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據中華民國十七年(公元1927年)成書的《
義縣誌》記載,義縣城東大榆樹堡、張家堡、九道嶺一帶,流傳著一種古老的民間眾會形式,名曰“九龍十八會”。它是一種娛神、娛人、商貿活動融為一體的民間文化經貿集會,地點設在九道嶺鎮齊家子村藥王廟前。《義縣誌》民事志中卷第十一冊上有這樣一段話:“城東細河左右齊家子、溝口子、車房、羊房十三屯等盛會。前後五日妝點逛街,所辦之熱鬧雜劇如旱船、竹馬、抬竿、秧歌諸名目。買賣如雲,往來似水,相距數十里外,竟有駕車揮馬而奔,其繁華出於本邑各會之上。”這段記載詳細、全面地記錄了九龍十八會活動地區、時間和集會內容、盛況等。
藥王廟相傳建於遼代中期(公元9世紀)據遼史卷37《地理志一》載“遼太祖崇尚佛教”。又據《遼史簡編》載“遼聖宗時,皇太后蕭燕之每歲上月輒不食葷茹,大修齋會及造寺。”因而,當時地處遼中金道的義縣,蕭氏封地,有大量遼代修造的寺院,後多數毀於戰亂或災禍,現只存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奉國寺”,即現座落在古城宜州東街的大佛寺,始建於遼開泰九年(1020年)。藥王廟清乾隆十八年(1755年)復修。廟內供奉藥王、觀音、三霄娘娘(即眼光娘娘、送生娘娘、子孫娘娘)神像。
義縣社火“九龍十八會”則是民間相沿成習的傳統風俗性活動,只有地方志才有記載,很不全面。關於義縣社火本身和為什麼祭拜藥王,這些問題都沒有明確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具有社火的本質特點,是對神靈祖先的祭祀活動。義縣社火能夠形成固定的集會地點,並有幾十個村屯百姓參加,表演的節目大多與遼代契丹人有關。這些足以說明,歷代生活在這裡的各族人民追求太平、和睦、祈求五穀豐登、國泰民安的共同心愿,這就是義縣社火活動傳承不止的原因。
有了藥王廟就有對藥王、觀音等神的祭祀活動,伴隨著人民追求太平、和睦的共同心愿,九龍十八會達到了娛神的最初效果,人民自發的九龍十八會融入了民眾喜見樂聞的各種民間熱鬧雜劇。藥王廟已有五千年的歷史,義縣社火“九龍十八會”雖沒有詳盡的史料記載,但根據地方志記錄和老藝人口傳,可以推斷,義縣社火(九龍十八會)在當地至少流傳200年以上。
民俗內容
社火正日的活動程式是:一、眾僧尼誦經做道場;二、升占表祭天。十名會首帶領全體會員占燃香燭,祈禱上蒼祝願本年度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三、在廟前廣場各村開始表演節目,把社火推向高潮,一直表演到晚上,四方民眾才依依不捨散去。會首則同會員以村為單位開始會餐。
各村的節目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戲,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和特色。這些精彩的表演,都是各村藝人一輩輩傳承,並不斷改進豐富起來的,為民眾所喜聞樂見。人們都視本村的節目如珍寶,引為驕傲,給後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如:雙井子旱船舞、東岔路溝竹馬舞、王漢屯的鋼叉舞、牤牛屯的幢幡舞、西岔路溝的雙獅舞、東磚城子的人上人,魯家屯的耍龍燈、小砬西的趕船舞,復興堡的壽星仙鶴舞,還有尖山子、大榆樹堡、梁家塔、房申溝、六台、石頭廟了、水泉溝等,都有秧歌和其它節目。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當數大榆樹堡竹馬舞和雙井子旱船舞。
大榆樹堡竹馬舞
大榆樹堡竹馬舞是集唱詞與舞蹈動作融為一體的表演形式,舞蹈動作和表演內容都是當年蕭太后的狩獵場景。這是形成大榆樹堡竹馬舞獨特之處,既有唱詞、又有舞蹈,區別於大多數民間舞蹈,沒有固定唱詞,基本只舞不唱的表演形式。同時,由於歷史的變遷,隨著遼國的滅亡和契丹人的神秘消失,原有的唱詞也在漫長的流傳過程中,歷經幾代藝人的修改,已經逐漸失去了本來的面目,演變成朗朗上口,具有濃郁漢文化特點的唱詞內容。大榆樹堡竹馬舞中,藝人們口傳心授留下的唱詞,與其表演的舞蹈內容,人物關係並不緊密,沒有直接的關係。這大概也是歷史遷變的足跡。至今,只有在義縣社火中能看到竹駱駝,這與跑驢有很大的區別,駱駝是北方少數民族特有的一種用於騎乘的動物,把它的形象作為道具用在表演中,從而可證明出義縣竹馬舞確實是北方少數民族特有的形式,源遠流長。它的表演融入到民間社火活動之中,形成了一條獨特的風景線。
雙井子旱船舞
義縣雙井子旱船舞獨具特色,它流傳在義縣車坊鄉、大榆堡鎮、張家堡鄉、九道嶺鎮一帶,是當地迎神賽會“九龍十八會”中的一種民間舞蹈表演形式。雙井子旱船舞與全國各地秧歌中的旱船不同之處就是旱船數量多、行當角色獨特。表演的內容主要是一位宋朝的王爺,在戰亂中流落北方,被遼國公主招為駙馬,並生有一子。數年後,宋遼戰事平息,宋朝王爺在南國的兒子來接父親回宋。義縣雙井子的民間旱船舞述說的就是遼國公主送宋朝王爺回宋,南北和好的故事。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義縣社火源遠流長,內容獨特,表演形式獨具一格,民族民俗特徵突出,藝術特色鮮明,內容和形式生動,深深紮根在當地民眾心中,至今閃爍著奪目的光彩。它是義縣各族人民在閭山凌水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歷史環境中,長期的農牧生活習俗中形成的別具一格的一種“文化空間”形式,具有廣泛的民眾性和民俗傳承性。它是義縣各族人民獨有的娛神、娛人的民間狂歡節,各種藝術形態兼容,有舞有唱,有行當有角色,有唱詞故事,其表演道白中又有戲曲色彩,集中展示了北方民間歌舞藝術的特色,喜聞樂見,易於被大眾所接受。
傳承狀況
大榆堡竹馬舞的演出團體稱之為馬班,基本上以村屯為單位。每逢重大節日,農家紅白喜事、祭祀、燒香還願、事件慶典,都要請馬班出場助興演出,或還願神明、取悅神靈。20世紀60年代後期,隨著齊家子藥王廟的被毀,所有馬班都已銷聲匿跡。可見民俗表演活動衣服與民俗活動本身,包括場地、環境等外部條件。場地、環境的損毀直接導致民俗表演活動的絕跡。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義縣文化館獲得“民間社火(義縣社火)”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民間社火(義縣社火)”項目保護單位義縣文化館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義縣文化旅遊發展服務中心。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9年1月8日,2019義縣民俗文化節暨奉國寺春節廟會系列活動啟幕側記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