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氣節論
- 定義:儒家關於志氣和節操的主要觀點和基本理論
先秦儒家的氣節論,宋代儒家的氣節論,明清儒家的氣節論,影響,
先秦儒家的氣節論
孔子認為,有志是人的根本,“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尋常百姓也是不可隨意污辱的。在孔子看來,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培養道德情操,提高精神境界。他把道德看得重於生命,認為一個人為了維護道德,可以付出一切,甚至生命。“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孔子還認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即使生活上窮困潦倒,精神上卻十分快樂,做人應該光明磊落,靠不義之舉獲得富貴,是君子所不為。“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
孟子也極力推崇合乎道德的行為。在他看來,一個人能既合乎道德又可保全性命固然很好,但是若只能在兩者之中選擇一種的時候,就要捨生取義。“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鄙視“以順為正”,讚賞合乎道德的剛健行為,把嚴守道德操行的人譽為大丈夫。他說:“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孟子認為大丈夫應有獨立的品質,遵守道德準則,不屈服於外在壓力。
荀子也主張道德至上,他認為在權貴、利益乃至死亡面前,為了維護道德正義的尊嚴,都應該不屈不撓、大義凜然。他說道:“義之所在,不傾於權,不顧於利,舉國而與之,不為改視,重死持義而不橈,是君子之勇也。”(《荀子·榮辱》)
宋代儒家的氣節論
到了宋代,周敦頤提出了自己的氣節論。他強調自我修養,反對隨波逐流,忠於道德而不與他人同流合污,“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愛蓮說》)。保持優秀品質,雖出污泥而不染,實是值得稱道的氣節。張載以禮義為要事,認為氣節的重要體現是守義守禮,他說:“君子寧言之不顧,不規規於非義之信;寧身被困辱,不徇人於非禮之恭;寧孤立無助,不失親於可賤之人。”(《張載集·正蒙》)張載主張為人處世要清正廉潔,淡於名利,不依附權貴, “上交不諂,下交不瀆”(《張載集·橫渠易說》)。他認為人生的價值在於對真理的追求,“若不知窮理,如夢過一生”(《張載集,語錄中》)。他自己就以追求真理為目的,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道,為去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己任(同上),以博大的氣魄和勇敢,對當時影響巨大的佛老之學提出了挑戰和批判。
在宋儒中,論氣節較多較詳的是程顥和程頤兄弟二人。程顥對有志看得很重要。他說:“志,氣之帥,不可小觀。”(《河南程氏遺書》卷十五)有志而堅韌不拔,才能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程頤認為,堅守正義、維護道德而不向邪惡低頭,是十分可貴的,“君子處世,事之無害於義者,從俗可也,害於義則不可從”(《河南程氏經說》卷六)。“君子當明夷之時,利在知艱難而不失其貞正也。在昏暗艱難之時,而能不失其正,所以為明君子也”(《周易程氏傳》卷三)。為了維護道德和正義而有氣節,就是死去也在所不惜。道德是重於生命的,氣節是高於一切的。在二程的心目中,維護氣節具有蕩滌污濁、清除惡念的功用,“只有一個誠。清明在躬,志氣如神”(《河南程氏遺書》卷六)。二程還認為,保持氣節就不能貪於利慾,“人有欲則無剛,剛則不屈於欲也”(《河南程氏經說》卷六),把氣節與利慾對立起來,要維護氣節就必須加強自我修養,不為利慾所動。
明清儒家的氣節論
明代的王守仁也曾論及氣節。他對志氣是這樣看的:“夫志,氣之帥也,人之命,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則流息,根不植則木枯,命不續則人死,志不立則氣昏。是以君子之學,無時無處而不以立志為事。”(《王文成公全書》卷七《示弟立志說》)王守仁所謂立志,實際是指要不懼困難去獲得“良知”,因為“良知即天理”(《傳習錄》中《答歐陽崇一》)。良知“真是個試金石、指南針”,“真箇是靈丹一粒,點鐵成金”(《傳習錄》下)。有了良知,其他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清代的王夫之認為,人的生命是珍貴的,作為人,就應該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還有比生命更加珍貴的東西,這就是道德,即義。對於生命和道德理想的關係,王夫之深刻地指出,只有體現道德理想的生命才是可貴的,在生命與義發生衝突時,為了維護義,是可以犧牲生命的。他說:“將貴其生,生非不可貴也;將舍其生,生非不可舍也。……生以載義,生可貴;義以立生,生可舍。”(《尚書引義·大誥》)
影響
儒家的氣節論提倡堅守正義、維護道德,主張精神追求至上,以民族氣節、個人榮辱為重,反對趨附權貴、迷戀利慾、苟且偷生。儒學代表人物們把貪貨財、徇愛欲、爭氣忿、背信棄義看做極為可恥的事,而強調人活著就應該清清白白、堂堂正正,即使死了,也要留下光輝在人間。儒學這一堅守氣節的思想,在中國歷史上曾產生了很大的積極作用,影響了包括岳飛、文天祥在內的一大批民族英雄。岳飛“精忠報國”的氣魄,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視死如歸的吶喊,李清照“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的光輝詩句,無不受到了儒家氣節論深深的啟發。不僅如此,儒家的氣節論對中華民族形成熱愛祖國、維護正義等共同心理,對增強民族凝聚力,一致抗擊外侮等,都有著積極的作用。但是,儒家的氣節論在中國歷史上也有著很大的消極作用。儒學推崇“三綱五常”,主張存天理滅人慾,把封建社會秩序和倫理看做天理,把君臣、父子、夫婦的等級制等同於道德,視為人們應該堅守的氣節;特別是千百年來封建禮教輕視和虐殺婦女,以“貞節”觀念束縛婦女,殘害了許多善良的女性。這一切,追根溯源,儒家的氣節論是不能辭其咎的。而且,作為一種理論形態,儒家的氣節論顯得過於零亂。它的系統性、完整性、邏輯性都不很強。它的有些具體言論忽視或輕視現實生活中非精神道德因素對人的影響,帶有一定的片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