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基腐病又名鱗莖腐爛病,是水仙上的重要病害之一。植株感病後,表面看鱗莖雖然完好,但基部腐爛,水養時不長根或長根很少,不能抽箭開花或很少抽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仙基腐病
- 病原類型:水仙尖鐮孢菌
- 主要危害作物:水仙
- 主要為害部位:葉片
症狀,病原,發病規律,防治方法,
症狀
水仙基腐病主要危害植株的鱗莖及根部。感病植株根部呈褐色軟腐,鱗莖基部腐爛或開裂,並向鱗莖內部發展。鱗片之間有時具白色或紅色霉層。葉片自上部失綠呈黃色,後變為黃白色,重者全株枯死。病鱗莖作種長出的植株矮化,葉短,生根極少甚至無根,不久即枯死。
病原
病原為水仙尖鐮孢菌(Fusariumoxysporumf.sp.narcissSny.andHans.),隸屬半知菌亞門、絲孢綱、瘤座孢目、鐮孢屬真菌。
發病規律
水仙基腐病病原菌以菌絲體和厚垣孢子在病鱗莖、病根及土壤中越冬。條件適宜時產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自傷口侵入,也可直接侵入。植株傷口多易發病。儲藏場所通風不好容易發病。多雨潮濕,氮肥過多都利於病害發生。
防治方法
①儘早挖出病株。收穫儲藏時避免造成傷口。
②貯藏前用石灰水或福馬林50倍液浸泡20min,撈出充分晾乾,再入室貯藏,儲藏場所要陰涼通風。
③種植前,剔除病鱗莖。對種球進行消毒,用福馬林120倍液浸泡3-4h,效果良好。
④勿過量施氮肥:應增施磷鉀肥,合理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