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葉香茶菜

毛葉香茶菜

毛葉香茶菜(學名:Rabdosia japonica)為唇形科香茶菜屬下的一個種,多生於山坡、谷地、路旁、灌木叢中,海拔可達2100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毛葉香茶菜
  • 拉丁學名:Rabdosia japonica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合瓣花亞綱 
  • :管狀花目 
  • :唇形科 
  • 亞科:羅勒亞科
  • :香茶菜族
  • 香茶菜屬
  • 香茶菜組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毛葉香茶菜是冬凌草同科(唇形科Labiatae),同屬(香茶菜屬Rabdosia)植物。拉丁名為Rabdosia japanica,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資源豐富,河南省各山區及江蘇,四川,山西諸省都有生長。
多年生草本;根莖木質,粗大,向下有細長的側根。莖直立,高0.4-1.5米,鈍四稜形,具四槽及細條紋,下部木質,幾無毛,上部被微柔毛及腺點,多分枝,分枝具花序。莖葉對生,卵形或闊卵形,長6.5-13厘米,寬3-7厘米,先端具卵形的頂齒,基部闊楔形,邊緣有粗大具硬尖頭的鈍鋸齒,堅紙質,上面暗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被微柔毛及腺點,側脈約5對,斜上升,在葉緣之區域網路結,與中脈在上面微隆起下面十分突起,平行細脈在上面明顯可見而在下面隆起;葉柄長1-3.5厘米,上部有狹而斜向上寬展的翅,腹凹背凸,被微柔毛。圓錐花序在莖及枝上頂生,疏鬆而開展,由具5-7花的聚傘花序組成,聚傘花序具梗,總梗長6-15毫米,向上漸短,花梗長約3毫米,與總梗及序軸均被微柔毛及腺點;下部一對苞葉卵形,葉狀,向上變小,呈苞片狀,闊卵圓形,無柄,短於花序梗很多,小苞片微小,線形,長約1毫米。花萼開花時鐘形,長1.5-2毫米,外密被灰白毛茸,內面無毛,萼齒5,三角形,銳尖,長約為花萼長1/3,近等大,前2齒稍寬而長,果時花萼管狀鐘形,長達4毫米,脈紋明顯,略彎曲,下唇2齒稍長而寬,上唇3齒,中齒略小。花冠淡紫、紫藍至藍色,上唇具深色斑點,長約5毫米,外被短柔毛,內面無毛,冠筒長約2.5毫米,基部上方淺囊狀,冠檐二唇形,上唇反折,先端具4圓裂,下唇闊卵圓形,內凹。雄蕊4,伸出,花絲扁平,中部以下具髯毛。花柱伸出,先端相等2淺裂。花盤環狀。成熟小堅果卵狀三稜形,長1.5毫米,黃褐色,無毛,頂端具疣狀凸起。花期7-8月,果期9-10月。
藍萼變種 藍萼香茶菜(東北植物檢索表,遼寧經濟植物志),山蘇子(河北興隆)
這一變種與原變種不同在於葉疏被短柔毛及腺點,頂齒卵形或披針形而漸尖,鋸齒較鈍;花萼常帶藍色,外面密被貼生微柔毛。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谷地、路旁、灌木叢中,海拔可達2100米。

分布範圍

產江蘇,河南,山西南部,陝西南部,甘肅南部及四川北部;日本也有。

主要價值

日本傳統作為健胃藥,從中分離出苦味成分延命素(Enmein C10H26O6),有抑制腫瘤細胞生長中抑菌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