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武漢棉紡織業問題研究:1915~1938

民國武漢棉紡織業問題研究:1915~1938

《民國武漢棉紡織業問題研究:1915~1938》是劉岩岩創作的歷史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6年4月。

該書以1915—1938年武漢棉紡織業為研究對象,主要圍繞其發展過程中的資金、技術、管理和市場問題展開論述,並對由此形成的“武漢模式”進行分析。該書認為,民國時期武漢棉紡織業既有發展的一面,又因其自身缺陷發展得不夠充分,但總體上看,發展的一面多於不發展的一面,並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武漢工業化進程,對武漢由傳統內地商業中心向工商一體的近代化城市轉變產生了深遠影響。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民國武漢棉紡織業問題研究:1915~1938
  • 作者:劉岩岩
  • 類別:歷史學著作
  • 字數:239千字
  • 首版時間:2016年4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

內容簡介

該書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的1915年為上限、武漢會戰爆發時的1938年6月為下限,把民國武漢棉紡織業作為研究對象,以裕華紗廠、申新四廠、第一紗廠、震寰紗廠這四家誕生於民國成立之後的民營紗廠為中心,著重考察其產生、發展和演變的過程,弄清其發展背景、發展路徑、發展成效和發展產生的影響,並就民國武漢棉紡織業的發展模式展開探索,總結有別於沿海同行業發展套路的“武漢模式”。

作品目錄

第一章 資金運行與“武漢模式”
第二章 技術引進及成效
第三章 管理體制和治理結構演進
第四章 “二次進口替代”和“市場西拓”
第一節 商業資本和工業資本關係
第二節 自有資本和借入資本關係
第三節 工業發展中資金積累和分配關係
第四節 小結
第一節 技術引進方式
第二節 技術內化
第三節 技術引進績效
第四節 小結
第一節 工頭制的演變
第二節 “科學管理”的推廣和實效
第三節 治理結構多樣化
第四節 小結
第一節 傳統市場網路的改組和重構
第二節 沿海—內地間的市場競爭與“二次進口替代”
第三節 市場開拓
第四節 小結

創作背景

武漢棉紡織業在20世紀50—90年代,一直是武漢市三大工業支柱之一,總產值和利稅一般占全市的1/4到1/3左右,素有“工業搖錢樹”之稱。但進入20世紀90年代之後,受全球經濟環境和中國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武漢棉紡織業開始走下坡路,並有邊緣化趨勢。其中除了外部原因外,武漢棉紡織業本身在資金、技術、管理和市場方面也存在著不少問題。在此背景下,研究民國時期武漢棉紡織業,對其在當代走出困境、重塑昔日輝煌大有裨益。基於此,《民國武漢棉紡織業問題研究:1915~1938》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對武漢棉紡織業資金來源和運行狀況進行考察。民國時期武漢棉紡織業創建之初,大部分資本來自本地商人投資,商業資本在提供資金的同時,其投機性和不穩定性也影響了棉紡織業的發展軌跡。沿海工業資本在內地的投資密切了武漢棉紡織業和沿海同行業之間的聯繫,武漢本地的銀行、錢莊和票號所構成的貨幣金融系統對棉紡織業的發展也產生了深遠影響。裕華紗廠、申新四廠、第一紗廠、震寰紗廠在發展過程中融資方式各有不同,處理商業資本和工業資本、自有資本和借入資本、資金積累和分配這三對關係的不同方式,決定了其日後的發展趨勢。
該書論述武漢棉紡織業技術引進、內化和取得的成效。在技術引進方式上,主要通過在華洋行的代理、派人出國考察和國外廠家推銷這幾種方式進行。在技術內化方面則要考慮引進技術與經濟社會環境、紗廠發展、生產原料和企業軟實力相一致,並注重對內化結果的鞏固。由於不同紗廠內部構成的差異,在技術的引進、內化和創造方面有各自特點。作者通過與上海等其他棉紡織基地的對比發現,民國時期武漢棉紡織業在科技運用中,由於缺乏有效的技術引進和內化機制,雖然有所發展,但是動力明顯不足,成效不高。
該書考察武漢棉紡織產品同沿海產品在武漢本地市場的競爭,以及對國內中、西部市場的開拓情況。武漢棉紡織產品本質上屬於對進口產品的“二次進口替代”,投入市場後,必然會對傳統的商業模式產生衝擊:一方面會加速武漢周邊地區自然經濟的解體並導致傳統商路的升級;另一方面在武漢地區曾一度部分替代了沿海產品,並以長江為緯,平漢、粵漢線為經,新的商業網路和商業結構逐步形成。在市場開拓方面,武漢棉紡織品要同“洋貨”競爭,上海、無錫等沿海城市的棉紡織品也深入內地,一起爭奪有限的市場,並共同演繹了“市場西拓”的浪潮。“市場西拓”是武漢棉紡織業以市場為導向,因為生存發展需要,在經濟規律支配下的主動選擇,這和1938年因為戰爭而引發的“軍事西遷”迥然不同。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民國武漢棉紡織業問題研究:1915~1938》
2016年4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161-7557-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