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機場公共信息標識系統設定規範》是民航局發布規範,作為民航局機場服務設施提升專項行動開展以來發布的第一部機場服務設施類標準,該檔案旨在指導和規範民用機場公共信息標識系統設定,推動提升人民民眾在機場的導向體驗、視覺體驗和服務體驗。
該規範於2022年3月15日起正式施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民用機場公共信息標識系統設定規範
- 施行時間:2022年3月15日起
發展背景,內容解讀,解讀一,解讀二,
發展背景
民用機場公共信息標識系統是機場文化和建築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機場流程效率、服務質量、用戶體驗和形象塑造具有重要影響。近年來,航空出行日益大眾化 、日常化 , 機場建設規模、航站樓流程組織等也發生了深刻變化,對機場航站樓標誌標識和公共信息標識系統的設定提出了更高要求。
內容解讀
解讀一
在認真吸納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廣泛參考行業內外規劃設計案例、統籌兼顧大中小機場用戶的不同需求、全面徵求意見建議的基礎上,《規範》明確了系統協同、安全高效、清晰醒目、簡潔易懂、連貫一致、融合共享的標識系統通用原則,從環境分析、流程分析、空間分區、信息分層分級、編號及命名等方面提出了標識系統規劃策略,在標識系統版面設計、方向符號、圖形符號、文字、顏色、高度、視角、照明、無障礙標識設計等方面細化了設計規範和量化標準,對地面交通、乘機流程、服務功能三類信息完善了標識系統信息設定要求。《規範》還配套提供了大量表格、圖例及圖形符號,以實現方法論指引和實用性規範的統一。
《規範》注重強化建設運營一體化,強調在規劃機場的建築、 功能、 布局和流程時應同步規劃標識系統 ,同步考慮各類交通方式、各功能區域的系統協同,統籌考慮景觀、裝飾燈光等布局。同時,對運營維護和評估最佳化也提煉了方法論,努力將真情服務融入機場設施規劃、設計、建設、運營和維護的全生命周期。
《規範》注重強化用戶導向,通過在國標的基礎上進一步最佳化字號、顏色組合、設定位置、設定間距,促進標識更加清晰易讀、連貫順暢。針對很多機場商業視覺元素嚴重影響導向標識的問題,《規範》強調乘機流程導向標識要清晰顯著,位置、顏色、亮度等方面要全面優於各類商業和藝術視覺元素。同步給出多種常見標識系統圖例的正誤參考,更加方便機場建設和運營機構操作執行。
《規範》注重強化融合共享,全面兼顧不同類型用戶出行特徵,廣泛考慮了抵離機場的旅客、接送機人員和參觀訪問者,各類地面交通方式的乘客和駕駛員,以及在機場工作的人員的使用需求。為了更好服務特殊旅客,提出要因地制宜提供無障礙標識,滿足殘疾人、老年人、兒童、行動不便者等不同旅客群體的需求。
《規範》注重強化創新發展,首次對城市航站樓相相關標識設定提出了要求,首次對各類電子標識的載體形式和設定要求進行規範,首次提出了標識系統關鍵決策點和輔助決策點概念,首次提出信息分類分級和空間分區的方法。結合行業發展實際需求,新增機場服務設施圖示 75 個。
解讀二
為民眾辦實事 解決航空出行痛點
問:《規範》發布的背景和意義是什麼?
答:《規範》的發布,是民航局開展的機場服務設施提升專項行動的重要內容,旨在深化落實“我為民眾辦實事”有關任務,為我國民用機場提升設施服務水平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公共信息標識系統是機場文化和建築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機場流程效率、服務質量、用戶體驗和形象塑造具有重要影響。標識版面雖小,其設計和布局卻深刻影響到廣大旅客以及其它機場用戶的導向體驗、視覺體驗和服務體驗。因此,我們堅持以小見大,把這項工作當作“我為民眾辦實事”的大事來做。
近年來,航空出行日益大眾化、日常化,機場建設規模、航站樓流程組織等也發生了深刻變化,對機場航站樓標誌標識和公共信息標識系統的設定提出了更高要求。部分旅客提出機場出行流程錯綜複雜、標識廣告眼花繚亂,影響到他們的出行效率和感受。這不僅是旅客航空出行時的痛點,同樣也是機場管理人員的難點。自《民用航空公共信息標誌用圖形符號》《民用航空公共信息圖形標誌設定原則與要求》兩套標準廢止後,各機場設計、建設和運營單位迫切需要一套新的標準,來指導規範標識體系設計工作。因此《規範》的發布,一定程度上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
問:與已廢止的兩部標準相比,《規範》有哪些創新和突破?
答:之前的兩部標準,一部明確了民航業所用的圖形符號的要求,一部規範了標識系統要素的設定規範,兩本標準相輔相成,為各地機場設定標識系統提供了一定的指導作用。但隨著行業及科技的快速發展,這兩本標準內容已無法完全覆蓋各地機場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
《規範》在編寫初期,就明確了要形成一本涵蓋標識系統全流程、全生命周期 “百科全書”的寫作目標。事實上,導向標識存在的問題,很多都是來自流程設計上的問題。因此,強調在規劃機場的建築、 功能、 布局和流程時應同步規劃標識系統。《規範》首次明確提出標識系統從規劃設計、建設運營到最佳化提升全生命周期的閉環管理的要求,實現標識系統持續、動態最佳化提升。《規範》按照旅客出發、到達、中轉的出行流程,加上不可或缺的地面交通和服務功能,打通服務信息鏈條,形成一站式的、全方位的信息設定解決方案。
圖1 圖例引用:旅客流程及信息需求分析
滿足各類信息需求 既是建設標準也是服務標準
問:《規範》的施行會真正給標識帶來哪些改變?旅客會直觀有哪些感受?
答:其實對於旅客而言,好的標識就是方便看見、容易看懂、能快速找到目的地。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規範》將清晰醒目、簡潔易懂列為標識系統的通用原則,同事也進行了很多細節的要求。比如很多機場都面臨商業、廣告等視覺元素過多的問題,導致旅客一進入航站樓就面臨強烈的信息轟炸。《規範》就特彆強調各類視覺元素要有空間分區,同時標識的位置、顏色、亮度等方面要優於廣告、商業、藝術等各類視覺元素。
圖2 圖例引用:不同視覺元素空間分區示意圖
為了讓旅客更好的識別版面上的信息,《規範》提出了文字高度與旅客觀察距離之間的量化關係,並在現行國標的基礎上進一步最佳化字號,使得信息更加清晰易讀。
圖3圖例引用:文字高度與觀察距離關係參考
對於殘疾人、老年人、兒童、行動不便者等特殊旅客群體,《規範》鼓勵各地機場因地制宜提供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知方式的標識和中低位標識,滿足不同旅客群體的需求,確保所有旅客有尊嚴、無障礙地出行。
除出行旅客以外,《規範》還廣泛兼顧了接送機人員和參觀訪問者、各類地面交通方式的乘客和駕駛員以及在機場工作人員等各類人群,並分別提出人行標識和車行標識的設定要求,充分滿足各類用戶的信息獲取需求。
問:近期有很多新建、擴建的機場,《規範》對其有哪些具體、直接的指導作用?
答:《規範》既是建設標準也是服務標準,是對機場建設運營一體化理念的深度貫徹。《規範》強調標識系統規劃要從機場初期規劃時開始做起,確保一次性把事情做對。
在標識系統規劃時,《規範》特彆強調,在規劃機場的建築、功能、布局和流程時應同步規劃標識系統,機場設計和運營人員應共同參與標識系統的規劃工作。要在機場設計和建設中,同步考慮各類交通方式、各個功能區域的系統協同,同步統籌考慮廣告、商業、景觀、裝飾燈光等的布局,努力避免因標識設計與機場整體設計脫節,造成標識設定與流程規劃銜接不暢,導向標識與廣告、商業、藝術、景觀等形成視覺競爭等問題。
機場按需使用 持續提升用戶服務體驗
問:各地機場實際情況不同,《規範》要如何兼顧他們的需求和現狀呢?如何確保標準在實踐中的可操作性?
答:各地機場在航站樓規模、出行流程、標識現狀等方面有著較大的差異,為了加強《規範》的普遍適用性,在《規範》編寫過程中充分調研了各地機場,尤其是中小型機場的標識系統建設情況和需求,多次徵求行業單位、各領域專家及社會大眾的意見,努力做到統籌兼顧、因地制宜、務求實效。
為提高《規範》的指導性和實用性,《規範》在提供標識規劃原則、策略等理論的同時,也提供了詳細的落地工具。例如為便使用者更好地理解條文內容,《規範》繪製大量場景式圖例、正誤圖例,使得條文呈現形式更加生動易懂。收錄了132個民用機場常用公共信息圖形符號,方便各地機場按需使用。
圖4圖例引用:標識正誤示例
《規範》還創新引入了標識色彩對比度的概念,對顏色使用,包括標識底色、文字、圖形符號等進行論述,推薦了版面底色與圖形符號顏色的組合使用參考,方便各地機場有據可依。
圖5圖例引用:版面底色與圖形符號顏色組合使用參考
問:前面提到《規範》收錄了132個圖形符號,比《民用航空公共信息標誌用圖形符號》多出了一倍有餘。那么有哪些調整和新增呢?
答:這132個圖形符號在原有標準的基礎上,結合了民航出行特點和旅客需求,將旅客高頻使用的功能、服務、場所全部納入。《規範》最佳化了計程車、殘疾人等圖形符號;自主創新設計了自助值機、自助行李託運、Wi-Fi、充電區、躺椅區、計時休息室、嬰兒打理台、APM、免稅店、免稅商品提取等16個圖形符號;借鑑吸納了機場巴士、網約車、擺渡車、急客通道、醫療急救、AED、觀景區、圖書館、美術館、觀影區、庭院、退稅、團隊服務等圖形符號。在方便各地機場按需使用的同時,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讓旅客能夠看得懂標識、找得到設備、享受到服務。
圖6圖例引用:民用機場常用公共信息圖形符號
問:隨著行業和科技進步,《規範》中提到的標識是否有什麼創新之處?未來的標識系統會有怎樣的變化?
答:《規範》緊跟民航業發展和科技進步,首次納入城市航站樓等新興場所,對相應的標識設定要求進行規定。同時強調了電子標識的重要作用,對航顯、機場各類智慧化信息查詢終端、電子地圖導航等載體形式、設定場景、設定要求等方面進行規範。
綜合有關專家意見和建議,未來的標識系統應該充分考慮科技快速發展特性,順應旅客多渠道獲取信息的需求,有更加開放、靈活的形式和載體,可以與旅客形成良性、有效、充分的信息互動,方便旅客一站式獲取各類資訊,而不再局限於傳統意義上的“指路牌”。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收集吸納實踐中的新經驗和新意見,通過不斷健全完善有關標準檔案,持續提升各類機場用戶的導向體驗、視覺體驗和服務體驗,努力增強人民民眾對四型機場建設,特別是人文機場建設的獲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