卷《水圖》的啟發與影響,而最終創作完成的。
歷史傳承
該卷《水圖》於嘉定五年(1212年)前後創作完成後,經楊皇后賜於有“大兩府”之稱的樞密院(西府)和中書門下(東府),明代時經
耿昭忠藏,清代時歸
梁清標等名家鑑藏,乾隆時進清內府收藏。後一直為北京故宮博物院舊藏品。
重要展覽
1999年,馬遠的《水圖》在北京故宮舉辦的“建國五十周年故宮珍品展”上展出。
作者簡介
馬遠(約1140年—約1225年),南宋畫家。字遙父,號欽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濟西南),生長於錢塘(今浙江杭州)。曾祖賁、祖興祖、父世榮、伯父公顯、兄逵,均為畫院畫家。他繼承家學,歷任光宗、寧宗朝畫院待詔。擅畫山水,取法李唐,能出新意,下筆道勁嚴整,設色清潤。山石以帶水筆作大斧劈皴,方硬有稜角;樹葉有夾筆,樹幹用焦墨,多橫斜曲折之態;樓閣大都動用界尺,而加襯染。多作“一角”、“半邊”之景,構圖別具一格,有“馬一角”之稱。又工畫水,兼精人物、花鳥。與夏圭並稱“馬夏”,加李唐、劉松年,合稱“南宋四大家”。存世作品有《水圖》《
踏歌圖》《
山徑春行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