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公厝村,住地有一座“民主公”廟而命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民主公厝村
- 羅馬字母拼寫:Mínzhǔgōngcuò Cūn
- 性質:歷史地名
- 省份:福建省
民主公厝村,住地有一座“民主公”廟而命名。
民主公厝村,住地有一座“民主公”廟而命名。地名含義清代邱民由田洋厝遷此建房定居,以住地有一座“民主公”廟,故名。歷屬永興村的村點。與其他村點人們習慣統稱“許公林”。故名。歷史沿革明清時及民國初分屬居仁里九鵬社許公林鄉。1...
南厝村民雖沒有大富大貴,但基本上生活滋潤,安居樂業,且戶戶均有一座精巧樓房,或有待建樓房的地塊。由於村民民主意識的提高,偶爾村民會對村領導的錯誤決策發出抗議之聲,但基本上不會發生過激行為,村民總體溫順和諧。南厝房屋基本上都是按規劃建造,所以村貌整齊大方,感覺整潔舒服。走進南厝村,家家可品的潮汕...
南厝村民雖沒有大富大貴,但基本上生活滋潤,安居樂業,且戶戶均有一座精巧樓房,或有待建樓房的地塊。由於村民民主意識的提高,偶爾村民會對村領導的錯誤決策發出抗議之聲,但基本上不會發生過激行為,村民總體溫順和諧。南厝房屋基本上都是按規劃建造,所以村貌整齊大方,感覺整潔舒服。走進南厝村,家家可品的潮汕...
清代,蘇厝石埕房山確公派下於康熙年間遷居台灣台南縣城仔內。據台南縣《蘇氏志》記載,城仔內蘇氏出自晉江龜湖蘇厝石埕房,始祖振文公奉父親蘇良庚、母親郭氏,“舉家遷台,定居現地,系城仔內蘇氏之開基祖”。宋代,蘇厝曾與下庫、鄭厝合稱“福安”。下庫 又名“夏庫”,雅稱“霞課”、“霞顧”,張氏...
2006年被泉州市司法局、民政局授予全市“民主法治示範村(居)”等光榮稱號。【地名含義】:傳說:早時姓肖的在此建立村落而稱“肖厝”。以駐地肖厝自然村命名。【歷史沿革】:民國時期為南安縣豐州鎮,解放初南安縣第九區西華鄉,1958年劃歸泉州市北峰人民公社肖厝大隊。1984年為北峰鄉肖厝村委會。【人口、土地...
蘇厝村位於福建省晉江市陳埭鎮西南部,毗鄰和平北路,與晉江市梅嶺街道赤西社區隔街相望。以蘇氏最早開基於此,所居之宅閩南稱為“厝”,故名“蘇厝”。有蘇厝、祖前、普益、黃厝、港乾、湖厝、埕尾13個自然村,分為四大點,分別為前鄉點,後鄉點,橫坂頭點,普益點,人口4614人。絕大多數為蘇姓,其裔分...
定厝寮村是廣東省普寧市占隴鎮下轄村,地處占隴鎮西北部、練江北側。村情簡介 定厝寮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十分不便,是占隴典型的純農業地區。全村人口2500人,現有黨員69人,支部委員3人。2007年村集體經濟收入約3萬元,收入來源主要靠出租耕地為主。該村經濟以農業為主,不能形成規模化產業,近來出現一批外地人租...
石陂村位於歸湖鎮東部,距離鎮中心區約7公里。東與文詞交界,西南與田東、梨下相接,西與神前相連,北與鳳南毗鄰。創村於清順治年間。有黃厝、鄧厝、鐘厝、和雞母塢等4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全村有山地5122畝,耕地569畝。2009年人口891人。村民主種植橄欖、水稻等經濟作物。其中,橄欖面積超過1000畝,外...
峰厝村,是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紅場鎮下轄村,全村總人口893人(160戶)。紅場鎮峰厝村是省定貧困村,位於紅場鎮中西部,2005年由尖峰、豐厝、烏頭厝等三個自然村合併而成,均為山地丘陵區,是純農山區村,距鎮政府駐地15公里,山地面積2322畝,耕地面積199畝,全村總人口893人(160戶),種植業是經濟的支柱...
糠厝村“家園整理”的做法在全鎮起到了帶頭示範作用,龍心新樓、雲後坎尾、義路白樓等一個個環境優美的農村休閒場所猶如雨後春筍般從南勝鎮這片土地上拔地而起,為南勝鎮的鄉村增添了無窮魄力。文明鄉風 幾年來,糠厝村積極回響鎮黨委、政府府的號召,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
清鹹豐年間(1851—1863年),孫業春公(俗稱老孫卵),於上海經商發跡,富甲一方,在泥溝毗鄰村莊廣置田地幾百畝,民間有“騎馬巡田”之傳說,在家建築四點金厝二座、企雙虎厝一座及伙巷包,團團圍聚,厝前有廣埕,寬闊美觀,鄉人稱為孫厝埕。孫業春公的子孫,先後喬遷海內外各地,現住泥溝僅有幾十人。孫氏...
廣東省潮州市楓溪區下轄村詹厝村位於廣東省潮州市楓溪區東南方,東臨白塔村,西至古巷鎮楓洋村,南臨李厝村,北至藏龍村毗鄰,面積近1.2平方公里,全村人口2221人,共750戶。村現有中國小各1所,老人活動中心和娛樂場所3處,衛生醫療站1所。中文名 詹厝村 外文名 Zhan CuO Village 行政區類別 廣東省潮州市 所...
公享年31歲,與父伯川公(子慕公次子)合葬於礬山。妣劉氏,葬在龍頭城內鯉魚拋梭。歷五百五十餘年,已傳25代(詳見《平和龍頭宗譜》),人口15600人(不含外遷),播居在安厚鎮龍頭、龍門、湯厝、三龍、美峰、田徑等行政村及街道,五寨鄉前嶺、新美行政村,文峰鎮黃井行政村,山格鎮平寨、白樓行政村,南...
彭延年墓位於梅雲林厝寮村浮丘山,墓地為彭延年自己生前所選擇,地形取“寶鴨”之地,現貌為清康熙期間重修。彭延年是廣東彭氏開基祖,他的後裔多達200多萬人,單台灣就有15萬人。保護好彭氏宗祠和彭延年墓,加快彭園的復建工作,對於敦睦鄉情,促進統戰工作,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我市,...
茂廈村位於福建省石獅市靈秀鎮,俗稱“茂下”。東邊與庵前相望,南邊與塔前連線,西邊與晉江塘市、荊山交界,北邊間隔香江路與港塘為鄰。村落依臨在一片茂盛樹林建居而得名,又因是建居在古石塔(古航標)的後面,故曾稱“塔後”。原為塔前的一個村落。茂廈王氏始祖在宋初由晉江青陽型厝遷來定居。農村經濟...
石碼古街位於石碼街道境內,長條形的古街路面不是很寬,騎樓在兩側一字排開,石碼騎樓大都是將傳統的長條形街屋——“竹篙厝”的沿街一段拆除改建而成,街屋密接聯排,形成商業街。石碼,是福建五大古鎮之一,有著至今閩南一帶保存較為完好、規模較為壯觀、極具特色的閩南古建築風格的古街。古街由幾十條街、巷組合...
11月14日,林朝棟派旗下各營掃蕩鄉里,而在平和厝與起事民眾對戰,一舉擊潰之,加上林文榮等也在磚仔窯擊潰起事民眾,終於平定事件。事件後,林朝棟建議劉銘傳解散起事民眾,僅追究帶頭者的責任。而劉銘傳接受其建議,並上報朝廷獎敘林朝棟,使他成為清朝唯一以道員身分受賞黃馬褂者。而他的建議也得到彰化二十四莊(...
羅福星(1886—1914),字東亞,號國權、中葡血統,祖籍廣東嘉應州鎮平縣(今蕉嶺縣)藍坊鄉大地村,生於印尼雅加達,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廣東蕉嶺“抗日三英傑”(丘逢甲、羅福星、謝晉元)之一。少年時期始終懷著為國雪恥、振興中華的抱負。1903年,隨父遷台,1907年加入中國同盟會,投身民主革命事業。1912年,羅...
在小巷裡的一座蚵殼厝前流連,幾株小草從牆縫中伸展出來,在微風中搖曳,給滄桑的老房子添加幾分生機和靈動。撫摸著那些堅硬、漂亮的大蚵殼構成的牆壁,仿佛觸摸到一段淡去的歷史,眼前的一切也變得越來越真切起來。蟳埔女的裝飾被稱為‘封建頭、民主肚’:它的頭髮在腦後梳成圓髻,髻中橫穿一支“骨髻”,插...
池步洲故居俗稱“墘頭厝”,位於閩清縣三溪鄉溪源村。始建於明代,面積約1200平方米。坐東向西,由正座、書院、后座、橫眉等構成。正座面寬七間,進深二間。書院左右各二間。正座和書院在70年代已經重修改建。后座廚房和北側的一座全木結構老宅仍保留原有的建築風格。廚房為兩層樓,池步洲少年時期在此生活學習。...
而寨下也因寨仔的頹毀漸漸被人遺忘,倒是以高氏聚居地稱之為“高厝”,更被民眾普遍接受。後來,為拓展生計,村中部分人遷入永寧城內居住。為有所區別,則將城外之高厝稱為“外高”。五鼻島,有巨石突起于波間,以當風浪,如有五鼻之形狀,海潮漲落時與潮水相吞吐,能發出鼻噴聲,故名。位於永寧東南方向1....
1950年,境內開始民主建政,廢除保甲制,建立鄉鎮政權。4月22日,第二區劃設1鎮6個鄉,第三區劃設2鎮8鄉。見表2。②1951年4月19日,民主建政重新劃鄉,區鎮設定不變,鄉區劃調整,二區為1個鎮8個鄉,三區為2鎮12個鄉。二區轄閩琅鎮、文中鄉、雲龍鄉、後龍鄉、透上鄉、樂村鄉、鳳窩鄉、龍台鄉、...
2004年,學校回響政府調整學校布局的號召,在上級教育部門、村委會、愛群公益慈善基金會及旅外僑親的關懷支持下,又擴建了“愛群科學樓”,並配套了先進的教育設施,順利解決了併入我校的陳厝洲、新寮兩村學生的入學問題。建陽學校自誕生之日起,不論辦學條件、環境有多艱難,師生們總是秉承優良傳統,百折不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