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3(核素符號H,又稱氚)是純β發射體,其照射途徑是吸入、食入、皮膚滲透引起的內照射。
環境水平及人體照射途徑,環境水平,人體照射途徑,人體健康風險,體內代謝,損傷效應,診斷及治療,
環境水平及人體照射途徑
環境水平
(1)大氣水平。氚在地球大氣表面的平均年生成率為7.2×10Bq;2007年全國8個省、市、自治區輻射環境自動檢測站空氣中氚(HTO)測量範圍為小於7.3~30.3mBq/m;均在環境正常水平範圍內。2008年,我國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輻射環境自動檢測站監測的空氣氚化水(HTO)活度濃度年均值範圍為小於4.7~46.3mBq/m。
(2)水源中放射性水平。有報導,核試驗之前,全球天然淡水中氚的比活度為0.18~0.37Bq/L,海水中的氚濃度約為0.1Bq/L。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25個省、市、自治區和香港特區,8類水體氚濃度平均值按照大小排列依次為:水蒸氣水(8.96Bq/L)>降水(5.42Bq/L)>江河水(4.77Bq/L)>湖庫水(4.55Bq/L)>自來水、井水(4.04Bq/L)>泉水(2.38Bq/L)>海水(1.34Bq/L)。大部分水體中氚活度的分布,呈現西、北高,東、南低的地理分布趨勢。
(3)核反應堆產生。壓水堆與沸水堆生產氚的速率分別為(1.8~3.7)×10Bq/MWa和(1.11~3.33)×10Bq/MWa。
人體照射途徑
H是純β發射體,其照射途徑是吸入、食入、皮膚滲透引起的內照射。UNSCEAR2000報告估算大氣層核試驗釋放的H最終經食入途徑所致全球平均劑量負擔為23.8µSv。
人體健康風險
氚水(HTO)比元素氚(HT)對人體的危害大得多,ICRP推薦的公眾和工作人員吸入的劑量係數,HT與HTO差別達1×10倍,更應注重氚水對機體的輻射危害。進入DNA分子中的氚更新緩慢,對人體危害更大。
體內代謝
(1)吸收。胃腸道、呼吸道、皮膚黏膜都能吸收氚水。飲入氚水後,經40~45min就被完全吸收。吸收部位是小腸,氚水通過腸黏膜毛細血管吸收到門靜脈系統,然後分布到全身。體表污染的氚水和體表接觸的氚水蒸氣可被皮膚吸收而進入血液,然後分布到全身。人體湮沒在元素氚的放射性雲中,氚β粒子對皮膚的外照射劑量可以忽略不計,吸入氚氣的0.01%轉化為氚水而被吸收導致內照射,該劑量超過了吸入氚氣直接照射肺導致的劑量。因為,氚氣致氚水的轉化率為0.01%,故劑量係數氚氣比氚水小1×10倍。吸入氚化甲烷的1%轉化為氚水而被吸收導致內照射,其劑量係數比氚水小100倍。有機結合氚可通過胃腸道吸收,並通過胎盤轉移到胎兒中。多數有機結合氚不會揮發。它們以蒸氣形式被吸入的可能性很小,一旦進入肺部,不經化學變化就能完全轉移到血液中。
(2)分布與滯留。吸入體內的氚,不管攝入的氚是氚水、氚氣、氚化甲烷還是有機結合氚,都呈全身性均勻分布。
(3)排除。不論經何種途徑攝入何種氚的化合物種類,都是經尿、呼氣和汗(包括不顯汗)排除。唾液、乳汁和糞便中也有少量的氚水。當氚以氚水的形式吸收入體液後,絕大部分(約為初始吸收量的97%)仍留在體液中,隨後按照人體水的代謝規律,以較快的速率排除,成年人生物半排期為10d;另一小部分(約為初始吸收量的3%)結合到人體有機分子中,成為有機結合氚,隨後按照人體碳的代謝規律,以較慢的速率排除,成年人生物半排期為40d。當氚以有機結合氚的形式吸收入體液後,吸收量的50%按照人體水的代謝規律以較快的速率排除,成年人生物半排期為10d,另50%按照人體碳的代謝規律以較慢的速率排除,成年人生物半排期為40d。
損傷效應
(1)確定性效應。氚的嚴重內污染可引起急性內照射放射病,氚的慢性內污染累積到一定量可發生慢性損傷。氚的內照射損傷具有以下特點:①長期攝入大量的氚可引起內照射放射病,其特點為紅骨髓破壞嚴重,臨床表現為進行性貧血。②內污染的部分氚可轉移至有機物或生物大分子中。③如果尿氚監測僅測量氚水可能會引致低估攝入量及其劑量。
(2)隨機性效應。①致癌效應。氚致人類惡性腫瘤效應的病例目前未見報導,動物實驗研究已證實氚水和有機氚化合物均有致癌作用。②遺傳效應。分為基因突變和生殖細胞染色體畸變。氚誘發基因突變已為大量的動物實驗所證實。氚可致骨骼發生顯性突變。氚滲入DNA分子中,可誘發基因突變。生殖細胞染色體畸變主要表現為染色體相互易位。
診斷及治療
促排措施:①大量飲水。②使用利尿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