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和心是統一的,有氣就有心。明末清初學者黃宗羲關於心氣關係的命題。語出《明儒學案·河東學案·薛思庵學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氣之行處皆是心
- 定義:明末清初學者黃宗羲關於心氣關係的命題
- 出處:《明儒學案·河東學案·薛思庵學案》
在理氣論上,黃宗羲主張理氣合一,明確肯定:“大化之流行,只有一氣充周無間”(《南雷文定·與友人論學書》),“覆載之間,一氣所運,皆同體也。”(《孟子師說·莊暴見孟子章》)。在心性論上,他主張“在天為氣者在人為心,在天為理者在人為性”(《明儒學案·文莊羅整庵先生欽順》),“理氣是一,則心性不得是二”(《明儒學案》卷首《師說》)。黃宗羲在理氣論上承繼了張載、王廷相、羅欽順諸人的傳統,在心性論上,則繼承他的老師劉宗周的觀點,上接陸九淵、王守仁的心學傳統,提出“盈天地皆心也”(《明儒學案序》)。他力求將此二者進行綜合,將理氣說與心性論貫通起來。他反對“離氣以求心性”(《孟子師說·浩然章》)的觀點,認為“志即氣之精明者是也”,“知者,氣之靈者也”(同上),“氣未有不靈者,氣之行處皆是心,不僅腔子內始是心也,即腔子內亦未始不是氣耳”(《明儒學案·河東學案·薛思庵學案》),進而得出心即氣、氣即心的結論。“氣之行處皆是心”的命題將天道觀與人性論、張載以來氣學傳統與陸、王心學傳統貫通起來,這是黃宗羲哲學思想的獨到之處。但他的貫通、綜合,以氣為媒介,認為“我與天地萬物一氣流通,無有礙隔,故人心之理即天地萬物之理”(《明儒學案·江右王門學案七》),則混淆了心與物的區別,而且導出與陸、王心即理相同的結論:“窮理者盡其心也,心即理也。故知性知天隨之矣。”(《孟子師說》盡心章)可見,黃宗羲的思想不是平行於氣學、心學兩大傳統之間,其理論最終歸結到陸、王心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