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聯村,隸屬清鎮市紅楓湖鎮,在國家級4A級風景名勝區——紅楓湖畔,全村轄9個村民組,有465戶人家1876人,耕地面積1200畝,是一個回、苗、布依、漢雜居的多民族村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民聯村
- 別名:民聯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貴州省貴陽市清鎮市紅楓湖鎮
- 人口:1876人
社會,經濟,地圖信息,
社會
過去的民聯村,曾經是一個典型的移民村寨,因此以前也稱為民族聯合村,由於村民們居住在紅楓湖畔,就以打魚撈蝦維持生活,加上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村民終年辛勤勞作也是一貧如洗。由於沒有一條好的發展思路,村集體經濟基礎薄弱,黨支部缺乏凝聚力,黨員幹部就缺少號召力。當時全村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
2002年,民聯村村支兩委換屆選舉,長期在外從事建築工程而回到村裡的羅成啟被選為村支部書記。看到只要下雨村民就只能淌稀泥、運點生活物資竟不能通車的景象,羅成啟決心要改變村裡的交通。也就在這一年,民聯村黨支部利用交通優勢和區位優勢,緊緊抓住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黨員幹部羅成啟、王家富、楊明等帶頭髮展蔬菜種植。在清鎮市蔬菜辦的指導下,村里拿到了300畝荷蘭豆種植的訂單。為了鼓勵村民一起發展,該村將高速公路建設荒山征地補償款借貸給3個村民組的100餘農戶種上了荷蘭豆。由於是出口產品,種植技術精細,質量要求嚴格,王家富等人全身心的投入到種植技術的摸索上,查閱各種資料,主動向專家求教。
經濟
一分辛勤一分回報,2002年7月,貴州省農業廳帶領荷蘭豆的客商和全省各地、州、市的專家到民聯村荷蘭豆種植基地召開現場會。與會的領導、客商、專家實地進行了各種參數檢測後,由於民聯村土地肥沃、氣候宜人,種植的農產品無污染、品質好,被認定為省級無公害蔬菜基地。當年,種植300畝的荷蘭豆一舉成功,村民也得到實惠,大家深感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益處,全村農戶從而脫離了傳統種植業的束縛。隨後,村里先後成立了‘果蔬協會’、‘綠源聯戶農場’等新型經濟組織,將全村農戶的小生產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聯合起來,組織生產和銷售。尤其是聯戶農場的經營模式,將農戶的連片的土地集中起來,實行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技術指導、統一品牌、統一銷售,不僅使種植水平大大提高,而且增強了農民應對市場抗風險的能力。2003年,村還在貴黃路邊建起一個300平方米的蔬菜收購銷售點,方便了蔬菜的交易。
近兩年來,民聯村建成了千畝蔬菜種植示範基地,2006年晚蕃茄總產量達1000噸、辣椒總產量75噸、蘿蔔總產量40噸,荷蘭豆等大部分產品實現了精包裝遠銷越南、緬甸等東南亞市場及日本市場,年創利300餘萬元。
民聯村有6個村民組發展種植蔬菜,有3個村民組種草養畜發展奶牛養殖。有了蔬菜和奶牛兩大產業,村民的日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為遠近聞名的科技示範村。
地圖信息
地址:貴陽市清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