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據民國十五年(1926年)版《清水岩志》記載,清水祖師原名陳榮祖,自幼落髮為僧,法號普足,又稱麻章上人,為北宋名僧。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農曆正月初六誕生於永春小岵鄉,
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五月十三日仙逝,享年六十五歲。祖師逝後,百姓感恩,崇奉為佛,香火旺盛,被安溪人視為地方最重要的保護神,也被茶業尊奉為安溪鐵觀音的保護神,後逐漸演變為今如今的清水祖師信俗。
據宋政和三年陳浩然撰《清水祖師本傳》稱:“麻章上人,道行精嚴,能感動天地”,廣造橋亭、多植竹木、禱佛弭災,足跡遠及汀、漳,聲名廣披閩南。正是“祖師生前,德高道深,多行善事”,故其逝後,“百姓感恩,崇奉為佛,香火旺盛”。每逢病疫,鄉人必恭抬佛像,求祖師法除:每遇亢旱,鄉鄰以至府縣官員,也必迎請佛像,祈雨驅災。民間賦予清水祖師神奇甚至神秘的色彩,奉為神靈,加以崇拜。曾四次受到宋廷敕封,敕賜“昭應廣惠慈濟善利大師”徽號。
明末清初,清水祖師信俗隨安溪移民傳入台灣,據有案可考的記載,現台灣清水祖師廟有98座。
民俗內容
清水祖師信俗因千百年積澱,內容十分豐富。主要有祭祀類和卜簽類,祭祀類主要是清水祖師迎春繞境(巡境)活動,清水祖師逝世後成安溪崇善里的境內主佛,常被善信抬迎下山巡境、醫病、祛災,還有請神(分爐)、請火(謁祖進香)、除夕守歲祈福法會和清水祖師壽誕祭典等。卜簽類主要有抽籤問卜和結佛緣等。清水祖師信俗經數百年的變革,經信眾不斷發展創造,除了一般敬神禮儀之外,還創造了清水祖師迎春民俗,相傳始自宋代,盛在明清、民國,一直延續至現代,歷史悠久,充滿著民間風俗色彩。
祭祀類
迎春繞境活動
迎春繞境是該信俗的主要活動。繞境3天,舉行獻花、獻茶以及請“三忠火”(儀詣三忠廟拜祀張巡、許遠、岳飛)儀式,以敬茶的方式迎請清水祖師下山。
卜簽類
抽籤問卜
抽籤問卜屬於占卜範疇,清水祖師的卜簽分問事簽和藥籤二款,靈簽有五十簽,詩文皆為五言絕句,每支籤詩都有一個歷史典故,中含哲理隱喻,互為辯證,可作多種解釋。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民間信俗(清水祖師信俗)經千百年歷史積澱,文化內涵豐富,主要體現於祭祀類的迎春繞境和卜簽類的藥籤,信眾廣泛,祭祀活動中具有鮮明的民俗性,並寓有民間的文化訴求,參與者眾。祖師信俗歷時900餘年,歷史悠久,涉及諸多藝術門類,是影響廣泛的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其藥籤中蘊含有祖國不可多得的中醫藥寶貴遺產,故頗具歷史、文化、科學研究價值。
民間信俗(清水祖師信俗)在閩台的影響力,是兩岸同胞聯繫的精神紐帶和橋樑,是海峽兩岸同宗、同字、同地、同緣、同信仰的非物質文化情緣見證,對於海峽兩岸的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國家統一具有特殊的作用。隨著信眾前來朝聖、觀光旅遊,對其信仰地清水岩的開發,具有旅遊市場經濟價值。
傳承狀況
由於清水祖師信俗歷史久遠,改朝換代,屢有興廢,信俗淡化,瀕於消失。其信俗活動形式、內容難免有遺缺或變異,特別是藥籤瀕臨失傳境地。隨著經濟和技術的發展,農村產業結構的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有了較大變化,熟悉操持清水祖師祭儀活動的人才越來越少,面臨傳承人消逝的危機。
傳承人物
謝金盾(釋普光), 男,漢族,1960年6月出生,安溪人,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安溪清水祖師信俗代表性傳承人,安溪清水岩寺住持。
保護措施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民間信俗(清水祖師信俗)項目保護單位福建省安溪清水岩風景旅遊區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主要活動
2014年1月,在安溪清水岩舉行海峽兩岸清水祖師文化節暨首屆世界(安溪)清水祖師文化聯誼會。
2016年6月14日,民間信俗(清水祖師信俗)在福建安溪舉行千年清水祖師兩岸信眾敘緣交流會。
2020年12月,福建安溪清水岩祖庭和台灣清水祖師文化交流協會通過網路視頻連線“雲”方式,就兩岸清水祖師文化展開交流研討。
2021年6月12日,民間信俗(清水祖師信俗)在泉州府文廟舉行2021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福建主場活動。
2021年9月14日,在海滄錦里珠山宮舉辦清水祖師信俗(海滄)文化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