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鐸

民鐸

《民鐸》於1916年6月在日本東京創刊,初定為季刊,後又改為月刊、雙月刊,由中國留日學生組織的“學術研究會”主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民鐸
  • 類別:大型綜合性刊物
  • 主管單位:學術研究會
  • 創刊時間:1916年6月
民鐸】五四時期的大型綜合性刊物。1916年6月在日本東京創刊,初定為季刊,後又改為月刊、雙月刊。由中國留日學生組織的“學術研究會”主辦。自1918年12月1日第1卷第5號起,遷至上海出版。宣稱“本志今後之責任,純以闡揚平民精神,介紹現代最新思潮為主”。1931年1月停刊。共出10卷52期(其中第1卷出7期,第2—10卷各出5期)。
初由“學術研究會”編輯發行。1919-1928年由李石岑主編。主要撰稿者有朱謙之、楊昌濟、郭紹虞、易家鉞、嚴既澄、張東蓀、黎錦熙、梁漱溟、耿繼之、徐志摩、范壽康、李大年、歐陽竟無、盛朗西、章錫琛、陳兼善、樊仲雲、黃卓、周予同、許興凱、楊東蓀等。李大釗和郭沫若也發表文章和新詩。
《民鐸》是以民主主義為主導的刊物。內容多為論文,間有詩詞、戲劇、小說等,不分欄目。初期的宗旨是:“促進民智、培養民德、發揚民力”;“網羅各門著述,純從根本上討論是非得失”。是一個政治性很強的愛國進步刊物。
中期即上海改版後,聲明“本志以闡揚平民精神,介紹現代最新思潮為宗旨”,雖仍有批評時政的文字和反對列強的文章,但政治性日漸減弱,學術性日漸加強,逐漸成為純學術刊物。李石岑任主編後,更以尼采的“奮鬥意志”或“靈的覺醒”為主導,使之成為譯介西方哲學思潮的刊物,系統介紹尼采、柏格森、哲(詹)姆士、康德哲學和達爾文進化論,同時,發表各家論著,介紹其他哲學學派和政治、經濟、文學、歷史及自然科學等,其基調是反對封建主義,宣傳民主主義和個性解放。
後期即1928年以後,系統介紹黑格爾的辯證法和費爾巴哈的唯物論,轉而以辯證唯物論為該刊的主導思想。楊東蓀的《思想界之轉變》、《狄慈根哲學》、《從自然科學的唯物論到辯證唯物論》,以及許興凱的《演繹法、歸納法與辯證法的唯物論》等文,重點介紹了馬克思、恩格斯的辯證唯物論思想,並指出它是當時最科學最正確和最新的哲學思想,馬恩是“科學的社會主義之創始者”。《民鐸》也刊載過少數反馬克思主義、反民主主義,還有反對自由戀愛的文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