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必要的熱情》一書的作者是劉天昭。是2015年譯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毫無必要的熱情》收錄了作者劉天昭2011年—2014年間所寫的文章,有隨筆有日記更有不循常規的詩作,記錄了其輾轉美國安阿伯、北京、長春、廣州等地的生活。
基本介紹
內容提要,作者介紹,讀者評價,章節目錄,
內容提要
都是簡單的事,然而灰冷玲瓏。克制又驕傲,敏感但不濫情,這是劉天昭帶給我們的閱讀體驗。時空不停切換,調子卻始終如一:感受的碎片、日常的詩意;散漫中帶著細膩,冷靜中透著熱情;旁觀人間,也旁觀自己。她的文字或許就像“美”一樣,我們都在給她尋找一個定義,每個定義都對,但也都不完備。
本書封面較之通常的平裝書也有微微特別。分為內外封,書脊處膠黏固定。外封寬度較短,藉由內外封兩張不同用紙的白度與厚度落差,看到層次。封面使用大片樹林的鳥瞰,呈現抽象與淡淡的“冷”及帶點散文感的詩意。簡單幹淨到近乎潔癖,沒有腰封,只有塑封外的一張黑色貼紙:“生命是宇宙的異物,我是我自己的異物”。別人的寫作是向前推進故事,而劉天昭的寫作是向下潛沉。她通過文字給一個個貌似無意義的事物做人工呼吸,企圖喚起它們的溫度和心跳。她的文章跡簡意淡,灰冷玲瓏,以前我沒見過誰這么寫。我對她字裡行間的灰調子印象深刻,更亮眼的色彩她也擅長,但只是星星點點。她是很高雅自負的作家。
作者介紹
劉天昭,1977年生於吉林省乾安縣。曾從事媒體工作多年。現居北京,自由作家。已出版個人隨筆集《出神》。劉天昭是另一種作家,飛得慢,成熟得晚,長壽,到生命後期才顯示出她是誰。這種人生軌跡不僅別有一番詩意,且能佐證基本事實,即大作家往往不是什麼別人,正是持續精進的小作家。
讀者評價
誠懇,敏感,強烈的自省意識,讓她可以不假矯飾地直面短暫訪學美國的日子,細看一段既新異又疏離的經驗。非常想打撈某種答案或尋找某種出口,卻一再被枝蔓叢生的問題意識攫住。這種時刻毫無鬆懈的自我詰問的姿態,是讀劉天昭給我印象最深的地方。
又一次讀到劉,也就是2013年左右的她。再次感受到她的獨特魅力,考慮是不是該接下來去追她的連載,人物雜誌是不是還在每期刊登。有時候讀到揭穿人心的一篇就合上,等好了再讀才能繼續。詩還是詩,看不懂,偶爾也覺得好笑好玩。繼續吧。
敏感,鎮定,但文筆略遜,遣詞造句之中有一種力所不及的無能感。
從劉瑜的《子彈》了解到天昭,買了《出神》(當時還沒有絕版),然後5月買了預售版的《毫無必要的熱情》——這書名,也太劉天昭了。剛開始讀天昭,覺得她簡直對這個世界有性冷淡:“遠遠望見一個臨時舞台,我們鼓起勇氣,擠進去,假裝成為歡慶的一部分”,然而她還不得不繼續生存在這個世界上,只是與它共舞是毫無必要的,“在刺骨的寒風中俯瞰燈火繁盛,文明炫耀”。後來慢慢就會覺著,其實她的視角與平常人太不相同,大部分情況下天昭讓我想到魯迅,她的生活仿佛是用“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式的鏡頭一幀幀掃出來的。我們或許太急躁,恨不得對眼中無謂的畫面狠狠地按下快進鍵,然而到了天昭那裡,每一幀的畫面都與眾不同,每一幀的不同之處都值得被審視,每一幀值得被審視的都感情豐沛,每一幀的感情豐沛都值得被記錄。
章節目錄
隨筆
這真的是異鄉
只有自己是多餘的
Sarah&Harry
一丁點兒的意義感
一個人的暴風雪
雅雯
大米
看不見的安阿伯
探親訪友
出遊
險途
拾遺
詩
禮拜天中午
我們是夏天搬進來的
天氣太好了(一)
天氣太好了(二)
天氣太好了(三)
主婦
仲夏的夜晚
楊樹上的大風
貪戀
自覺
綠蘿
傍晚起風
酒
故鄉
邊界
就這樣過完一生
旅遊
預感
清楚
跑
花連衣裙
過了鐵
消失
能開窗的日子
月亮
秋天
日記
暴風雪
春日
羽毛球
夏日
張愛玲
無所住
初飲初樂
去穗石
王中義餃子館
讀書
海上花
桌球
達洛維夫人
短篇小說
春意思
西王莊
裝修時期的月亮
秋天這么好
冬藏
春節總算過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