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滑即出疾

“氣滑即出疾”是《內經》中關於留針內容的描述,指對“王公大人”之人的留針原則,因其為食“膏梁菽藿之味”之人,身體柔脆,肌肉軟弱,血氣慓悍滑利,針刺時要淺,不宜留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氣滑即出疾
  • 出處:《黃帝內經》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概念,解讀,中醫套用,

概念

針刺方法之一,《靈樞·根結》言:“氣滑即出疾”指針刺時,得氣快者,不宜久留針。

解讀

《靈樞·根結》:“氣滑即出疾,其氣澀則出遲,氣悍則針小而入淺,氣澀則針大而入深,深則欲留,淺則欲疾。以此觀之,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此皆因氣慓悍滑利也。”
“氣滑即出疾”是《內經》中關於留針內容的描述,《根結》記述:“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並指出:“此皆因氣慓悍滑利也”。“大人”即為“王公大人”、“血食之君”,食“膏梁菽藿之味”之人,其“身體柔脆,肌肉軟弱,血氣慓悍滑利”,針刺時要淺,不宜留針。這是根據患者形體而決定留針的原則之一,對於“布衣匹夫之士”及“王公大人”不同體質的人針刺留針取決於其脈中氣的滑澀的不同。
《邪氣藏府病形》論述“病之六變”即脈象六種表現:“急、緩、大、小、滑、澀”時分析了不同脈象的形成原因,“刺大者,微瀉其氣,無出其血。刺滑者,疾發針而淺內之,以瀉其陽氣而去其熱。”可見體質瘦弱、血少氣弱、氣滑血清、膚肉柔脆之人,應淺刺而快出針,則經脈之氣可調。

中醫套用

留針的意義與現代針灸關於留針的規定
針刺得氣後,適當留針,可以加強針刺感應,延長刺激時間,起到候氣、催氣和調氣的作用。針刺留針與否,留針時間的久暫,應視患者的體質、病情、針刺部位而定,現代毫針刺法對此有了較明確的規定。如外感表證、熱證,以淺刺、不留針;對痛症及久病內寒者,宜深刺久留針,有的留針時間可達數小時;一般的病症,針下得氣後,施以適當的補瀉手法,可留置10~20分鐘。有些針刺部位不宜留針,如天突、廉泉等,留針時易刺傷氣管等組織,針後得氣即應出針;有些人不宜留針,如嬰幼兒不懂事,留針後容易活動而出意外,故針後得氣即出針。此外對需要留針者,可以留針者,在留針期間應隨時觀察患者的反應,有不良反應即立即出針,以防止暈針等意外情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